APP下载

电力博士 电亮未来
——记广西电科院“电博士”志愿服务队

2021-10-20吴宛潞张阁陈铭张珂

广西电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服务队博士志愿

●吴宛潞 张阁 陈铭 张珂

2017年,南方电网广西电科院将自身的人才优势、研发优势、前沿优势与偏远地区、偏远小学、留守儿童的扶贫扶志、教学帮扶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组建了“电博士”志愿服务队。服务队突破传统帮扶模式,通过亲自设计、亲手制作,把自主研发的前沿科技成果转化成科学实验带进山区小学,用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在广西14个地市学校开展扶贫扶志扶智行动,受益学生超过20万人,用“万家灯火”点亮求知的“星星之火”,打通偏远地区科学教育“最后一公里”。

电力科普与扶志扶智教育紧密结合

“电博士”志愿服务队共有志愿者32人,其中博士8人,其余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在贫困山区的学校里,他们不教琴棋书画,教授前沿科技是服务队的“独门绝技”。

服务队针对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主要存在“三缺三不缺”的矛盾,也就是不缺硬件缺软件,不缺设备缺师资,不缺书本缺思路的问题,以“教育扶贫扶志扶智”为主体,以自主研发的电力科技成果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兴趣为立足点,以兴趣启发为切入口,将电力前沿技术成果转化为孩子们能看明白、听明白的喜闻乐见的网络公开课、科学课程包等。同时让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来贴近科学,在有趣的实验中掌握安全用电知识。《电从空中来》课程来源于“大功率无线供电技术”,让孩子们学习到电磁场可以传送能量,没有电线也能传输电能;《雷电小课堂》来源于“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结合夏季雷雨多发的现象,教会孩子们为什么雷雨天不能在树下避雨,如何科学防雷避雷;《灯泡小工厂》教会孩子们如何更高效的把电转换成光,还带领小朋友动手自制电灯泡;还有《水果充电宝》《音乐特斯拉》《热力变电力》《电生火 火导电》《会画画的电》《会跑的电池》……科学小课堂既有科学深度又贴近生活,让孩子们实现“三个一同”(一同动手、一同实验、一同去发现科学的奥秘),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打开兴趣的大门。

雷电小课堂 陈铭/摄

从单点突破到多点开花

兴趣启发的思路在山村小学产生示范效应后,“电博士”志愿服务队开始扩大团队队伍,让电力实验课堂走进更多的偏远小学和社区。团队定期开放招募窗口,广泛吸纳广西电网14个地市供电局的有志青年和多家企事业单位积极加入到团队中来学习锻炼,形成“1+14+N”的科技创新力量。

博士志愿者作为“电博士”志愿服务队中的中坚力量,以科学课堂作为孩子们的启蒙“核心”,带头开展实验课堂培训辅导,从科技成果转化、实验课程设计、课堂展现形式等方面,引导团队成员参与课程设计制作,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水平。更多的学校和孩子们享受到了“博士科普”带来的“科技知识盛宴”,学校教师们也主动参与其中,将电力实验课堂引入到学校自身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里,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世界前沿电力成果,第一次感受到科技的魅力,第一次认识到了知识正在改变生活。

从2017年的第一堂“电力博士”科学课堂开始,每一节课都热闹爆棚,孩子们纷纷排队,争相体验电力实验。在贺州曹碓小学,志愿者即将离开时,孩子们冲出教室挥舞着小手,不舍地为他们送行。在上林云桃小学,校长盛情邀请志愿者们给另一个班的孩子们再上一堂课,孩子们利用午休时间,“加班”享用了知识的“大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通过一堂堂科学课程,很多孩子的梦想已经从当“明星”“老板”,逐渐变成了当“科学家”“工程师”,志愿者们的参与心态也从以前的“没时间去”到现在的“挤时间也要去”,孩子们的点滴成长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从“一次性”帮扶转为常态化跟踪

如何保障孩子们的培养有效性,保持志愿者们的服务热情,保证课堂实验仪器的不断更新,是确保志愿服务行动意义和可持续性的重要问题。因此,“电博士”志愿服务队从三方面建立稳定长效机制。一是每个博士挂点一个学校或实验中心,联系20位小“电博士”,持续跟踪参与实验课堂前后孩子们的思想变化情况,挑选出课堂参与积极度高、对科学实验兴趣大的孩子进行着重培养,打造“小小电博士”成长典型。二是选树积极参与志愿行动的优秀志愿者,评选明星“电博士”,形成“以优带群”“以优促学”激励机制,提升志愿者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三是将博士团队挂靠科技项目团队及创新工作室,定期搜集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课程转化评估,确保科技成果支撑及费用支出。

每堂科学实验课后,“电博士”志愿服务队队员都会为孩子们布置课后作业,指导孩子们用科学配件自己动手完成发明小制作。志愿者们与孩子们约定:当小发明完成时,他们将会再次来到学校,为大家带来新的科学小课堂。志愿服务队与所有开展过活动的贫困山区建立起了牢固的科学纽带,当太阳能小车奔跑的视频通过班主任的手机发送回来,当手摇发电机点亮小灯泡,当孩子们欢呼雀跃地打来电话……志愿者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孩子们的成长,更是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和向往。

五年来,“电博士”志愿服务队参与志愿服务人数已超800人,足迹遍布广西14个设区市,累计完成授课150余堂,课堂服务师生超20万人次,培养了580名“小小电博士”,并在河池东兰建成了“电博士实验中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新华社、人民网、共青团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报道上百次,登上了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平台,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020年广西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广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探索出了科技力量助力广西脱贫攻坚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

服务队博士志愿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我志愿……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博士蚊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自愿服务队忙到点上了!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春运路上的“花甲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