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移植术中用血情况分析
2021-10-20李云霞
胡 娟,李云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输血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6)
与成人肝移植相比,儿童肝移植患者绝大部分为良性肝脏疾病,移植术后的长远生存预期更高[1]。活体肝移植解决了供体短缺的局面,大大缩短了患儿等待供肝的时间,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的首选治疗方案,也是延长患儿生存时间、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肝移植术创伤性大、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输血是肝移植术的重要治疗措施,足够的血液供应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但是,目前全国各地血液储备供不应求,血液紧张的状况已成常态。本研究对80例活体肝移植患儿术中所用成分血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受肝移植术受者80例,年龄4个月至12岁,中位年龄5个月24 d,1岁以内婴儿占88.75%(71/80),其中肝硬化待查1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综合征1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2例,胆道闭锁75例。纳入标准:本研究期间接受肝移植术;手术方式采用同种异体背驮式肝移植;手术操作为同一团队。
1.2方法 在电子病例系统中查看手术记录、护理记录并与输血科发血记录核实,确认所有输血相关数据无误。患儿输注的不同血液成分按照血型、剂量大小进行分组。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
2 结 果
2.1患儿血型分布情况 80例患儿中,A型26例(32.50%),B型18例(22.50%),O型26例(32.50%),AB型9例(11.25%),A型RH阴性1例(1.25%)。
2.2术中悬浮红细胞用量分析 术中悬浮红细胞输注率为100.00%,悬浮红细胞用量从多到少依次是A型、B型、O型、AB型、A性RH阴性。悬浮红细胞用量3 U以上3例,其中1例用量最多,为23 U。见表1。
表1 术中悬浮红细胞用量分析(U)
2.3术中新鲜冰冻血浆用量分析 新鲜冰冻血浆使用率为72.50%(58/80),新鲜冰冻血浆用量从多到少依次是A型、O型、AB型、B型。新鲜冰冻血浆用量3 U及以上5例,其中1例用量最多,为14 U。见表2。
表2 术中新鲜冰冻血浆用量分析(U)
2.4术中冷沉淀及血小板用量分析 冷沉淀使用率为25.00%(20/80),总用量为66 U,其中A型22 U,B型24 U,O型9 U,AB型11 U。血小板使用率为3.75%(3/80),总用量为4 U。
2.5术中出血及自体血输注情况 80例患儿术中出血量为100~12 000 mL(中位数为500 mL),术中回收式自体血输注110~7 500 mL(中位数为460 mL)。其中,1例再次肝移植患儿出血量最大,其输注的血液产品种类及剂量最多。
3 讨 论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也是多种凝血因子的合成场所。肝移植患者多为终末期肝病,肝脏功能受损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这些都会导致肝移植术中大量失血,因此输血对肝移植至关重要,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肝移植术中输血该如何把握指征,尤其是儿童肝移植如何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输血,目前尚无确切指南。
有研究表明,输血量大于2 U是肝移植术后第1年生存率显著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2-3]。王淑英等[4]研究也证实,肝移植围手术期输血次数及剂量越多,术后早期再灌注损伤、腹腔出血、感染、肾损伤、水电紊乱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发生概率越大,应尽量减少输血。同时,异体血输注次数及剂量越多,产生不规则抗体的概率及不规则抗体的种类明显增加,可导致免疫性溶血及无效输血。自体血回输可以补充术中丢失的血容量,减少异体血输注品种及剂量,降低输注风险,是提高输血安全的有效措施。目前,自体血获取的方法主要有术前预存自身血及术中采集流出血。术中回收式自身输血是吸取从切开到缝合整个手术过程中创面渗血、血管破裂出血等的血液并加以回收处理,其更适合年龄较小的肝移植患儿。回收的红细胞经过洗涤后去除了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输入后测得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与输入异体血者有显著差异[5]。因此,大量输入经洗涤的回收血后应注意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并及时加以补充。有学者认为,目前的自体血回收分离机不能完全清除术野血的细菌污染,术野有严重污染时不宜回收自体血[6]。本研究结果显示,80例患儿术中回收式自体血输注110~7 500 mL,其中,1例再次肝移植患儿出血量最大,其输注的血液产品种类及剂量最多,与既往的一些研究[7-8]相符。提示二次手术是肝移植术中大量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进行回收式自体血输注,可以减少异体红细胞需求量,尤其对于RH阴性或某些稀有血型患儿来说,是一种保证手术用血量和患儿安全的有效手段[4]。
肝移植输血主要是补充术中丢失的红细胞。本研究结果显示,80例患儿中,悬浮红细胞输注率为100.00%,新鲜冰冻血浆使用率为72.50%,冷沉淀使用率为25.00%,血小板使用率为3.75%,各种血液成分的使用量与既往一些报道有明显差异[9-10]。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患儿年龄偏小,大部分患儿在1岁以内,体重低,全身血容量小。靳曙光等[11]对88例儿童肝移植术中红细胞用量进行了统计,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相近。提示儿童肝移植用血量与成人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O型、A型血患儿血浆使用率最高,与患儿血型分布情况一致,而AB型血患儿血浆输注比例明显高于患儿血型分布比例。其原因可能是不同血型患儿的肝移植术中采取了相容性输注。因此,手术时应适当多准备一些AB型血浆以备意外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中血小板使用率极低,这是因为输注血小板会增加肝移植术后动脉血栓风险,不利于肝功能重建[12]。因此,在纠正了其他因素导致出血的基础上,没有明显出血时应避免输注血小板。陈波等[9]在119例肝移植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围手术期患者出血越多,各种血液制剂输注量也随之增多。而肝移植术的出血风险与患者自身疾病种类、既往史、手术方式、受体和供体年龄、手术操作及术中麻醉管理等因素相关[13]。患者术前一些实验室指标如血栓弹力图结果、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等与术中输血量有相关性[14]。
综上所述,术前应详细评估患者情况,合理准备各类型血液成分,以保证肝移植术顺利进行,同时可避免术前血液储备过剩而造成血液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