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1-10-20崔福彬
崔福彬
(长岭县人民医院,吉林 松原 131500)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为AMI。伴随社会大众生活方式的日益改变,心血管病患在临床中的数量日益增加,尤其是AMI疾病更加突出。AMI作为临床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心血管病症,患有此病的人冠状动脉急性供血会出现严重不足致使内皮损伤,导致血管内发生堵塞,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患者胸部存在疼痛、胸口闷、呼吸不通畅等现象,病患的心电图会呈现较为明显的变化[1]。AMI包含发病急、致死率较高的特征,病患若是患有此病后,就要立即实施抢救及相关治疗。通过大量实践数据表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法对患有AMI的病患实施治疗具备较好的疗效,可有效增强病患的心肌功能,减少因病症导致的并发症,更有助于降低心肌梗死的症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长岭县人民医院采集96例AMI患者,利用均等方法分成参考组与实验组,每组48例,所有的患者都符合AMI的诊断标准,心电图出现明显的ST段抬高,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显著升高;排除非ST段抬高性AMI、陈旧性AMI、合并全身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既往有PIC手术史等患者。实验组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42~82岁,平均(62.2±7.1)岁;发病时间1~6 h。参考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40~78岁,平均(62.3±7.4)岁;发病时间1~5 h。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参考组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方法对患者开展治疗工作,待病患入院后需要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规格为300 mg,尿激酶150万U,30 min内完成静脉滴注。实验组患者应用急诊PCI手术;并让患者于术前口服300 mg规格的氯吡格雷片,先对病患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病患具有的梗死位置,再实施局部麻醉,经皮穿刺右股动脉,使动脉鞘管能够留置此处,充分结合病患梗死冠状具有的特征合理选取使用的钢丝和球囊,沿着股动脉鞘管融到指引导管,并挂入冠状动脉开口,使钢丝通过冠脉堵塞位置到达冠脉远端,沿着钢丝送到球囊到堵塞处,然后再实施加压扩张,直到完全疏通闭塞血管,选取更加合理的冠状内支架,顺利完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2];手术之后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以及他汀类药物等药物。两周是一个疗程、两组病患在治疗六周后对对比具体的疗效数据。
1.3 冠状动脉血流分级。治疗之后对冠脉造影进行复查,并实施血流分级:0级、1级、2级、3级。第一个:没有在灌注或者远端闭塞即为0级;第二个:造影剂通过闭塞位置,冠脉远端显影缺少充分性,满足部分灌注即为1级;第三个:造影剂可以完全充盈冠脉远端,但行动极为缓慢,属于小范围灌注即为2级;第四个:造影剂能够在冠脉内快速充盈并清除,也是完成灌注即为3级。将2级、3级认定为冠脉在通,0~1级为未再通。
1.4 观察指标。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数据进行观察,涉及到血管再通率和时间、心功能情况以及并发症出现率。心功能情况包括了LVEF、LVESD以及LVEDD三项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利用±s代表,计数资料利用率(%)代表,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与χ2检验,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再通率及再通时间对比。实验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97.3%,高于参考组的72.0%(χ2=18.538,P<0.01),差异性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血管的再通时间为(18.7±6.1)min,要比参考组患者(47.2±11.9)min,差异性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功能指标比较。指标之后1~6周,实验组患者的LVEF明显要比参考组患者的LVEF高,LVEDD、LVESD明显要比参考组低,差异性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所示。
表1 实验组与参考组患者治疗之后心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实验组与参考组患者治疗之后心功能指标对比(±s)
?
2.3 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明显要比参考组患者的27.08%低,差异性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所示。
表2 实验组与参考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对比[n(%)]
3 讨论
AMI病患患得此病一般和其本身存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关联密切,除此之外,病患因为一些因素致使粥样硬化斑块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斑块导致的血栓,致使冠状动脉官腔日益局促而出现堵塞,为心肌血运系统的顺利运转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AMI疾病具有快速病发率、较高致死率、很长住院时间、治愈后效果不明显等众多特征,加上一些病患会带有心脏破损、腹壁已形成血栓、心率失常、心力明显衰竭等各种症状,治疗要求和治疗困难性较高[3]。与此同时,AMI患者的病发群体一般呈现出年轻化、平民化、凶险化的特征,相关研究表明,急性心机梗死的病发率逐年提高,每一年新增的AMI患者甚至高达50万人次,对病患的身体及生命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AMI患者在具体的治疗中,尽可能疏通患者闭塞的血管、完成心肌再次灌注、加强病患的心肌功能、减少病患整体缺血情况就是实施治疗的重中之重[4]。而原来治疗方法一般只是对AMI病患实施药物溶栓治疗,客观存有血管疏通效果不明显、效率低、再灌时间很长、心肌梗死疾病复发率较高等缺陷,治疗效果不尽人意。相关统计显示,将药物溶栓应用在AMI病患治疗中,其血管再通率只有三分之二。除此之外,一些病患因为个人因素出现溶栓使用禁忌,不能应用药物溶栓治疗方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AMI病患实施治疗,能够尽快疏通病患堵塞血管,迅速增强其心肌系统功能,保证其正常运行,改善病患的心肌循环情况,缩减患者心肌梗死的范围,减少AMI之后病患心室重构的出现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这种方法现已成为治疗AMI病患极为关键的一种手段,其具有创伤小、病患痛苦不明显、治疗效果显著等各种优势,是以往传统药物治疗方法无法比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疏通病患已经闭塞的血管,让病患的血管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血、供氧,充分实现了改善病患动脉阻塞、心肌血不足的病症。应该特别注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有创操作,医师手术之前一定要明确患者的身体情况满足手术的应证范围,为保证病患治疗时能够更加安全、稳定、有效,手术治疗之后为患者使用抗生素避免感染[5]。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表明,PCI手术可疏通病患的梗死血管,改善其心肌血不足的现象,促使其心肌功能恢复,减少其出现梗死的病症,为其左心室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与此同时,PCI术具备溶栓治疗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病患大多都可以使用、有利于医师判断冠脉的明确病症,为明确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PCI术应特别注意:其一,针对术中心率和心率变化进行更加详细的观察,监测病患血流动力情况,避免其出现心律失常,还要准备足够的抢救药品和器械,例如:呼吸机、起搏器等以及利巴卡因、多巴胺等。其二,术中对患者的心理、心电图、血压进行密切观察,并对有无ST段抬高或者压低进行详细观察,才能更快的发现病患是否存在胸痛现象,更有利于实施针对性措施。其三,避免PCI术后再灌注损伤,应在病患完成手术后对其实施生脉注射液,这样能提高病患的心肌功能,增强心肌抗缺氧能力。
综上所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AMI病患实施治疗具备良好的效果,患者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