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021-10-19吕紫娟
吕紫娟
摘要:低段数学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班里一些學生,课堂表现不错,但是一做题,错误百出。仔细分析错因,计算错误是这类学生的软肋。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我认为检查是攻克学生计算难关的“杀手锏”。虽然检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始终致力于在平时的工作中针对数学计算,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低段数学;加减乘除;计算能力
一、做好课堂示范
(一)加减法计算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步的加减法计算可以用逆运算的方法进行检查。但是遇到加减混合运算的题,学生还不会使用验算的方法,这类题我都会在黑板上板书两个竖式,而且用红色粉笔标注“满十进一”的1,“借一当十”的借位点,减少计算中的错误。我认为老师给学生做好示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书写习惯。算完后还不忘及时带着孩子检查,有没有抄错数字、计算错误。遇到学生的易错题,我也会故意在板书上出错,等待细心的孩子纠正错误,给学生一个独立检查的思考过程,让学生意识到检查的必要性。
(二)乘除法计算
本学期学生学习了乘法口诀表,在授课时我要求学生在汇报每一题时都要说出你用到的乘法口诀。在板书乘除法算式时,我会把口诀也用红笔标注出,这样学生就会在潜意识里形成标注口诀的习惯。
平时还要注意学生易错的口诀,例如,二六十八、七八五十四等等,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此,针对易错口诀,教师要反复纠错,学生之间也可以分享记忆口诀的小窍门,让学生熟练掌握。
(三)估算在计算中的应用
一年级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时,学生就学习了估算。例如,在计算“23-9”时,学生容易错算成32-9=23,如果使用估算,想23减去9怎么可能还等于23呢,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计算题的正确率。
二年级的学生还要学习1000以内的加减法,在计算大数加减法时,如果学生有较强的估算意识,可以更好地提高计算正确率。
二、检查方法的应用
每次课堂作业我都会提醒学生仔细检查计算,学生也很认真的检查,可是错误率还是很高。我认为是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各类计算题的检查方法。二年级的计算题型主要有口算、竖式计算、比大小、图形算式、解决问题这几类。
(一)口算题
检查口算题可以让学生手指着按照一定的顺序检查,避免漏题,在具体检查每一题时,可以利用加与减的互逆关系进行检查,乘除法可以用口诀再算一遍。
(二)竖式计算
检查加减混合竖式计算时,由于二年级学生还不会验算的方法,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草稿本上再算一遍,看看两次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在检查有无抄错数字和运算符号,是否有计算错误。
(三)比大小
比大小是学生高频出错的题型,由于孩子年龄太小,经常会出现漏题的现象。学生在检查时,手指着逐题检查。在每个算式下面标注得数,在检查符号是否填正确。还有一些比大小题不用计算,可以通过技巧完成。例如,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越大,和越大。同样减法算式也可以运用类似技巧。
(四)图形算式
图形算式可以把计算结果填到题中的图形里,检验是否正确。
(五)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考试中的高分值题,这就要求学生尽量减少出错。许多孩子都遇到过算式列对了,但结果算错丢分。实在是可惜!在写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检查是否有抄错数字,再在题目旁边的空白处,列竖式计算,检查结果。
三、重视家长辅导
掌握了检查的方法,下一步就是通过家校配合让学生实际应用。这时家长辅导至关重要,家长辅导孩子正确的检查方法,而不是正确的答案。每天的特作,我都要求孩子先自查家长再签字检查。特别是孩子在检查时,家长应该在旁观察辅导,发现孩子检查中的问题,及时辅导孩子用老师教授的检查方法再次进行检查,这样坚持三周左右,孩子就基本掌握了检查的方法,养成自己检查的习惯。
孩子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时常会坚持不下来,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要不断地鼓励。在平时的测验中,发现认真检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其他的学生也会主动检查。教师也可以领着学生逐题检查,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检查的效果。家长也要适时表扬孩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在家校共同的配合下,孩子会对检查越来越重视。以上是我这对于培养学生计算检查习惯做出的几点努力,今后我会在工作中继续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检查习惯。
参考文献:
[1]徐延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6):163.
[2]邹思怡.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速读(上旬),2020(5):180.
[3]李少济.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魅力中国,2020(18):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