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探究
2021-10-19王振
王振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以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为教学目标,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不断深化,因此部分学生的学习思路受阻,如果单纯采取填鸭式教学模式,很容易让一些思维比较固化的学生进一步失去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导致其数学学习兴趣下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锻炼,使学生具备问题场景下的自主研讨能力,这对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具有极大意义。全等三角形判定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将以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策略为研究中心,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自主探究能力;三角形全等判定;教学策略
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同时也要逐渐形成相应的数学探究思维。数学并不是固化知识的简单记忆,想要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灵活的数学思维,在这一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以自身为主体,使课堂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相关知识应主要以自我探究形式来获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起到相应的引导作用,在构建相应的课堂场景下,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分析和交流讨论,通过自我思考来理解相关问题,并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策略,本文将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一、问题情境教学
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自主探究的形式来获取知识,首先就要明确课堂的教学情境。传统教学情境下,学生的思路受到教师的直接影响,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跟随教师的思想内容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这种情况下不能达到较好的自主探究目的,因此一定要构建问题型课堂,以相应的问题场景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举例来讲,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断一课时,应先让学生熟悉全等三角形的基础定义,因此在问题场景构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思考复刻同样的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有怎样的意义,在哪些区域可以见到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应用。通过这样的问题场景,来使学生进一步进行全等三角形定义的探究。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来让学生根据其中某一条来对相关要求下的三角形进行绘制,这也能够起到相应的自主探究目的。
二、合作交流型课堂
独立的自主思考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来激发组内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通过教师给出的合作讨论内容,来让学生充分进行相应的思考交流,这样不仅能够起到较好的自主探究作用,而且也能够让组内所有学生充分参与到相应的思考活动之中。举例来讲,教师可以提供几组可能能够证明三角形为全等三角形的相关元素,这其中包括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为全等三角形、三组角相等则全等、三角形两组角及其对应边相等则全等以及三角形两组边及其对应的一组角相等则全等。让学生充分去探讨上述元素中哪些能够证明三角形为全等三角形。在给定好相应的交流探究元素后,绝大多数小组展开了热烈讨论,并针对上述相关元素自行动手绘图研究,组内各成员均进行相应的独立思考,同时与他人观点进行交流,保障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师引导学生研究
不论是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还是给定相应元素,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在完成上述内容后,都应以教师引导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整理和明确相应的学习成果,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可能会得出较多正确结论,但在过程中也会存在相应的疑问和错误思维,完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讨论后,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汇报形式,让学生将相应的思维想法以组内汇报的形式呈现于课堂之上,教师要针对各组研讨所得结论进行分析和指导,对于正确的内容要予以确认和鼓励,而对于有误的结论则要与学生深入探讨,分析错误的本质,让学生了解错在何处。在三角形全等判断的条件上要注意帮助学生总结正确判定条件,明确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全等、角边角相等的三角形全等、边角边相等的三角形全等以及角角边相等的三角形全等。除此之外,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有误的思维,針对这些思维就要进行实践举证证明其错误性,保证所有学生最后都认可正确结论。
四、结语
本文以三角形全等判定为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相应的教学方式,希望对未来相应数学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风琪.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J].科普童话,2020(23).
[2] 洪雷.初中数学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07):121.
[3] 曹连防.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数学,2020(8).
[4] 刘云峰,朱敏.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0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