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先生论艺散记
2021-10-19米公豪
米公豪
2017年2月25日,就书法艺术的相关问题,我请教刘星先生并对其进行了一次长达4小时的现场访谈。在早春午后的阳光下,先生始终精神爽朗,思如泉涌。我们以茶代酒,得以尽兴。我个人则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刘星先生是近年来引人注目、颇受争议的一位“长安画派”中青年实力派艺术家。他引人注目,在于他深厚广博的艺术造诣和全面发展的艺术才华;他颇受争议,则多半来自他的艺术个性,也缘于他的正直坦荡。
刘先生谈及从事艺术的缘起时说,他自小受到父亲的影响。那时家庭经济条件艰苦,书籍短缺,仅有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两本书—欧阳询的《九成宫》和柳公权《玄秘塔碑》供他临习。热爱书法的父亲让他每天坚持写字,要求临习两大张报纸。他常常将报纸的两面全写上字,一遍一遍地反复临习,直到报纸完全成了黑色。就这样,他自小便养成了勤奋自律的学习习惯。“文革”期间,村北一唐代古墓里挖出了一方墓志,是本村在唐代时一位刘姓紫光禄大夫(唐代为从二品之职)的墓志,当时出土的古钱币被村里人一抢而空,唯独墓志这块石头被父亲拉回家放在院子里。临过字帖的少年刘星看到刻字不凡,就常常蹲在上方观摩。祖父迷信,认为从墓里出来的东西不吉利,就禁止他到跟前去。但他依然不管不顾,总是趁祖父不注意就又跑去心追手摹,有时还铺张白纸用铅笔涂画,一行行字便显露了出来,宛若一张张天然的拓片,他便痴迷地对照着临写起来。就这样,唐楷的临习为他的书法夯实了基础。小学毕业后,这种对书法的兴趣便一发不可收,从而激发了他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之情。
1982年9月,他进入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读书。彼时的陕西师大荟萃了一批文史哲方面的知名学者。如以历史地理学和唐史研究见长的史念海先生,长于版本目录碑刻之学的黄永年先生,以先秦史研究著称的斯维至先生,擅长音韵与文字之学的郭子直先生,以鲁迅、庄子研究闻名的卫俊秀先生,以及以唐诗宋词、文艺理论研究闻名的霍松林先生等。这些先生不但学识渊博,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卓秀群伦,深具中国传统士人身上那种弘道、担当的意识,而且,他们都是书法高手。其中被世人公认为是20世纪著名的学者型书法家卫俊秀先生,很快就成为他顶礼膜拜的书法老师。在卫俊秀先生的精心指导下,他选择了数本魏碑字,尤其对《张猛龙碑》漂亮、方正的结体和开张、遒劲的用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此帖猛下功夫进行研究学习,并由此对魏碑书法有了很深的认识和体悟。大学毕业后的1993年,他考上了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的研究生。在导师赵步唐先生的指导下,他对彩页版的褚遂良的楷书大字《阴符经》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阴符经》用笔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和一波三折之势,使刘星先生对写字之所以成为书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悟。
1996年他就职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他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攻读中国绘画思想史方向的博士学位。在读博士期间,他又集中精力于魏晋人所写的敦煌经卷书法。读书之余,就一个卷本、一个卷本地研究临摹,敦煌经卷千姿百态的结体、隽永而精到的韵致,大大地丰富了他对楷书的结体和用笔的认识。后来又有一段时间,从甲骨文、金文开始,他醉心于篆隶,对篆隶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临摹研究。现在,他的楷书,以篆隶笔法立骨,融汇了魏晋、隋唐时期楷书多变的结体等众多元素,形成了既古既今、非今实我的极具个人面目的楷书风格。以传统的几大家的楷书分类,刘星先生的楷书则很难归到哪一个板块了。
在谈及初学书法是从篆隶入手,还是从楷书入手的问题时,刘星先生的看法甚为独特:“无论从篆隶还是楷书入手,学习书法的主要目的,首先是要掌握汉字的结字规律。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李斯小篆、秦诏版到汉隶、楷书,尽管汉字的形态代有所变,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就是由象形而逐步升华的意象性。围绕这一点,有些内在的规律是没有变的,是前后一致的。这个前后不变的东西,就是‘法,是我们在书法学习中必须认真体会和掌握的。”说到这里,刘先生拿起毛笔,以“目”字为例,就其造型(象形)原則从甲骨文、金文到现在的楷书—做了书写示范和讲解,就“目”字演变中所变的和没变的,都进行了颇具独到识见的分析和剖解,使我茅塞顿开,学到了很多从以往书上读不到的知识。
在谈及学习楷书的心得时,先生说: “ 楷书, 要将之写得规规矩矩、一板一眼很容易, 但要突破‘颜‘柳‘欧‘赵传统四家典范之藩篱,融汇百家、自立面目则很难,尤其是再想要达到神逸的境界,则难之又难。楷书要想达到神采飞扬的‘灵动状态又不失楷书的范式,更不能将楷书写到行书的形态上去,这就要求书家打通真、草、隶、篆,在‘通会二字上下功夫。” 初学楷书,刘星先生建议应从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入手,之后研习《颜勤礼碑》《颜家庙碑》《麻姑碑》等;也可临习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除此之外,亦可临习《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三国时钟繇的楷书、晋人王羲之的楷书。这些都很适宜初学者学。专业学习书法者如研究生,过去学习楷书的经历一般都是先选择某一家“搞熟搞精”,但要想成为书法艺术家,在楷书上就得突破前人的藩篱和规范而自成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刘星先生作为一位画家,在看待书法时很有他的独特视角。他认为书法的训练可以取代艺术上的造型训练。因为作为一位画家需要很强的造型能力,而书法中的每一个字就是一个造型,一个活的、富有无限可能性之变化的造型,写好一个字,就是去掌握一个造型,还是活的、可变的造型。书法作为国画的基础,从篆书到楷书,每个字要有造型—一种灵活多变的造型。因此书法写好了,造型能力自然就搞好了。
篆刻作为书法表现的另一种形态,刘星先生自小就特别喜欢。几十年来,虽然他用于刻印的时间很少,但每有治印,堪称佳作。毫不夸张地说,若跻身篆刻家之列,刘星先生也是一名成就卓越的篆刻家。他认为:“绘画和书法,对篆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刀刻在石上的那种感觉,石花飞溅,自然成趣,似吉金,似刻石,若有若无,浑然天成。”就对“屋漏痕”之意的理解而言,刘星先生说:“刀入金石的那一刻,刀在石头中逆行与金石崩裂所产生的那种金石味,既是一种审美心理的体验过程,也是由心理体验到视觉形式经验的积累过程。就像农夫手鞭牛耕地,犁入土地时所带来的那种‘涩滞感,就像书家经营‘屋漏痕用笔时的那种感觉一样,由视觉经验到心理体验,再由心理体验到对线条形态的感受,举一反三,形成人生经验,就成了艺术表现的功力。”“可以断言,书法写不好,那篆刻也刻不好;书法写不深刻,篆刻也很难深刻。假若还有天分,模仿能力强,那最多也就是那种邯郸学步的状态,离开了别人的参照,他就无所适从了。”在当代书法名家中,他极为推重王镛和陈振濂两位先生。他认为他们的书法成就很了不起,所以,绘画的问题他们一定会解决得很好;即便是篆刻,同时也会解决得很好。通过书法,艺术的内在规律一通则百通。刘先生引述宗白华先生的观点拓展说:“‘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能表现人格,创造意境,和其他艺术一样,尤接近于音乐的、舞蹈的、建筑的构象美(和绘画、雕塑的具象美相对)。中国乐教衰落,建筑单调,书法成了表达各时代精神的中心艺术。书法一旦被掌握,那对其他艺术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理解的深度,也会更深。包括哲学、太极以及作诗的遣词造句等,其变化节奏的虚实收放关系,都和书法是一个道理。换言之,书法好了,读诗和作诗的能力也就跟着强了。作诗是运用语言节奏和追求韵律变化的过程,而对节奏、韵律的心理识别和判断能力的培养,通过书法的训练完全可以实现。过去我们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看未必如此。由书法训练过程中所获的作诗能力,是作诗上的终南捷径。因为人们对语言节奏的体会未必有能力把握,但是对视觉形式上的收放、强弱、虚实等节奏变化关系的把握,似乎远比‘熟读唐诗三百首的效果来得要快。”
近些年来,大家常常爱讨论“文人字”这个概念。刘星先生认为:“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即诗、书、画、印、琴、棋功夫都会有不凡的造诣和修养;假如缺乏这样全面的修养,那么传统文人所追求的某些境界,我们就很难能体会得到。比如说‘气韵第一的原则、‘骨法用笔的原则、‘春秋笔法的原则、‘以简御繁的原则、‘超以象外的原则、‘不似之似的原则等,这些既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又是‘文以载道‘技进乎道的深刻实践。”刘先生还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与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不同。现在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或所谓‘专家,一般都不是过去所指的那种‘通才和‘博学之士,他们一般只是在某一个领域有所成就,而旁及其他时,他们就成‘白丁了。而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他们一生治学都在恪守‘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原则,不管是在哲学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广收博取,最后都是一代通儒。因为‘道的本质要求‘志于道者必须‘及天、地、人并‘融通万物;‘道‘德‘仁‘艺互为表里,互为因果,相互关联,融为一体。而现在的教育,是‘专家式教育,只讲‘专不讲‘通,结果就造成这个领域的教授,成了另外领域的‘白痴,北大、清华校长念白字,造成天下舆论哗然的结果。这就是传统的‘文人教育和现在的‘专家教育分野的结果,是‘教授概念和‘文人概念分野的结果。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这个‘堡垒还很难突破。而当代的书画界,就是‘专家教育制度下的产物,写楷书的只写楷书,写不了草书,也写不了篆隶;写隶书的只写隶书,其他体就不碰不摸;写行草的,也只会写行草,换个书体,那就不会了。”在当代画坛,刘星先生不仅精于书、画、印,而且在美术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诗和散文也写得很好,可谓当下时代的“通儒”。但是,现在在很多人看来,这反倒成了一种问题,认为他涉猎太广了,没法在某一个领域专精下去。对此议论,刘星先生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集众智以为美”既然是传统文人的一个治学法术,那么,对当代人的治学肯定也很有指导意义。以书法学习为例,他认为大家临秦代的简,首先就应该读所临的秦简内容;倘若临《圣教序》,那首先也得读懂《圣教序》。书法学习不仅要学法帖的字美在哪里,也要学习它的语言美在哪里,通篇所折射出的中国智慧和文人精神美在哪里。如果能抓住这些,他认为临帖才真正地抓到了“质”。
在谈及他自己的艺术追求时,刘星先生讲:“我的字,没有当前‘展览体的东西;对于那些写法、造型、调子和装腔作势的做派,我也不想受到感染。我写我的字,我写我所理解的书法,我追求我理解的书法境界。对权威,我欣赏,我尊敬;但从不迷信,更不盲从,不随波逐流。这是我这个人的个性所在。我的艺术,到现在都很难被一些人理解,甚至常常会遭到误解。我也听说我常常被人议论、讥讽和谩骂。譬如说,我很欣赏‘屋漏痕的价值,在我的笔下我也最爱追求‘屋漏痕的表现。但有人就说我写字造作。其实,‘锥画沙‘屋漏痕一直是中国书法史上历代书家所追求的一种审美品质,是横贯书法史的一条用笔准则。按现在人的理解,其运笔方法就是追求‘抑扬顿挫。可是有些人以为这样写字就是在造作,我认为,这是很错误的看法!”刘先生认为,“屋漏痕”其实就是指用笔的“抑扬顿挫”,它实际上是碑学审美价值观在创作实践上的反映,大家不必大惊小怪。
隐居未必得安闲,守株待兔心更烦。
动物求生无非利,近尔唯图名与衔。
我识幽兰君识柳,飞絮何待春意繁。
梅花无意逞傲雪,却叫骚人费诗篇。
此为刘星先生诗《和梅墨生诗一首》。该诗虽为即兴应时之作,但读来颇具古意,又可见出清新脱俗。这除却刘先生的才思敏捷和诗意勃发外,背后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敏锐的艺术感悟当可见一斑了……
爱尔兰诗人叶芝认为,凡是出色的艺术家,常常都具有某种哲学的或批评的才能。刘星先生也是如此,他深悟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学术脉络,并不断汲取古人智慧,这使得他的艺术之树不断能得到根于学术本体的滋养。就如同我们吃多了市面流行的果蔬之后,偶遇山野自然生長起来的果蔬,眼前立马一亮。那种看起来质朴无华的品质,咀嚼起来却真气十足、韵味独具。
但凡古今有成就的人,在历史做出公允评价之前,一般都有过备受争议的经历,刘星先生也不例外。他以数学专业跻身艺术领域,诗、书、画、印和理论研究兼擅,这种学术路径和多元化的学识结构在当今艺术界并不多见。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对艺术才有了更为独特的视角和颖悟能力。“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我们坚信,假以时日,刘星先生定会在未来的中国艺术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