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下蹲式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病人运动功能及肌强直的影响
2021-10-19陈芳艳
陈芳艳
伊犁州新华医院,新疆 伊犁 835000
帕金森属于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表现为肌强直、震颤、姿势障碍、运动迟缓等,极易引起便秘、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乏力等,给患者带来痛苦[1]。帕金森病者伴随因下肢功能障碍、肌肉强直,表现为特殊屈曲姿势,如躯干俯屈、头前倾、肌力和平衡能力降低、膝和髋关节略弯曲等,关节受力不均匀,极易出现疼痛,对行走能力产生影响。帕金森病患者多采用肌肉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近年来,缓慢下蹲式康复训练在临床应用,在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本文将以10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帕金森病患者1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4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2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是45~74岁,年龄平均值为(62.73±3.35)岁。研究组,2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是48~76岁,平均年龄为(62.99±3.21)岁。纳入标准: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帕金森诊断标准有关依据为依据,确诊疾病;资料齐全;病程超过0.5年;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器质性疾病;因脑炎或脑血管疾病等引起帕金森病;精神障碍;不配合研究者。两组试验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实施药物治疗,建立个人训练记录本,内容有姓名、年龄、性别、训练强度、肌张力情况、耐受程度。
参照组实施常规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背屈、下肢伸展、屈膝、平卧位屈髋训练,并进行下肢肌肉负重耐力训练,在医护人员辅助下,指导患者进行行走,以上动作每个需持续10s,5~10次/天。
研究组实施缓慢下蹲式训练:在参照组康复训练基础上,指导患者背靠着墙面,分开双脚站立,与肩膀同宽,患者需保持直立状态缓慢下蹲,平均双手,仅仅握住助步器,重心放在上肢,深呼吸,缓慢屈膝,缓慢下蹲,保持上身与墙面紧贴,屈曲膝关节为20~30°,保持此姿势10s,对膝关节缓慢伸直,随后站起,放松肌群,收回两手。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逐渐增加下蹲过程中的膝盖弯曲度,指导60°。以上动作反复进行10次,在早晚各训练1次。
1.3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是FMA量表,共0-34分,随着分数升高,肢体功能更好。随后,评估患者的肌强直,评估量表为痉挛指数量表,对肌张力、腱反射进行评估,各项满分为16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T检验,应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是(21.82±3.48),参照组是(25.98±4.29),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比较
2.2两组患者肌强直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是(5.09±0.87),腱反射是(2.34±0.68),参照组肌张力是(5.81±0.68),腱反射是(2.91±0.71),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肌强直情况比较
3 讨 论
研究指出,帕金森病患者因膝关节功能降低、步态不稳、肌肉强直,极易发生跌倒,在疾病晚期,往往会因全身僵硬、严重肌强直引起骨折、长期卧床等并发症[2]。因此,应当重视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多采用肢体康复训练,是针对骨骼、关节、韧带、肌肉、身体感觉的综合训练项目,然而,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传统训练方式无法达到理想治疗效果。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缓慢下蹲式训练逐渐应用于临床,在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缓慢下蹲式康复训练可提高臀大肌、肱四头肌等与行走有关的下肢肌肉力量,促使膝关节的僵硬程度改善,协调髋关节,改善踝关节、膝关节控制能力与稳定性。同时,缓慢下蹲式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下肢肌力、步行肌群,包括腘绳肌、臀肌、股四头肌等,促使膝关节僵硬、下肢肌肉有效改善。在缓慢下蹲式康复训练中,患者缓慢下蹲,静力性负荷增加,关节与肌肉能够充分发挥张力,有效改善稳定结构,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对下蹲幅度逐渐增加,重返发挥肌肉的弹性力学性质,膝关节活动的缓冲保护作用有效提升,膝关节生理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有效提高活动安全性[3]。本次研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训练,研究组采用缓慢下蹲式康复训练,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肌张力、腱反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所述: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缓慢下蹲式康复训练,有效改善运动功能,促进肌强直恢复,应用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