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分析
2021-10-19瞿廷念黄波
瞿廷念 黄波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较为常见的畸形疾病,主要由胎儿在孕期其心脏和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心脏畸形,此病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但由于患儿年龄小,手术耐受性差,术后会影响患儿的呼吸功能,为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必须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故下文将以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展开研究,旨在分析呼吸道护理的临床作用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01月-2020年09月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主体展开调查,从中选出70例以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2个月~13岁,平均(3.15±0.46)岁,体重6~21kg,平均(13.68±2.42)kg;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3.25±0.48)岁,体重7~21kg,平均(14.11±2.58)kg。2组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经动态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胸部X线等检查确诊;符合心脏手术治疗指征;患儿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麻醉、手术禁忌症;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感染;死亡病例。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协助完成各项检查,密切监测患儿的心率、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按照相关规定固定导管、排痰、吸氧等治疗,向患儿家属说明手术相关事项等。观察组行呼吸道护理,具体护理内容:(1)插管吸痰护理。术后应按照规定操作气管插管,明确插管位置及深度,妥善固定导管,检查固定情况,避免出现导管脱落、堵塞等不良情况,气道疏通后正确完成吸痰,吸痰时护理人员应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吸痰期间给予纯吸氧,调整好吸痰器负压,吸痰动作要快、准,动作轻柔,避免增加气道刺激,密切关注心率、呼吸及患儿的神情,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吸痰[1]。(2)气道护理。吸痰结束后及时清理患儿的口腔及呼吸道,清理分泌物,连接呼吸机吸氧时应结合患儿的身体体征调整呼吸机参数,派专人监护人员看护,加强巡查力度,保证呼吸机畅通,另外气体吸入的温度控制在33℃左右,室内湿度55~70%,通过口腔、鼻腔和咽喉的水分蒸发来湿化气道,减轻气道不适感[2]。(3)呼吸训练。气管拔除后应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和胸廓,帮助患儿拍背、咳嗽,每间隔2h协助患儿翻身,左右侧交替,翻身时轻轻叩击胸背部,鼓励患儿多练习深呼吸,改善其肺活量,对于无法自行咳嗽、排痰的患儿可用鼻导管吸痰或轻轻按压胸骨刺激咳嗽,待患儿身体恢复后尽早肢体功能锻炼,下床活动[3]。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儿的氧合状况,如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气浓度和氧合指数,观察记录患儿肺不张、气胸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2 结 果
2.1氧合状况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氧合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见表1。
表1 氧合状况对比
2.2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对比(n,%)
3 讨 论
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先天性畸形常见的一种,其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但由于患儿身体器官发育不全,手术创伤会加重其肺功能损害,甚至会产生较多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很有必要。
护理干预的目的是减少不安全事件发生,全面照顾患儿术后的身体恢复,呼吸道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还能减轻对肺部的损害,本研究的呼吸道护理主要通过插管吸痰护理、气道护理和呼吸训练等方面对患儿进行照顾服务,护理过程中密切关注其病情,谨慎处理相关操作,对气道进行优化处理,促使患儿的氧合状况得到改善。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氧合状况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
综合上述,给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呼吸道护理不仅能保证患儿术后的安全,提高手术效果,还有利于促进患儿健康恢复,值得临床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