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观察*
2021-10-19庄军
庄军
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甲亢食欲常见病,以女性为主要群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在临床症状上则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心动过速等。此外,该疾病具有反复发作性,且在治疗中多与情志因素、环境因素相关。在治疗用药中甲巯脒唑属于常用方案,但是一旦停药,则会继续发作[1]。本实验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设计方案完成分组,对72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现对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设计方案完成分组,对72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30例和42例,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的30岁,最大不超过51岁,平均年龄为(33.6±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范围方面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患者或者家属在了解本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排除了营养不良,近期开展过大手术以及本次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甲巯脒唑治疗,口服,每次10mg,每日三次;观察组则为中医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在使用的方剂上则有赤芍药、炒白术、半枝莲、皂角刺等,均为15g,还有炒枳壳、柴胡、郁金等均为10g。在加减治疗中,针对汗多的患者使用煅龙骨和煅牡蛎,均为30g。对于消谷善饥的患者,则结合生石膏30g。对于腑气不通的患者,增加厚朴、熟大黄。
1.3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患者中医症候评分的记录,主要内容为心悸失眠、喉中堵塞、大便稀溏。此外,针对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判定,可针对甲状腺激素指标的恢复、心悸情况等划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方面。最后,则是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方法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在本次实验中,针对中医症候积分采用计量统计,在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上则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治疗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33/36),对照组为86.11%(31/36),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中医症候积分的各项指标中,就心悸失眠、喉中堵塞、大便稀溏情况上看,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结果对比分析分)
最后,在不良反应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2.78%(1/36),即为1例白细胞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9%(5/36),即为2例白细胞减少,2例肝功能异常和1例头晕头痛问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则为排便增多,体质量下降,此时则有新陈代谢增加,进食增多等,在治疗上如果存在不当,则会引起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疾病的异常[2]。此外,该疾病可以分为原发性甲亢、继发性甲亢以及高功能甲亢。在近年情况中看,发病率具有升高趋势。从诱发因素上看包括了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可表现为高代谢征群和甲状腺肿大。
在西医治疗中,甲巯脒唑作为常用的药物,其可以抑制甲状腺内氧化物酶,并阻止甲状腺肿络氨酸偶联,抑制甲状腺激素[3],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则可能造成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损伤,从而影响到整体治疗结局。
在中医理论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属于“瘿病”的范畴,且专家认为与患者的情志不畅、劳累过度、饮食结构等相关。与此同时,与肝、心的联系很紧密,以肝郁气滞为主要发病机制[4]。在治疗期间,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本文使用的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则可以发挥显著成效。例如,郁金、柴胡具有行气解郁的效果、炒枳壳则可以理气化痰的作用,夏枯草、清半夏可清热、化痰,皂角刺可以软坚散结。结合本次调研结果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措施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在临床症状的改善上效果良好,且优于西医治疗措施,整体效果也更佳令人满意。由此,我们可建议患者采用中医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针对性的开展病情的改善工作,提升治疗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助于控制临床症状,改善病情,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