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禹庙考
——兼论“龙门胜景”
2021-10-19杨凌凡
杨凌凡
李小龙*
罗小龙
严少飞
建于元中统三年(1262年)的龙门禹庙,是晋陕黄河沿岸胜景建设的典型代表。龙门禹庙是祭祀“禹凿龙门”的区域胜迹,也是著名传说“鲤鱼跃龙门”的发生场所,明代大儒薛瑄《游龙门记》中赞其“横出天汉”,“盖天下之奇观也”[1]。禹庙分立黄河东、西岸,利用滨河台塬的“突兀”之处,悬挑于崖璧的“险绝”之处[2]76,营造出“禹阁临空”的雄奇景象与神性氛围,成为表征晋陕独特理景特色与山水理想的显著人文胜迹。
龙门禹庙的文献遗存丰富,相关记述共计200余篇(册),涉及游记、碑记、题诗、表颂、祭文等诸多类型①。多年来,有关龙门禹庙的研究涉及风景、城建、文史等诸多学科,包括:1)地景领域,聚焦于本土人居视野下的黄河景观营造,关注龙门禹庙的山水寻胜、意向提炼与景致塑造[2-3];2)城建领域,集中于空间布局研究与空间推想,及其代表的晋陕黄河沿岸建筑营造与人居环境特色[4-6];3)文史领域,包括历史文献考据、禹祀风俗与灾害神话研究等[7-8]。多元学科研究成果拓展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但缺少对禹庙的系统研究与考证。
本文根据《游龙门记》等历史文本、《龙门山全图》等历史图绘、民国历史影像等在内的实证,对照遗址线索的基础上,探讨龙门禹庙空间布局、历史面貌与胜景经营手段。
1 研究方法
对龙门禹庙的考据,首先要明确研究的阶段与样本。据禹庙元代碑刻记载,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龙门两岸已有禹庙建设,其详细记载已佚。此后历朝史书对龙门禹庙兴建之风均有记载,但仅作文本记述,与后世禹庙缺少空间层面的渊源关系。“太和中立元中统三年修河中禹庙……七月龙门禹庙成”②,本文的研究对象——“龙门禹庙”,又称“建极宫”,始建于元中统三年(1262年),为侍臣阿合脱代祭龙门时奉敕所筑。
本文分别对明隆庆(1572年)、清嘉庆(1810年)2个阶段的禹庙格局样本进行空间要素规整,以明隆庆作为基准年,统计龙门禹庙从元代初建至隆庆年间的空间要素;以清嘉庆样本统计禹庙明末焚毁清初重建至清嘉庆年间的要素。并以清嘉庆龙门禹庙为空间考证的主要对象,经过百年增益,这一时期禹庙山水人文要素富集,空间也趋于饱满。
研究依托4类文献的综合挖掘、提炼,分为4个部分:1)历史方志,包括清嘉庆《河津县志》“建置”篇等[1,9-16](图1~3);2)历史影像计6个版本③(图4);3)历史图绘,包括原藏于龙门大禹庙明德殿内的清代碑刻《古耿龙门全图》,清咸丰五年(1855年)碑刻《龙门山全图》(原作为明早期作品)[17](图5);4)走访包括任罗乐在内的河津文史学者与居民,收集、整理口述历史资料[18]。经过整理,共提炼有效自然空间要素8处,有效建置、构筑物要素37处(表1)。在此基础上,结合Earth Explorer20世纪60年代历史航拍测绘图④,对关键要素进行逐一核实并开展推演工作。
图1 河津县志县境图(作者改绘自清光绪《河津县志》)
图2 韩城县志县境图(作者改绘自清乾隆《韩城县志》)
图3 河津县志禹门叠浪图(作者改绘自清光绪《河津县志》)
图4 (民国)龙门禹庙历史老照片(作者改绘自河津学者任罗乐处)
图5 《龙门山全图》《古耿龙门全图》中空间要素提炼(作者改绘自韩城博物馆拓录碑刻)
表1 龙门禹庙空间要素提炼
2 所建何地——以自然为基础的设计起点
龙门位于黄河中游冲出晋陕峡谷的南北段河道之上,黄河至龙门处,河道达到最窄,水浪滔天。《三才图会》记载:“夏禹定为龙门……宽约百步,两山对峙,河冲其中,夹岸断壁,状近斧凿。[1]”禹庙分立于两岸礁崖、礁岛之上,背倚东、西龙门山,有黄河之险、登临之胜。
龙门地貌条件丰富,山、丘、塬、川、滩兼有之。壶嘴两侧向河水伸出的台塬礁岛,是风景建设的天然佳地。山水环境作为建筑生长的基础[19],其赋予禹庙的既定场所与秩序是其生长的基本参照与准则。禹庙通过对自然山水的典型性体验,辨定适以依凭的天然基址[20]——古人或曰“相地”,或曰“寻胜”,根据山水实践中积累的主观经验,寄予物化山水以人文情感与价值,并通过人工建设强化其带来的主观体验。
禹庙毁弃后,于1975年在原址上兴建了黄河龙门大桥转作交通用途。历史航拍图中,其基址尚保存,黄河东岸有轴线布局的殿宇基址,西侧高处为振衣岗;西禹庙建设于礁岛,前端有看河楼故址,礁岛有殿宇遗迹(图6)。
图6 历史航拍图中的禹庙遗址布局与轮廓考据
3 所建何人——营建主体与禹庙的发展
禹庙经历过7次较大的重建与修缮(表2)⑤。与江南园林的“匠人营园”不同,龙门禹庙并非单一主体构思的产物,而是集体意识的结晶。清嘉庆《河津县志》“建置”篇记载,禹庙原赐“建极宫”,为官式建筑,施以官祭。清乾隆版《河津县志》记载,“弘历嘉靖十五年,御史氽光县令樊得仁建眺翠延勝二亭……御史谷峤县令雍焯重修殿寝……隆庆间县令张汝乾建龙门坊临流亭”⑥,元、明早期的禹庙建设,主导权仍在官方。明代晚期至清代,主导权逐渐转移到地方,并进一步从官方主导转向乡绅居民,如清光绪《河津县志》载,乾隆二十年(1755年)任民复修寝殿、建极楼等。
表2 龙门禹庙历代兴毁情况
营建主体的转换,对禹庙建置要素与布局带来较大影响。薛瑄《游龙门记》中记录的禹庙早期建置要素有栈道、明德殿、临思阁、三柏玉石桥等;《龙门山全图》⑦中还记录东禹庙3座戏台、龙门坊、龙王祠;西禹庙看河楼、瓷璧等,已略有雏形。清顺治年间重建后,地方官绅参与禹庙建设,使禹庙景致格局逐步丰满。如东禹庙中路建筑,清光绪《河津县志》记载⑧,其由明早期南戏台、明德殿、寝殿组成的单一祭祀院落增建至四进院的庞大建筑群,主题多样性愈加鲜明。
从功能来看,早期禹庙功能以官方主导的祭祀活动为主,也兼为古人游历山川胜迹、登临逞目的佳地⑨。在地方营建主体价值取向影响下,清代禹庙融入多样民俗与地方文化活动,如春秋有庙会,演戏两台⑩;并迎神赛社。
4 禹庙几何——综合历史文本的布局考证
本文借助测绘、文献资料进行考证(图7~9),并结合《游龙门记》等历史文本探讨。
图7 东禹庙沿河立面复原图
4.1 东南岩麓
东山门、栈道与龙门坊:据《游龙门记》载,禹庙由东南山麓“浮虚架水为栈道,盘曲而上”⑪,从龙门集镇先经由1段由东山门、栈道、龙门坊组成的前导空间。“用石平铺栈道,南边临河”,栈道建于崖璧之上,形势险峻,“铁索栏杆长数百步,曰:‘石栈连云’”,《龙门山全图》记录其中部辟小径至黄河滩涂渡口。栈道前与集镇间有第1道山门,即“东山门”,匾额“面西书‘海宇奇观’四字横额……面东书‘绩著河山’”,琉璃砖饰,开3道券门。栈道尽头是龙门坊,斗拱繁复,匾额“万世永赖”。
戏台:由龙门坊入,是禹庙的外场,场内东、西、南3面立3座戏台。“南戏台宏伟雄壮,厦分两层,系元代建筑物”⑫,南戏台又名“看河楼”,在外场南端,面对大河,可登临眺望,下有硕大门洞2券,为双层三重檐歇山式建筑,形貌恢宏,出檐深远。东、西戏台在南戏台北相对而立,悬山顶丹漆饰面,逢社上演“对台戏”,联额仍存,向北通往禹庙正殿。
本文考证的结果详见图9、11。有几点仍需关注:1)据《龙门山全图》与历史照片记载,南戏台位于禹庙正殿延伸轴线南端,早先有学者复原将其置于轴线西侧,与事实不符;2)文献记载,禹庙东山门外沿路有集镇与巡检衙门,但其与禹庙之间的具体关系已不可考;3)栈道经由龙门坊进入庙场,而非南戏台,由外场东侧进入。
图9 龙门禹庙复原平面图
4.2 中有禹庙
山门:“从东戏台往北,始到山门”,禹庙第2道门“山门”,为禹庙正门,在戏台北,左右配房2厦,彩饰沛然,匾额“上书:‘大夏禹门庙’,横书:‘山川永奠’”,据“龙门记述”载,山门西有三绝碑,系薛瑄文《湛甘泉书丹》,为文绝、写绝、刻绝。山门北连献庭,有钟鼓楼及香亭。
明德殿:“香亭北是献庭五间……献庭正北,即明德殿”,明德殿是禹庙正殿,由香亭直北穿献殿而至,《游龙门记》记载其“制极宏丽。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殿宇“五间,正祀大禹之像,冠冕堂皇”,尺度高远,“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突走连结,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形状毅然”。
建极殿:“正殿而北为寝宫,系砖卷窑,窑上建阁”,建极殿是禹庙的寝殿,坐落于禹庙最北部龙门山麓下,地势陡抬,后穷山际,有大石梯登临,俯瞰河川之景,故名“禹阁凌空”。左右通偏殿,殿内供奉夏禹灵体,绘治水故事。
本部分复原成果中另有几点考量:1)禹庙沿轴线依次布局山门、香亭、献殿、明德殿、建极殿,是清顺治重建后至民国损毁前的格局,与明代禹庙殿宇有所增益;2)史料对山门进入的第一进院落布局交代不清,用于露天献祭的香亭应建于献殿前禹庙轴线上,钟、鼓楼本文则按照定制恢复;3)方志称寝殿名“建极殿”,另有学者认为“建极殿”另有它指,本文以方志称谓为准。
4.3 石峰幽谷
临思阁:“宫门西南,一石峰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绝顶。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甃甓为之”。山门西接石峰“振衣岗”,高踞悬挑于黄河。寻石梯登顶,有3层砖阁独立,为临思阁,阁内有碑,书“振衣冈”,系明代提学鄢陵陈雯题。内有“八景诗”。此地登高远望,收揽全景,曰“层楼依汉”。
图8 西禹庙沿河立面复原图
飞阁与水楼:“下磴,道石峰东,穿石崖,横竖施木,凭空为楼”。由石径而下,转至看河楼西接临水处,下塬处有2座小阁比邻而立,即水楼、飞阁,水楼在高处石矶,俯瞰黄河;飞阁在低处,靠崖临渊,“楼心穴板,上置井床辘轳,悬繘汲河”“凭栏槛,凉风飘洒”,尽险、峻之能事。
龙王祠、后土祠、石桥:“复自水楼北道,出宫后百余步……上横老槎为桥,蹐步以渡。谷北二百步,有小祠,扁曰‘后土’”。水楼、戏台之北有“龙王祠”1所,祠小而幽雅,从龙王祠东边而北下塬,是禹庙北门,此处空谷来风,景名曰“北口秋风”。出大门而北通幽谷,有古柏3株,小桥1座,石色碧绿,曰“三柏玉石桥”。其北又小祠1座,即后土祠,面南而立,歇山顶出檐深远若翼展。
此外,史料对西禹庙诸景描述甚少,本文在复原基础上不再细论。
5 胜景何为——龙门禹庙的风景营造
“龙门胜景”以龙门为地理标识,以禹庙为核心建设,地跨晋、陕2个地理人文单元,统筹大尺度范围内人工建设与山水经营。正如吴良镛先生[21]所述:“(古人)将宏观与微观结合,把大尺度自然山水以至无穷的宇宙与建筑空间结合。”本节从三方面揭示“龙门胜景”背后胜景建设的典型特点。
5.1 层次性
“龙门胜景”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不仅从基址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构成出发,还将其与分布四围的景致要素相关联,使其周边处于不同行程范围的各景致要素在风景经营中发挥作用,形成了3个特征鲜明的景致圈层。1)禹庙功能主体涵盖的本体圈层,包括禹庙的亭台楼阁,以及其下河川、台塬、滩涂、礁岛、岩崖等微观地形,各项功能要素、景观道路。2)“行之可达”的景致圈层,是胜景游历的主要内容,涵盖2km范围内的山水胜迹,也是“龙门八景”⑬的经营范围,有峰峦间的“悬崖挂月”,幽谷中的“玉奁暹日”,北去峡谷的“平地春雷”,形成龙门禹庙近郊的“山水全胜”与“景观环抱之美”[22]。3)龙门禹庙的理景视野宏阔,将北至峡谷,南至河津、韩城、芝川、麟岛等要素融入“胜景”整体构思,形成半径15km、“目之所及”的大尺度景观圈层(图10、11)。《游龙门记》记载其:“倚阁门俯视……北顾巨峡,丹崖翠壁……西则连山宛宛而去;东视大山,巍然与天浮。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烟村雾树……太华,潼关,雍、豫诸山,仿佛见之。”
图10 禹庙高点眺望视景模拟
图11 禹庙景致要素布局的层次性分析
此外,3个圈层并非孤立存在。从景观意义上,各类要素相互关联呈现出跨圈层、大尺度的特点,通过视线沟通或“远借”“临借”等方式形成综合性景观构思;从空间意义上,它们渐次相连,拓展了禹庙空间的内涵与外延。
5.2 整体性
“重整体、重体验”是“龙门胜景”的基本特征。“龙门胜景”中,有种类繁复的山水要素与人工建设;有以“龙门八景”为代表的典型风景体系;有包括《游龙门记》在内,凝聚共识性记忆的语义文本,其建设不仅仅是物化景观的程式性创造,更通过视景凝练、语境升华等手段反复强化主观感知,形成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的综合构思。“龙门八景”借助四季更替、晨昏日月交食产生的不同感官体验,将山水、气候、时间、节气、事件融入景观的塑造验。其中包含与节气相关的景致3处,如鬐鬣腾凌的“春鳞吸浪”,有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如钟鼓的“平地春雷”;与气候、时间有关的景致3处,如峰峦高下叠嵌,月初上时,如开晓奁的“悬崖挂月”;事件型景致2处,包括“泛水归帆”“冰桥飞渡”。此外,禹庙还借助联额与诗文传记中文学语言的隐喻作用,使景观空间融入主体的审美意识与文化联想。如临思阁的“层楼倚汉”,建极楼的“禹阁凌空”,都将建筑实体与仙宫意境相结合;“飞阁流丹”则构建了楼亭临于水上、水流于下的奇妙景象。
民国信阳陈善同先生曾论:“顾建设,形式也。形式必有精神贯注其中,而后效用乃出。[23]”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是“龙门胜景”的重要特点与经验。
5.3 时序性
禹庙围绕晋陕黄河两岸山、水、礁、塬等自然要素,通过路径串联形成起、承、转、折、低谷、高潮的空间体验。
禹庙的时序性经营分为2个方面:一是场景,二是路径。由八景联额组成的语义文本、寻胜所得的山水节点、巧妙构思的人工建筑、点缀其间的植被小品共同构建禹庙主题式场景;串联其中的路径,将场景连接成为具有特定含义与意境的游览线路,是组合片段式场景的“语法”[24]。《游龙门记》所记录的游览路径是龙门禹庙的经典景观线路。游人从栈道进入,经过几重院落,视觉重复受到压迫,行至看河楼,豁然开朗,空间从封闭、强导向性转向开放、弱导向性,远借西龙门山、西禹庙,延伸了视线长度,丰富了景观层次。看河楼后从山门进入禹庙,沿黄土台地缓慢抬升直至明德殿,钟鼓楼、香亭交相烘托,庄重肃穆;从明德殿后引出坡道,攀附台塬,最终登上建极殿,回望南戏台、临思阁遥相对峙,亦可眺望大河,其匾书“禹阁凌空”,隐喻天宫楼阁氛围。禹庙西路,借助礁石河滩复杂地理环境,经营急促升落的游览路径,将八景之“层楼倚汉”“飞阁流丹”“鸣泉漱玉”中孤峰耸峙之山景、临渊远望之水景、幽壑听泉之谷景串联,形成极具突变与动荡的序列体验,强调晋陕黄河沿岸山形水势的险峻特征(图12)。
图12 禹庙主题场景、要素与《游龙门记》游览线路
6 结语
本文以龙门禹庙为研究对象,从“选址”“建设者”“空间”“景致”4个维度,探讨其诞生与发展脉络,并形成以下结论。
1)晋陕黄河沿岸独特山水形势为龙门禹庙地域景观塑造提供了天然依凭。在“山-水-庙-景”的共生演绎中,禹庙形成了一套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方法的景观经营方略,以诡异奇峻为特色,景观多变丰满,内涵深远陆离,是旌表晋陕地景营造的典例,又有禹祀的神秘特色。
2)受到历史环境、建设主体、财力物力等因素的影响,以龙门禹庙为代表的晋陕黄河沿岸地景建设往往是历时弥久的过程,其演进历程赋予其以愈发饱满的内涵与外延。
3)晋陕黄河沿岸的风景建设体现出“功能-地景”一致性,兼具景观与祭祀、文艺、游宴、集会等多样功能。其营造伴随宏大的视野、兼具视、听与联想的多样主体观感、鲜明主题构思与多变经营手段等,为当下营景提供重要经验。
总之,龙门禹庙是具有整体意义的空间、文化、景观集合,是一方山水理景的集大成者,不仅具有重要的学科价值,亦能作为传承本土经验之手段,为当代风景园林研究提供资鉴。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
致谢:本文系作者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完成的成果,经读博期间整理发表,感谢王树声教授对本研究的指导与帮助。
注释:
① 笔者整理自多版方志及艺文志,详细来源见参考文献[3-13]。
② 收录于清光绪《河津县志》。
③ 笔者收集于韩城博物馆于河津学者任罗乐处。
④ EarthExplorer历史航拍测绘图为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于20世纪60年代拍摄。
⑤ 考证史料包括清嘉庆《河津县志》“建置”篇、清光绪《河津县志》“建置”篇、河津县志编纂委员会《河津县志》(1989年版)“名胜古迹”篇等。
⑥ 摘自清光绪《河津县志》“建置”篇。
⑦ 钱家信指出,《龙门山全图》原画绘于明代。
⑧ 摘自清光绪《河津县志》“建置”篇。
⑨ 相关游记、艺文见清光绪《河津县志》“艺文”篇。
⑩ 即明清时期盛行于河津、韩城地方的对台戏,在东禹庙东、西戏台各演出一台。
⑪ 摘录自薛瑄《游龙门记》,下文亦同。
⑫ 摘录自《河津经典人文》“龙门记述篇”,下文亦同。
⑬ 通过发掘禹庙及周边具有显著风景价值的山水节点,通过语义标识体系进行概念性空间的建构,成为“龙门八景”。《龙门山全图》及方志均作详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