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区域空间的百年嬗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空间变革

2021-10-19孙久文张皓

齐鲁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战略区域发展

孙久文,张皓

(中国人民大学 应用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对于刚刚推翻封建统治的中国,是地平线上的一道曙光。时光荏苒,百年之后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建党百年,我国区域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空间变革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征程,是认识百年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窗口,也是对百年区域空间发展的总结和凝练。

一、胡焕庸线两侧的百年空间流变

从1921—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28年间,中国一直是处于战乱和反侵略战争的状态,沿海地区现代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与内陆地区传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停滞形成鲜明的对照。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按照人口密度把我国划分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两个部分,首次提出“瑷珲—腾冲线”。当时中国国土面积为1100多万平方公里,东南半壁、西北半壁面积比重约为36%和64%,人口比重为96:4(1)孙大权:《中国经济史学的新探索——民国经济学术史中的胡焕庸》,《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这条线后被称为“胡焕庸线”,是我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人口分布格局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中国国土空间构成的基本认知。它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次明确了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也指明了背后存在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差异以及空间布局研究的特色[1]。

(一)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

胡焕庸线与多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相重合,是人口分布乃至人文地理的分界线。胡焕庸线不仅展示了中国人口分布差异情况,更在于其揭示了中国资源环境基础的区域差异特征[2],展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状态。因此,改变分布不合理的区域空间格局是建国初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后的当今中国版图,东南半壁、西北半壁面积比重约为44%、56%(2)罗国芬:《胡焕庸线背后的真命题》,《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期。。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格局基本上未发生改变,这主要是因为胡焕庸线本质上是反映生态环境梯度的变化[3],生态环境上的差异能够极大影响人类居住范围,在居住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自然环境成本高昂且无实际意义,所以导致人口分布格局不易打破。然而,胡焕庸线两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土空间与人口生存的质量的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中国进入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总体看,胡焕庸线东南侧人口数显著高于西北侧人口数(图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与七普数据。

相较于2008年,2020年我国各省人口分布格局并未发生明显改变,说明打破胡焕庸线“魔咒”的难度较大,仍需通过多项举措逐渐突破人口分布限制。其中,2020年,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四川人口数高于8000万人,占比分别为8.92%、7.19%、7.04%、6.00%、5.93%;河北、湖南、浙江、安徽、湖北人口数高于5700万人,占比分别为5.29%、4.71%、4.57%、4.32%、4.09%(3)数据来源:根据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整理得到。。上述十个省份2008年人口占比为56.52%,2020年为58.06%(4)数据来源: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整理得到。。由此可见,十多年来我国人口始终集中于广东、山东、河北、四川等省份,产生人口集聚现象,这主要与区位禀赋传统差异和地区发展差距等因素有关。

(二)胡焕庸线两侧空间经济与人均收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近年来胡焕庸线两侧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显著提高,彻底摆脱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现象,经济社会发展正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2020年,广东、江苏、山东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分别为110760.94亿元、102719亿元、73129亿元;浙江、河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4613亿元、54997亿元;四川、福建、湖北、湖南、上海、安徽、河北、北京等地区生产总值高于36000亿元;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低于10000亿元。考虑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胡焕庸线两侧的差异也仍较大(5)数据来源:根据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整理得到。。2020年,各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较大,最高的北京为164904元,最低的甘肃为36038元,绝对差值达128866元,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6)数据来源:根据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整理得到。。具体而言,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天津、浙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十万元大关;其次为广东、重庆、湖北、内蒙古、山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于70000元;河北、贵州、广西、黑龙江、甘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低,低于50000元(7)数据来源:根据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整理得到。。

胡焕庸线两侧的经济发展程度是根据其人口分布、资源环境承载力等诸多因素综合决定。胡焕庸线两侧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定位是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出发的:胡焕庸线东南侧总体为一般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是先发地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鼓励对其进行开发的区域;胡焕庸线西北侧普遍为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自然资源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此外,西北侧还有部分重点开发区,是目前具有较为丰富的资源贮藏和发展潜力的地区。

胡焕庸线一定程度也是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界线。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200元(8)数据来源:根据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整理得到。,位于胡焕庸线东南侧的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辽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胡焕庸线西北侧仅有内蒙古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平均值。由此可以看出胡焕庸线东南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高于胡焕庸线西北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之相联系,胡焕庸线两侧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较为明显,同样呈现东南地区高于西北地区的绝对趋势。2020年,上海居民消费水平最高,达到42536元,是唯一突破4万元的省份;其次为北京、浙江、广东、天津、江苏、福建居民消费水平高于25000元;居民消费水平最低的是贵州和西藏,低于15000元(9)数据来源:根据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整理得到。。

(三)胡焕庸线两侧城镇化水平

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20世纪初年大致为12%,到2020年上升为63.89%,上升了52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提高不仅会促使农民转移就业增加收入,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潜力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投资需求,还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推动社会分工细化、三次产业联动发展。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的一个生动写照。

胡焕庸线的东南侧各省份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条线的西北侧各省份,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008—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逐年上升(图2)。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城镇化水平由2008年的46.99%上升至2020年的63.89%,年均增长率为2.39%(1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访问地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5/t20210510_1817176.html.。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较高的省份逐渐由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转向东南部沿海地区。2020年,总体位于胡焕庸线东南侧的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辽宁、重庆、福建、山东、湖北、黑龙江以及位于胡焕庸线西北侧的内蒙古城镇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情况同2008年水平类似,仅在城镇化水平的排名位次上发生一定波动。

根据城镇化的阶段划分,城镇人口比重低于30%为城镇化初期,在30%—70%之间为城镇化中期,高于70%则是城镇化后期。根据各省2020年经济运行情况可知,上海、北京、天津处于城镇化后期,其他地区均处于城镇化中期,但西藏、甘肃、云南、贵州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低于50%。由此可见,十年来,我国各省份城镇化率总体提高,城镇人口比重较高的地区由东部向东南部转移。

就规划建设的城市群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群集中于胡焕庸线的东南侧,但有向西北侧倾斜的趋势。自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国务院先后批复了九个国家级城市群,有七个位于胡焕庸线东南侧。由此可见,胡焕庸线东南侧城市联系程度和发育程度较高,具备形成国家级城市的条件和基础。2018年以来,随着我国全方位开放的推进、“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建设,胡焕庸线西北侧城市群发展受到关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囊括胡焕庸线西北侧多个省份,为促进西北侧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此后,“十四五”规划以城市群发展为思路,将我国19个城市群划分为三类(11)“十四五”规划指出,要以促进城市群发展为抓手,加快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逐渐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百年流变,中华大地万象更新。当前,中国区域空间发展战略逐步完善、体系健全,胡焕庸线虽然可能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基本事实,但是随着西北侧人口集聚水平提升、生活水平改善、城镇化水平提高,胡焕庸线的学理内涵可能会随之有着更深层次的改变,这也需要继续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合理的开展区域空间调整,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二、百年以来的沿海与内地关系沿革

考察中国区域空间结构,在“胡焕庸线”之后首先要考察的是沿海与内地的关系。旧中国经历了长期战乱后,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且破坏严重,生产力分布极不平衡,工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大城市是当时中国区域经济的中心,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7%以上集中在不到国土面积12%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仅天津、辽宁、上海三个省市占沿海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高于55%,而其余地区如西部等几乎没有现代工业。在此背景下,共和国社会主义制度属性以及民众主观意愿都要求尽快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生产力分布极端不合理的情况;实现社会生产和再生产链条的完善也需要内陆地区参与经济生产建设,利用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形成相应的主导产业以推动本地经济增长,这对共和国发展具有着重要作用。

(一)均衡发展与“三线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深刻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朝鲜战争、中苏关系紧张、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国际冲突与矛盾直接刺激中国意识到要尽快处理好北部和南部存在的各种可能威胁,也要尽快培植建立抵抗外部经济封锁的内在实力。值此背景,中央在详细评估国际复杂国际形势后,提出了加快三线战略后方建设、积极备战、准备打仗的思想[5]。

从“一五”计划开始,我国区域空间发展是以均衡发展为思想,逐渐调整区域空间布局并向西推进。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以财政收入划拨和计划指令倾斜两种方式保证均衡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一方面是要求沿海相对发达地区上缴更多的财政收入,通过转移支付以补贴西部内陆地区;另一方面是通过制定计划,如五年发展计划等保障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向西部倾斜的力度。到改革开放前,均衡发展战略显著促进了中西部内陆地区发展,拓展了生产力发展空间,有力促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基本建成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扶持内陆地区近乎形成全产业链,更是为中西部地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战略基础。从投资总量看,“一五”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为内陆地区带来了数千亿元资金,在促进重工业产业体系建立起来的基础上,建设了大批国有企业和科研单位,为内地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内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稳步上升,从1952年的30.6%上升到1978年的39.1%(12)数据来源:根据《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整理得出。,基本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极不平衡的产业布局状况。但当时的均衡发展战略也带来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原本在东部地区利润更高的产品或者效益更大的产业链转移到中西部内陆地区生产后,囿于内陆地区配套设施、经济基础、自然环境各方面相对落后,相应的产品或产业链并未发挥实际价值,即在公平和效率这一问题上过于偏向公平而导致效率缺失,从而浪费了一定资源,更在客观上也限制了东部地区的发展。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战略总体上从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如何扩大开放,打破生产力和资源制约成为当时探讨的重点,解决方案之一则是通过分层次和分阶段发展区域经济,通过发展沿海等经济基础更好的地区,待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带动内陆地区发展,这也就是“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至此,均衡发展战略转变为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随后设立了五大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逐渐形成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格局。

(二)沿海与内地发展差距的形成

“沿海”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邻海省份,其余则属于内地。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以追求经济发展效率和向沿海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成为主导中国区域空间发展的战略。从“六五”时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看,沿海地区所占比重由“五五”时期的42.2%提高到47.7%,内地则由50%下降到46.5%,这一趋势在“七五”期间进一步强化。沿海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政策倾斜和自身禀赋条件,迅速成为吸引外资和经济集聚的高地,直接成为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经过1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沿海地区已经成为保持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势头的重要力量和增长极,并在经济集聚力的作用下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13)现为与之相应的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虽然沿海地区凭借政策优惠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但也直接导致中西部内陆地区无法基于比较优势参与生产竞争或吸引外资,导致西部地区发展滞后,东西差距不断拉大。其次,地区间矛盾和摩擦不断加剧。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家不再以计划命令规定各省的发展方向,而是各省依托本省水平和禀赋设计自身发展路径,这种主动权的提高伴随着本省效益和权益的随之增长而产生严重的贸易壁垒问题,地方保护主义横行引发地区间矛盾与贸易摩擦,更限制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拉大区域发展差距。此外,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举措不完善还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利益冲突、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等诸多矛盾和问题。

(三)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形成与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当时我国经济技术发展较为落后,各地区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以及城乡结合、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差别的情况下,党中央审时度势,按照客观规律将我国空间结构划分成不同发展水平的三大经济地带,即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程度居中的中部地带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带,这是对沿海与内地关系的进一步细化和突破。

正确处理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提升相互的横向经济联系,把东部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开发结合起来,使经济全面振兴,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反映了党中央多年来形成的实事求是和分类指导的总的经济发展方针。三个地带划分的理论是在沿海与内地两分法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区域特征进行的重新划分,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但是,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这种差异,必然造成工业生产远离原材料、燃料产地,延长运输距离,增加运输成本。西部地区将始终处于原材料产地的地位,加工业很难发展起来,贫困落后的面貌很难得到改变。东部沿海地区将受西部地区原材料供应的制约,经济发展势必受到影响,这非常不利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摆正三大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处理好其相互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实质所在。明确各地带经济技术发展优势和方向,选择好建设重点;充分发挥三大地带之间优劣互异的条件,按照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大力加强横向经济联系,促进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的合理交流和经济结构、地区布局的合理化,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三大地带的发展水平也存在着显著差距,从1979年到1992年,中国东部与中部地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由31.1%上升到43.5%,而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距则由43.3%迅速增加到49.9%,二者分别扩大12.4和6.6个百分点(14)魏后凯:《新中国60年区域发展思潮的变革与展望》,《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三、进入新世纪的空间结构鼎新

进入21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极大促进了我国对外交流,区域空间结构开始出现了诸多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发展实际需要出发,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空间结构与布局都进行了方向性的调整。

(一)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凸显了东部同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面对东西差距的不断扩大,明确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成为紧要任务,以协调发展为思路指导我国区域空间发展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主角,在当前新时代下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产生可以追溯至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确立,这是体现我国开始向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转变的重要标志。此后,“十一五”规划全面阐述区域协调发展,并明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至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为指导我国区域空间格局的重要指示精神,后续城市群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内容均是在此基础上补充和拓展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内涵。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高度概括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将原先表述更新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这是对未来区域发展的新要求,具有一定指向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为引领,统筹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将四大板块发展确定为“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此后,2018年《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发布,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以“一带一路”建设助推沿海、内陆、沿边地区协同开放,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为主骨架加强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统筹国内国际、协调国内东中西和南北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十四五”规划继续强调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对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具有重要作用[6]。

(二)“四大板块”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十一五”规划在“三大地带”划分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进一步细化,开始实行“四大板块”划分方式。在完善“十五”时期相继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较三大地带的划分,“四大板块”战略是对既有划分方式的进一步升级和优化,致力于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是全面完整的区域发展战略。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格局,与局域性发展战略相比,涉及地域空间范围更广、合作内容更全。

1.西部大开发

1999年9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首次提出,并强调这是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问题,上升到了重要战略高度。由于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特殊,无法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以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在国家战略的帮扶和指导下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努力改善其发展困境。从1999年到2008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从原先的4.82%上升至22.91%,直观反映出西部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十年间增长5.8倍,年均增长高达23.8%,增速位居四大板块之首(15)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所得。。高速增长的投资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增速位居全国前三的省份分别为西藏、贵州、云南,均来自西部地区。

虽然西部大开发取得诸多成效,改变了地区绝对落后的局面,但同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供需结构等仍具有较大的待改进空间[7]。2020年,《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发布,指出要推动西部地区形成大保护、大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指明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新方向、新要求和新思路,更是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立足西部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而制定的全局性新动向,对未来西部地区发展具有格外的重要意义。

2.振兴东北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20世纪90年代以前,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工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由于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同本地体制机制的不相匹配,导致东北地区发展速度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十一五”规划曾指出,“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围绕这一思路,东北地区以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要内容,积极扭转地区经济增长为负的衰退态势,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创造开放、包容、法制的政策与市场环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十四五”规划中也指出要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东北地区要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更加注重分类精准施策,推动已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落地生根,结合新时代新要求研究新的支持东北振兴的政策,推动东北地区依靠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振兴步伐。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东北三省经济增长均为正,吉林省增速最高为2.4%(16)数据来源:根据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整理得到。,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平稳,经济发展总体持续呈现回升态势。

3.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6省,是连接东西两大板块的重要过渡带。2006年,有关中部崛起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接连出台,“十一五”规划也指出中部地区要通过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提升产业层次、承东启西中发展优势实现崛起。此后,关于中部崛起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比照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的具体细则陆续发布,有力促进了中部地区发展。

中部地区右邻东部沿海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在改革开放初期既不是开放战略下的优先发展区域,也不是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重地。在这种背景下,中部地区还是凭借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三线建设时期对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的战略性建设基础而得到了较快发展。从1978年到2020年,中部地区各省经济增速除安徽和河南两省外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增速位居全国中等。分阶段看,改革开放和经济转轨期间,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的一段时间,中部地区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反映出地区经济具有较为强劲的增长实力和潜力。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虽然山西省经济增速水平处在5%左右的相对较低水平,但中部地区其余省份均高于平均水平,这一方面是对前一阶段经济增长实力的延续,另一方面更说明中部地区具有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能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继续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源动力。到2020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比重为21.95%(17)数据来源:根据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整理得到。。除2020年受新冠疫情爆发严重影响地区经济以外,自2015年以来,中部地区的年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四大板块之首,反映出中部地区已逐渐形成一定的内生动力,但仍需提高经济韧性,提高面对巨大负外部冲击时的抵抗力。

4.东部率先发展

东部地区包括除广西和辽宁以外的所有沿海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在过去政策倾斜下获得的良好发展基础,便得东部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2020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51.93%,比1978年提升了8.3个百分点,同时,东部地区1978—2020年经济增速位居四大板块之首,比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高0.37、0.38和2.91个百分点(18)数据来源:根据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整理得到。。从人均水平看,东部地区更具有绝对领先优势,其中,2020年东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5722.11美元(19)数据来源:根据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整理得到。,已高于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国家12736美元的门槛,反映出东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已向高收入地区靠拢并领先于其他板块。分省份看,福建、广东和浙江三个东南沿海省份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和红利,GDP绝对值增长超过了400倍,从原先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成为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前列的重点省份。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除了得益于区位优势创造了众多发展机遇以外,还因为东部地区港口运输业独具优势,能够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依托政策激励和劳动力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成为制造业发展重心,并在国外贸易中年年创造新高。此后,东部地区通过产业转移,集中力量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成为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现代科技创新的中心,进一步成为高端、高质量、高水平的经济集聚重地,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区域空间创新

进入21世纪,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宏观环境的新动态,中国空间布局呈现出新的变化。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我国基本国情,缓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也成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形成多支点的空间骨架,形成具有增长极效应的城市群体系,以国家战略带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持续进行和不断深化的有益探索。

(一)空间结构的新特点

1.多支点的空间骨架逐渐形成

中国区域经济从聚集到扩散,在区域空间上逐步向均衡发展。相对均衡的区域空间结构需要多个战略支点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间格局上形成的战略支点主要有: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中部崛起促成了长江中游地区和中原经济区等新的战略支点的形成;西部大开发促成了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等若干新的战略支点的形成。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均衡和因城镇化进程加快而形成大面积的城市地区,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战略支点,如目前形成的包括北部湾经济区、东北中部地区、天山北坡地区、海峡西岸地区等次一级的新战略支点。当前,在经济较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已经完成从单中心支点区域向多中心支点区域转变,开始向网络布局模式转变。例如,长三角地区的一级中心是上海,二级中心是苏州、杭州、南京、宁波,三级中心北翼为无锡、扬州、常州、南通、镇江,南翼是嘉兴、台州、绍兴。多中心模式是未来区域空间的主要发展方向[8]。

2.产业转移是区域空间变化的主导力量

当前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三大战略组成的“4+3”战略,这在“十三五”规划中得到了明确体现。国家实施“4+3”战略的目的是通过各区域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根据各地区的发展密度、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经济、人口、资源等的分布,“4+3”战略对中国生产力布局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各区域的工业布局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的生态脆弱区应减少工业的分布。二是各区域根据本身的区位条件、资源等布局优势产业的同时,要按照三大战略的要求来发展区域合作,最终实现区域的均衡协调发展。三是进一步明确加快产业转移的方向,通过产业转移进行空间布局的调整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中西部地区通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客观要求,但仍需进一步明确产业转移方向。

发展现代产业,是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核心和关键。产业转移的加速使区域加快形成新的战略支点和新的产业支撑体系。未来中国的新战略支点将主要出现在中西部地区。而在东部地区,随着国家层面各类规划的作用逐步显现,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将由过去较多依赖外部环境的支撑形式,向内生性、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虽然近几年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中西部等地区,同时该指标占全国比重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东部地区依然获得了大量的政策资源,同时具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强劲的消费支撑。在东部地区逐步转为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区域的情况下,可以预测中国制造业的中心将转到中部地区[9]。

3.政策平台建设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构建精准性的区域政策体系,建立统一规范、层次明晰、功能精准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与财政、货币、产业、投资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突出宏观调控政策的空间属性,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优化区域创新与发展平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培育区域经济新动能,要进一步完善各类发展平台,包括国家级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具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的区域性平台[10]。加强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跨行政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是现阶段最需要加强的部分,协调行政区的利益,做好区域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配合,真正实现“多规合一”,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因地方政府换届而造成政策多变,保持政策连贯性[10]。保障国家和区域的生态、防疫、防灾安全,对于生态安全的认识已经比较统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生态安全已经贯穿始终。对于防疫防灾,应当在今后的区域规划、国土开发中充分重视起来。

(二)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2021年通过的“十四五”规划,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新起点。对于区域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包括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这“三大战略”具有导向价值,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不断创新的新机遇。

1.“三大战略”

“十四五”规划当中对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是: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这“三大战略”,健全区域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包括: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稳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包括: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重点是从空间上进行创新,建议把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分开来进行发展规划,重视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克服水资源的发展障碍;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重点是解决营商环境问题。建议把辽中南作为重点城市群进行重点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重点是建设中部的制造业基地,打造中高端产业集群,建议重点推进高标准建设内陆开放平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核心任务是创新引领、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行区。建议把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作为优先选项。

关于特殊类型区,规划提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加快资源枯竭性地区、环境退化地区的发展、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十四五”规划特别强调了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包括: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关键是突破核心技术;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提出一个指标是自然岸线不低于35%;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表明党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视远洋的治理和开发的参与。重点强调了北极问题、南极问题、海洋立法问题。

2.“三大经济区”

“三大战略”中的第三个战略,是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规划,把全部国土划分为三类地区:一是城市化地区,主体功能是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主要范围是19个城市群。二是农产品主产区。主体功能是生产农产品。基本任务是保护基本农田。三是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是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任务是提供生态产品,其范围包括城市地区、农产品主产区之外的地区,覆盖全部国土,包括全部自然保护区。

“三大经济区”正式提出于“十四五”规划中,表明了国土空间治理的目标主要是在重塑与调整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实现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和高质量发展,在高效归类和利用国土空间的过程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发展格局建设。其中,城市化地区基本涵盖了国土空间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者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主体;生态功能区是提供生态产品,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野生生物生存的自然保护地[11]。

从个体看,城市化地区要加强经济集聚与人口集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动力;农产品地区要进一步强化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意识,明确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可逾越的原则意识,在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基本原则下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生态功能区是要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空间。从整体看,“三大经济区”建设一是要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通达程度提高,保证各区域人民生活水平相对平衡;二是城市化地区要同农产品地区和生态功能区建立沟通有效的合作制度,在城乡一体化和城市集聚化过程中保护耕地与生态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农产品地区在农业生产中要加强科技兴农和富农意识,通过与城市化地区的科技合作,建设标准化农田、智慧化农业和现代化示范基地,以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农业生产园区;四是生态功能区在保护生态环境中逐渐引导人口转移外迁至城市化地区,加大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基于地区特色建立具有差异化的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体系;五是农产品地区和生态功能区要加强区内人口素质和劳动力基本服务质量,促进新兴旅游休闲业等的发展,吸引城市化地区人口游赏。

(三)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区域重大战略正式提出于“十四五”规划中,分别是“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事实上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总结和凝练,并根据已有发展的客观事实指明了下一步方向。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提出,五大战略基本涵盖了四大板块下的多个区域,相对弥补了以前西部地区政策洼地的困境,有利于形成互为补充、互相合作、互动配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

1.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区域空间一体化、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多领域取得诸多进展后,紧抓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科技创新实力、加快交通运输建设、深化大气污染保护成为“十四五”时期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方向。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够更好地在处理好京津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地区内部产业转移,推动河北各地形成内生动力,最终实现一体化[12]。2017年,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陆续建造设计,开始探寻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优化开发模式。当前,京津冀二元问题已逐渐好转,三地产业分工更加趋于合理,协同创新网络初步形成,公共服务水平总体提升,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协同治理顶层设计,实现三地协同发展。

2.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长江经济带是贯穿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横向经济带,经济带内环境、人文、产业等发展背景和禀赋存在较大差异,据此也在长江上中下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群都市圈,起到了促进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作用。长江经济带包括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区域均对周边地区发展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2020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已突破46%(20)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就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访问地址:http://www.gov.cn/xinwen/2021-01/06/content_5577443.html.,交通运输建设成果突出,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合程度更高,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进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样板。长江经济带将会在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背景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3.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和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对丰富“一国两制”发展内涵,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典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活力强劲、科技创新能力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逐渐优化,区域经济发展质量高、效益好,有力保障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作为粤港澳三地互相合作搭建起的平台,在“一国两制”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探索三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是需要长期探索地问题。同时,三地各具优势,分别在产业、教育、旅游等方面独具特色,需要加强三地产学研协同发展,加快城际铁路建设和通关模式改革,实现人员、货物、车辆等便捷高效流动,推动大湾区经济进一步提高。

4.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

长三角是一体化发展程度、国际化发展水平、现代化建设质量高的地区。在2020年各省经济总量排名中,三角洲的苏浙沪三省稳居全国十强,江苏省GDP首次突破十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2020年跨入万亿俱乐部的长三角城市也已达到八个(21)数据来源:根据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整理得到。,说明长三角地区在不断加强区域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优势潜力,具有抵抗外部风险的强劲韧性。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持续提高,如何在继续保证区域科技、人才、交通等发展质量的基础上起到辐射带动全国发展的能力是长三角地区未来继续深化的关键内容[13]。目前来看,长三角地区已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并加强轨道运输和港口航运建设,并运用上海自贸试验区优势更好更快地发挥经济集聚功能,实现绿色一体化发展。

5.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19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有效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促进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黄河流域虽然在生态环境上存在着脆弱性,但从本质上看这种脆弱性与水源和土壤有着必要联系,从而导致人口集聚或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极大限制了地区发展。在此背景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重点实施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人地和谐成为这一战略实施的前提与共识。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除了是以生态为先开展经济活动,也是在强调促进城镇、生态和农业发展中要基于充实的前期发展评价和承载力评价等来确定具体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路程,是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中国面貌的过程,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的每一个变化,都是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战略与政策的实施结果。展望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国的区域空间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山青水秀,让我们共同期待!

(感谢卢怡贤博士、彭俊超博士对论文提供的帮助。)

猜你喜欢

战略区域发展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分割区域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区域发展篇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