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义务”教学设计

2021-10-19文/李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履行义务义务宪法

文/李 想

科 目:道德与法治 设计者:李想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 时:1课时

一、课程及学情分析

(一)课程要求

引发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进行初步思考,了解自身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帮助学生增强义务意识、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真履行法定义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对国家和社会承担的法定义务,了解履行这些义务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知道履行义务的具体要求,帮助学生增强义务意识。

引导学生探究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探究不同义务的不同要求,懂得按法定要求履行义务,引导学生认识违反义务应承担的不同责任,自觉增强责任意识。

(二)课程内容分析

“公民义务”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的第四课内容。本课主题为“公民义务”,属于法律课程中“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基本义务与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及“履行义务”。

本教学设计将围绕以上三部分内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互动教学、场景教学,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基本义务的含义。同时,通过结合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相关情景,帮助学生在了解基本义务概念的基础上,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体会履行义务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发对自身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的思考。

(三)学情分析

1. 学生特点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生由儿童时期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张,他们不仅需要知晓法律规定的权利,对自身所拥有的权利有明确的认识与理解,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权利,而且,他们也需要知晓自己应尽的义务,理解履行义务的社会价值,自觉树立义务观念,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近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初中学生义务观念缺失、责任感缺乏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有的学生义务观念淡薄,只懂得强调自身的权利,不愿尽义务或在尽义务时提出诸多要求。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树立义务观念和形成责任感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有比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的人生目标、现实行为和思维方式都有着鲜明的自我倾向,价值观也带有比较多的功利色彩,在现实中多以物质目标为准则。加之生活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时期,导致很多青少年缺乏磨炼,对人生的艰难缺乏思考,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普遍存在知行脱节、行动不力等问题。

2. 对知识的认识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公民权利”的课程,知道了“基本权利”的含义,但是对“公民义务”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同时,部分学生不清楚宪法中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或者虽然知道宪法中规定的一些基本义务,但对其内容和意义不甚了解,更不清楚履行义务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

3. 实践上的矛盾

针对基本义务内涵来说,学生知道公民拥有“纳税”“服兵役”等基本义务,但是不了解如何履行自己的基本义务。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感受公民在参与公共生活中对他人、社会和国家应承担的责任。

◇ 体味履行公民义务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价值。

◇ 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 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二)能力目标

◇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 正确对待公民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

◇ 提升公民素养,自觉承担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 掌握查阅法典、寻找法条以及阅读、分析法条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 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义务,懂得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

◇ 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 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 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四)过程与方法

◇ 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法律文本的阅读分析能力。

◇ 通过小组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 通过研究案例,提高学生对涉及基本义务的生活场景的理解和领悟。

三、要点剖析

(一)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并且积极履行相应义务。

(二)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法律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自主探究。

(四)教学准备

《宪法》文本、教室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教师活动

(1)复习“公民权利”内容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课学习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是否还记得?

学生预设回答: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才具有的权利。

教师追问:同学们还记得哪些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带领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进行回顾。例如,如果有学生对于“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印象深刻,教师便可以在回顾时更多地介绍有关“财产权”以及“劳动权”的内容。在回顾的过程中,教师可在黑板上详细列出所有学过的基本权利,并且进行分类。

(2)场景教学(多媒体展示)

a. 2015年9月,张某、卢某、孙某三人应征入伍。因怕苦怕累、不愿受部队纪律约束,三人以各种理由企图逃避服兵役,经兵役机关、部队及家属反复教育均无效。

b. 小斌等几个15岁的学生多次纠集在一起,使用暴力、言语威胁等手段,抢劫其他未成年人财物。

c. 李某开了一家餐馆,当地税务局几次通知其申报纳税,但李某拒不申报。

d. 因丈夫早年病故,周女士一人含辛茹苦将两个子女抚养成人。两个子女各自有着不错的工作,经济条件很好。如今,周女士已经80岁,无法独立生活,但子女却无反哺之心,相互推诿,拒不履行赡养义务。

e. 金某是寿山石商人,其朋友丁某将自己的一块价值50余万元的寿山石交给金某代为保管。一天,金某与丁某发生纠纷,金某赌气带走了保险柜内代丁某保管的寿山石。丁某多次向金某索要,但金某拒不归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宪法中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上述场景教学中涉及公民的哪些基本义务?

预设答案:a涉及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b、e涉及了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c涉及了依法纳税的义务;d涉及了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3)提出中心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作为公民,我们不仅依法享有权利,也要依法履行一定的义务。

2. 学生活动

学生首先思考并回答教师活动(1)中提出的问题,之后阅读教师活动(2)中的案例并积极思考教师活动(3)中教师提出的中心思想。

3. 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教师活动(1)中提出的问题带领学生回顾在“公民权利”一课中学到的各项公民基本权利。之后,进入教师活动(2)展示的案例中思考教师在教师活动(3)中提出的中心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权利的理解,并且点出中心思想,揭示今天的课程主题——公民义务。

(二)新课讲授1:基本义务与义务

1. 教师活动

(1)讲解基本义务与义务

首先,教师介绍基本义务的概念,基本义务即“规定在宪法中的公民的义务”。之后,带领学生学习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最后,向学生介绍其他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义务。

学习宪法文本时,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请各组学生自行阅读宪法文本并在其中寻找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规定。找到后,补充下表内容(只补充“义务内容”以及“所在法条”两项)。

images/BZ_13_238_1950_2183_2039.png遵守宪法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images/BZ_13_238_2297_2183_3128.png第五十三条 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2)增加对基本义务的了解与认知

教师:请各小组同学再次阅读《宪法》文本,寻找宪法中除“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和依法纳税”之外的其他基本义务的规定,并通过抢答的方式在课堂上与他人分享。

教师组织抢答,学生抢答环节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宪法中除“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和依法纳税”之外的其他基本义务有:劳动的义务(《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的义务(《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以及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宪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3)补充知识

教师:除了在宪法中规定的基本义务之外,我国其他法律中也规定了公民需要履行的义务。比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等。

2. 学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活动(1)(2)中参与小组讨论、抢答,并自主学习。

3. 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阅读《宪法》文本并且进行小组讨论,进而了解宪法中规定的较为重要的几项公民基本义务。然后通过教师活动(2)中的小组抢答,了解宪法中规定的其他基本义务。最后通过教师活动(3)中的教师介绍,了解义务并非宪法的专属规定,其他法律法规中也有相应内容。

(三)新课讲授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 教师活动

(1)讨论案例中的义务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新课导入部分的案例,对案例进行解释。

(2)讲解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教师:公民的权利并不是没有边界的,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遵守一定的义务。

多媒体展示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教师:我们享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那么权利和义务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教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例如,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2. 学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活动(1)中思考案例中的义务;在教师活动(2)中参与小组讨论。

3. 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在教师活动(1)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在不同场景中识别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然后通过教师活动(2)中教师的介绍,明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四)新课讲授3:履行义务

1. 教师活动

(1)讲解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以及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义务呢?

学生预设回答:应当依法履行义务。

教师:依法履行义务,是我国宪法的规定。《宪法》第三十三条第四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讲解违反义务须担责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没有履行宪法以及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学生预设回答: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教师向学生展示新课导入部分的5个场景中的一些人得到的处罚。

a. 对张某、卢某、孙某三人的行为,部队依据兵役法作出退兵处理,当地政府依据兵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出了处罚:按照县(市)2015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三倍的标准给予经济处罚;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不得被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b. 小斌等几人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法院审理,他们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c. 对于李某和他开的餐馆,县税务局经稽查核定其欠缴税款5万元,故做出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以罚款的决定。

d. 周女士悲愤之下将子女二人告上法庭。经法院审理认为,两子女的不赡养行为使得老人不但生活上无法得到照顾,精神上也遭受打击。经过调解,兄妹二人将轮流赡养照顾老人,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e. 丁某在多次索要无果后,以侵占罪向金某提起诉讼。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金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依刑法规定判处其三年有期徒刑。

教师: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课程知识讲解完成后,教师可做简单总结。

2. 学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活动(1)(2)中思考并回答。

3. 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教师活动(1)(2)中教师的提问与讲解,使学生了解应当遵守法律、履行义务,以及违反义务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最后通过教师活动(2)中对法律处罚种类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违反义务后果的严重性。

五、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旨在从教材以及宪法文本出发,将最准确的知识教授给学生。

教学设计的亮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看,本教学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道德与法治”课内容相对枯燥,教师讲授容易千篇一律,因此,学生往往没有学习下去的兴趣与动力。本教学设计以几个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场景为线索,引导学生对公民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以及违反义务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进行学习,并且在教师分析、讲解之后,加深对于义务的理解。

第二,从法学教育角度来说,传统教学法止步于教材,在教师本身法学素养不够的情况下,往往只能照本宣科。本教学设计引入《宪法》原文,让教师在讲授课程时“有法可依”,增强了课程的权威性。这种通过阅读法律原文来理解法治知识的学习方法也可以更好地与高中乃至大学的专业课程对接。

第三,从专业知识角度来讲,本教学设计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教学环节中,注重介绍“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概念。通过教师反复强调,可以使学生明白义务并非先于权利存在或者义务只是对权利的限制,由此真正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通过以上设计,可以让我们充分利用学情,突破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猜你喜欢

履行义务义务宪法
交通运输部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幸福的人,有一项独特的义务
三十载义务普法情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浅谈党员的义务与权力
跟踪导练(一)(4)
简论保险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
“良知”的义务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应否按照承诺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