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和临床特征分析

2021-10-19张新丽朱昕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19期
关键词:系统疾病感染性病因

张新丽,朱昕赟

1.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南周口 466000;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科,河南郑州 450000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主要发病机制为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增多和淤积于脾,通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妊娠、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栓性微血管病等[1]。血小板减少症在临床住院患者中比较常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本研究对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初诊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07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20岁;患者首次且连续2次血常规检查均提示PLT<100×109/L,并且经外周血涂片验证。排除标准: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依赖性聚集、采血不当、血液稀释等;化疗或放疗患者。

1.2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诱发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年龄、性别,有无脾大、出血、发热、凝血功能异常、皮肤瘀斑)及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1.3诊断标准 本研究所涉及的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均依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相关标准,非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依据《内科学》相关标准。Hb降低程度分级参考《临床检验基础》,分为轻度(女性90~110 g/L,男性90~120 g/L)、中度(60~<90 g/L)、重度(<60 g/L)。PLT降低程度分级参考文献[2-3],分为轻度[(75~100)×109/L]、中度[(50~<75)×109/L]、重度(<50×109/L)。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分布 807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由肝脏疾病引起的占37.2%,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占26.1%,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占14.1%,恶性肿瘤引起的占7.8%,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占4.6%,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占5.2%,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占1.5%,外伤引起的占1.7%,其他疾病引起的占1.7%。肝脏疾病中,以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为主,占83.3%;血液系统疾病主要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所占比例分别为21.3%、17.5%、17.1%和17.5%;感染性疾病以肺部或上呼吸道感染为主,所占比例为60.5%。见表1。

表1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病因分布

2.2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根据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病因将其分为肝脏疾病组(300例)、血液系统疾病组(211例)和感染性疾病组(114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感染性疾病组年龄大于肝脏疾病组和血液系统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疾病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血液系统疾病组及感染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疾病组发热发生率高于肝脏疾病组和血液系统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疾病组脾大和出血(主要为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于血液系统疾病组和感染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系统疾病组皮肤瘀斑发生率高于肝脏疾病组和感染性疾病组,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肝脏疾病组和感染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2.3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凝血功能比较 肝脏疾病组PT、APTT、TT水平升高率、FIB水平降低率高于血液系统疾病组与感染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凝血功能比较[n(%)]

2.4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细胞分析结果比较 感染性疾病组WBC水平高于肝脏疾病组和血液系统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疾病组WBC水平以升高为主,升高率为50.9%,肝脏疾病组与血液系统疾病组WBC水平以降低为主,降低率分别为51.0%、51.7%。感染性疾病组RBC和Hb水平高于肝脏疾病组和血液系统疾病组,肝脏疾病组RBC和Hb水平高于血液系统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疾病组Hb水平多为轻、中度降低,血液系统疾病组多为中、重度降低,而感染性疾病组以轻度降低为主。血液系统疾病组PLT水平低于肝脏疾病组和感染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系统疾病组PLT水平以重度降低为主,肝脏疾病组和感染性疾病组PLT不同降低程度患者所占比例相近。见表4。

表4 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细胞分析结果比较

3 讨 论

PLT是阻止出血的第一道防线。PLT轻或中度降低很少引起自发性出血,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是重度降低可使患者出血风险增加,尤其是颅内出血或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当PLT低于(20~30)×109/L时,皮肤、黏膜可发现出血点;低于(10~<20)×109/L时,可发生严重出血,如颅内出血[1,3-5]。所以,血小板在人体凝血系统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血小板减少症不是单独的一种疾病,而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表现。本研究住院患者中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疾病主要为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肝脏疾病以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为主,此类患者脾功能亢进,血细胞在脾中淤积,同时肝脏合成血小板生成素减少,从而造成血小板减少[3]。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血液系统疾病主要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所占比例分别为21.3%、17.5%、17.1%和17.5%,此类患者血小板减少原因为骨髓巨核细胞生成、成熟或发育异常,或自身抗体导致的血小板破坏增加。当体内发生严重感染时,释放的一些炎症因子或毒素使血小板生成减少、消耗增加[6]。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增高,其可通过骨髓转移浸润或使免疫功能调节异常,造成血小板减少[7]。虽然放、化疗也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本研究未将其纳入进行分析,本研究主要针对初诊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本研究发现,不同疾病组WBC、RBC、Hb和PLT的改变存在一定差异。感染性疾病组患者WBC、RBC和Hb水平高于肝脏疾病组和血液系统疾病组,考虑这可作为感染性疾病与另两种疾病的一个鉴别依据。全血细胞减少在肝脏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本研究中,血液系统疾病组Hb和PLT水平均低于肝脏疾病组,且血液系统疾病组Hb、PLT多为中、重度降低,病情较为严重,而肝脏疾病组Hb多为轻、中度降低,上述改变与疾病的特征和不同作用机制有关。疾病的诊断不可脱离临床症状,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疾病组初诊时的症状发现,肝脏疾病组多伴有脾大、消化道出血和凝血功能异常,其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PT、APTT、TT水平升高和FIB水平降低,这与肝细胞损伤或坏死有关,部分凝血因子(除Ca2+和组织因子外的其他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抗凝血酶、肝素辅因子Ⅱ、蛋白C、蛋白S等)的合成能力减低,导致凝血和抗凝机制紊乱。感染性疾病组多伴有发热症状,而FIB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升高也较为明显;血液系统疾病组以皮肤瘀斑较为常见,这与血小板水平有关,大部分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骨髓血小板生成减少,止血功能障碍,皮肤血管创伤后易出现出血点。由此可见,血常规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可为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判断提供一定依据。

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地区差异和诊疗水平有限,导致一些病种缺乏,且研究结果仅基于单一医院的现有资料,可能与其他医院之间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较多,以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重视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的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为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判断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系统疾病感染性病因
良好睡眠,健康同行
更 正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836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不同病因新生儿惊厥临床特征分析
儿童冬天呼吸道疾病预防全攻略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