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苏作非遗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研究

2021-10-19张斌

河北画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大师考核

张斌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培养苏作非遗传承人才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方式,探索与实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主要环节,解决苏作非遗传承与保护中人才匮乏问题,实现苏作非遗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所以,从大师甄选、内涵建设、培养模式、运行机制与考核体系等方面研究与探索,共建苏作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有创意、善工艺、能设计、会制作、懂经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具有传承与创新能力的苏作非遗“新传人”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一、创建大师工作室,培养现代学徒制苏作非遗人才的背景

被誉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的苏州市的苏作非遗文化产业主要缺乏有文化、会设计、懂工艺、善创新的当代苏作非遗传承人,严重影响苏作非遗文化产业转型发展与苏州文化品牌建设。所以,创建苏作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构建由非遗大师、在校学生、课程项目、实训+实习+研发+培训的社会服务平台与真实的非遗工艺行业工作环境的大师工作室平台,探索“教师与大师合一,教室与作坊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就业与创业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等五合一的现代学徒制苏作非遗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东方文化底蕴、当代美学理念、国际视野的苏作非遗新传承人,助推苏作非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与苏州文化品牌建设。

(一)创建大师工作的得天独厚区域优势

苏州自古就是闻名全国具有吴文化特征的非遗文化“工艺之乡”,目前仍为国内苏作非遗工艺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其刺绣、缂丝、玉雕、核雕、木雕、砖雕等苏作工艺均为闻名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苏州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截至2021年,从事苏作非遗制作的从业人员已超过50万人,聚集着数百位国家级、省级非遗工艺大师,形成了苏作非遗文化产业集群,为创建苏作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提供了得天独厚区域优势[1]。

(二)加快苏作非遗传承与保护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之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基因和历史记忆,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石,是延续和传承中华文脉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保障。为实现“民主、文明、富强、公平”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苏州市启动了“新手工艺运动”,促进苏作非遗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苏州大、中、小学校分别开设苏作非遗专业与课程,共建苏作非遗大师工作室,加快苏作非遗传承余创新人才培养。

(三)服务苏作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是学校的应尽之责

苏绣、玉雕、木雕等苏作非遗工艺是闻名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苏作非遗人才 “青黄不接”,亟待增添新生力量,尤其需要一大批有创意、善工艺、能设计、会制作、懂经营的人才,为苏作非遗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支持[2]。作为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弘扬苏作非遗工艺文化、培养非遗传承人、助推苏作非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将苏作非遗工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民间工艺人才,传承、创新与发展民间工艺文化是学校肩负的历史使命。

(四)实施大师工作室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是传承苏作非遗的必由之路之一

苏作非遗工艺的传承模式主要是家族式的子承父业或作坊式的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培养人才,存在着技能传授形式单一、知识传播视野狭窄、工艺传承范围局限,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时代对苏作非遗人才的需求。所以,在传统的师徒培养方式基础上,结合现代学校教育,构建与产业化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大师工作室下的现代学徒制苏作非遗人才培养为苏作非遗传承与保护,使传统手工艺后继有人。

二、苏作非遗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师工作室运行现状

苏作非遗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种类丰富多彩。但是,目前苏作非遗人才培养规模较小,大师工作室运行中存在定位模糊、运行发展后劲乏力、缺乏沟通合作等问题,归结起来有:

(一)缺乏大师工作室运行机制

苏作非遗大师工作室在运行中缺乏激励机制,非遗大师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机制的作用,缺乏建立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与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缺乏组织统筹协调能力,缺乏现代学徒制先进教学观念与创新理念,缺乏独立运行能力。所以,明确大师工作室运行机制与任务职能,建立学校负责人与大师团队互溶的组织架构,发挥非遗大师引领作用,保证培养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苏作非遗传承人[3]。

(二)缺乏苏作非遗人才培养规模

与国际上院校与非遗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规模相比,苏作非遗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规模比重较小,缺乏实施课程模块化、实训项目化、学员团队化、成果产品化“四化一体”系统规范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缺乏非遗人才培养的标准课程方案,缺乏将苏作非遗与数字信息技术、当代美学设计理念相融合的现代设计课程体系,缺乏吸引社会考生传承苏作非遗的政策保障、资金保障与产业发展平台,严重影响苏作非遗人才培养数量与规模。

(三)缺乏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是大师工作室运行管理重要的环节,是培养更多高素质苏作非遗人才手段之一。苏作非遗大师工作室缺乏对大师个人能力态度和以大师为领军人物的团队评价考核奖励制度,缺乏构建工作室建设、运行、激励等长效考核评价机制,缺乏大师工作室既定目标、培养过程、完成成果等考核机制,所以,探索市、校、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非遗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保障苏作非遗人才培养规模。

(四)缺乏理论系统研究

苏作非遗大师工作室是苏州非遗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但苏作非遗大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理论研究还处于含义、要素、定位、特征、意义等初级阶段,缺乏对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的案例研究与品牌管理等理论研究,缺乏苏作非遗专业性的保护理念和措施,缺乏苏作非遗文化理念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与危机意识与经营意识,存在对苏作非遗大师工作室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保护力度不够。着力解决上述问题,是加快苏作非遗大师工作室建设的保障。

三、苏作非遗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的探索

通过整合政、校、协、行等国内外资源,共建集“人才培养+项目制作+创意设计+交流推广”为一体的苏作非遗大师工作室,创新“政府支持,学院搭台,大师唱戏,多方共赢”等运行机制,探索现代学徒制苏作非遗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培养苏作非遗人才,助推苏作非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一)建立苏作非遗大师甄选机制,共建混编师资团队

秉承“保护、传承与创新”理念,围绕培养苏作非遗创新人才目标,借鉴国际上先进国家甄选非遗大师机制模式,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人才甄选引进保障机制,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甄选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甄选与引进苏作非遗技能在行业影响力的非遗大师,组建以他们姓名与非遗项目命名的工作室,建立校企互聘共用教师机制,完善校企双重教学管理体系,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混编师资团队[4]。同时,重视对苏作非遗大师的选拔与聘任,保证苏作非遗大师各方面素养和能力都能够满足工作室的正常运行,发挥苏作非遗大师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非遗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政府引导、学校搭台、大师唱戏、校企合作、共促发展”的苏作非遗大师工作室运行机制

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联手相关行业、苏作非遗大师,建构政府支持、学校主体、大师主导、行业参与、多方合作的多元合作机制。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大师治校、教授治学”等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创新集产、学、研一体的“政府引导、学校搭台、大师唱戏、校企合作、共促发展”的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新平台,细化校企和校校协同深度合作,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由大师主导、学院与企业共同参与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苏作非遗传承与创新[5]。

(三)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苏作非遗人才培养下的大师工作室发展规划与项目实施机制建设

坚持授艺与抢救、创新与融合相结合,传承和弘扬尊工崇能的理念,明确苏作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意义和作用,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手段,制定苏作非遗大师工作室建设全局规划、现代学徒制苏作非遗创新人才规模的规划,分步实施,由点到面,由部分到整体,保证其资金的来源和投入,通过联合招生招工、拜师等方式纳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创建集项目评审、成果转化、推广等项目实施机制,确保现代学徒制苏作非遗人才培养规模顺利实施。

(四)制定现代学徒制苏作非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师工作室运行管理制度

健全与完善苏作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岗位职责、年度计划、日常管理等各项制度,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会议制度、档案制度等各项日常管理规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年度带徒计划及阶段工作进度表,明确岗位及成员职责,共同制订招生招工、双导师制度、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等,明确工艺大师工作室目标方向、职责任务、管理模式、运行机制、配套保障措施等,构建集苏作非遗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等制度。

(五)完善大师工作室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建设

围绕苏作非遗人才培养,加强大师工作室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建设,通过非遗大师、企业专家、教务督导评价与工作室成员自评等多种考核方式,明确大师工作室组织结构岗位职责,实施定性或定量的方式对苏作非遗技能大师或是工作室成员进行激励,制定政府、学校有关部门对工作室创办人、成员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加强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专业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培养目标方面对领衔人考核,确定考核不合格者相关处理意见[6]。按照项目产出的要求,实行月季度定期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加大扶持力度,激发工作热情。完善大师工作室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建设,探索与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四、结语

总之,大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完善是保证现代学徒制苏作非遗人才培养重要手段,助推苏作非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强对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的研究,满足苏作非遗产业转型升级与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大师考核
大师剪我也剪
对话大师
基于知识的智能指挥决策运行机制及其支撑技术研究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航天院所科技委智库运行机制探讨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