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转变农村初中生厌学的对策

2021-10-18吴立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厌学初中生农村

吴立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日益健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日益加大。特别是在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国家先后实施了“贫三”、“义教”、“寄宿制”等项目,办学条件比以前明显改善,教育环境逐步好转。在如此好的形势下,在这“两基”攻坚的关键阶段,农村教育中却出现了一种令教育者十分担忧的现象,这就是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现象极为普遍,“辍学”学生数量近年来逐渐增多。鉴于此本文对农村初中生厌学情况的转变对策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厌学;转变对策

一、农村初中生厌学成因

1、自身因素

初中生在内心需求和行为方面是矛盾的,一方面觉得自己长大了、独立了、很勇敢,敢挑战权威、父母、甚至老师,就是我们常说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另一方面孩子也发现,自以为是的结果是经常把事情办砸,因此内心会自卑、恐惧,加上有些孩子个性敏感、内向、谨慎、追求完美,学习成绩出现变化后,意志力薄弱、抗挫折能力较低,心理压力过大,进而出现焦虑症状,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

2、家庭因素

亲子关系不和谐,父母关系不稳定等原因,导致孩子归属与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关爱、认可、包容与接纳,使得孩子产生恐惧、焦虑、逆反等负面情绪。为了宣泄情绪,旷课、逃学现象屡有发生,影响学习。

3、对学校产生抵触心理

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没有及时完成作业被老师点名批评后等因素,觉得“丢人”不想去学校;学科和内容增加后,孩子学习遇到了困难。这些因素就为“厌学”做了铺垫。孩子对学校产生了“抵触心理”后,家长只看到了孩子的“抵触心理”,可能孩子还未解释父母就开始训斥,让孩子既伤心又“恨”老师,从抵触学校转移到了对某个老师的“厌恶”,从而蔓延到对这一学科的“放弃”,最终放弃了学业,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也容易导致“厌学”。

二、农村初中生厌学转变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指引着教育行为,教育理念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要想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厌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得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为学生减轻学习的压力。

首先,合理安排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认识到应试教育带给学生的影响。要想保证孩子的学习质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适当地增加他们的活动时间。同时,家长也要配合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学习的时间,让孩子劳逸结合,使孩子对学习保持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探索学习知识的乐趣。川如果孩子无心学习,或者长时间学习难有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就不能逼着孩子做无用功。

其次,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作用。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灌输知识,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创新,发现知识的学习乐趣,才能真正使学生从学习知识的重负下解脱出来,从而快乐学,保持学习的兴趣。

最后,改变评价学生的方式。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评价,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以分数排名次、定性质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不应该片面地评价学生、定性学生。单纯地以分数和名次来评价学生,会打击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还会给他们造成心理问题,加深学生对的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多以肯定和鼓励式的评价为主,评价的指标应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阅读积累、口语表达等,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也会减轻成绩评价方式带给学生的压力。

2、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作为初中教师,要想通过教学把学生带出厌学的心理困境,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得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发现学习知识的乐趣和魅力。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学情,提问时,注意设计与学生能力相符的问题;多关注学生的作业,給他们写上鼓励的评语;多与学生交流,有意无意地给学生灌输“学习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等认知。这样,学生从心理上、情感上会慢慢信任教师,逐步尝试探索学习的乐趣,逐渐走出厌学的心理,真正喜欢上学习。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课文时,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课件上展现出这首诗词呈现出的美丽景象,或者以更加直观的视频形式给学生展示。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己运用多媒体的能力和素质,能结合课本知识和学生的兴趣特点,制作出学生感兴趣的课件,让学生能够在精美的课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发现知识的魅力,从而主动探索,用心去感受,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

其次,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很多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或是对学习比较厌烦,并不是不喜欢知识,而是不喜欢自己的教师。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注重自身教学素养的提升,包括教学语言的运用,如在教学中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教学策略的改变,如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教材,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排解学生的消极心理。此外,教师还应该从多种途径入手,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将好的经验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享受学习的乐趣。

最后,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实物道具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等等。只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需要,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就能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总之,学生厌学有着复杂的内因和外因,厌学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心理引导出发,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找出学生厌学的原因,对症下药,积极引导,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渐走出厌学的困境,逐渐爱上学习,努力学习,提高学习信心,增强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楚文全.农村初中生厌学原因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8,(12):33.

[2]李桃美,吴永江.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分析[J].读写算,2018,(33):152.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武林镇初级中学 537308

猜你喜欢

厌学初中生农村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