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1-10-18范磊

求知导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范磊

摘 要: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互动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设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入生活化案例,设计调研活动,从而优化地理教学,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和地理知识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8-0033-02

引 言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重要目标。教师应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创新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利用地理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从而实现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1]

一、采取互动教学模式,加深知识理解

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也可以让教师在互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并据此调整教学计划,提升教学效率[2]。所以,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增强教学反馈的实时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度理解知识点。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课时,教师可以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然后,教师提出“这样的人口增长情况会产生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问题,让学生对此进行小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实时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以免学生讨论偏离主题。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让各组派出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让其他学生对其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完善。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提升学生的地理区域认知水平

地理的基本单位是区域,而地理的基本认识方法是区域认知。教师应重视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让学生通过看图、读图、画图、分析图等方式加深对区域的认知,进而深度理解区域特征、差异等方面的知识[4]

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展现了东北地图、行政图、农副产品种植分布图、气温降水图等,提问:“为什么东北地区会大量种植水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剖析地图得知,东北地区水资源丰富,属于平原地区,降水量较充足,还是温带季风气候,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水稻生长,所以东北地区会大量种植水稻。

三、引入生活化案例辅助知识解读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尝试引入多样化的生活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头脑中有效构建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聯系,通过这种关联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吸收知识[5]。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时,可以广泛挖掘、收集有代表性的生活实例,并将这些生活例子进行加工整合,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初步学习认知。教师还可以根据生活实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就问题对相关知识进行相应的剖析、解读,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更深刻的学习印象,同时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6]

例如,在教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延伸,组织学生以“环保出行”为主题展开讨论。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并不陌生,这样具有生活色彩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出行方式与日常生活活动、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公交车出行与私家车出行的利弊进行具体分析,形成明确的思路。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后,学生会认识到为什么选择公交出行对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更有益处。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主题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选择公交车或自行车,减少环境污染,助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这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设计调研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既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践技能[7]。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地理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进行外界考察和研究的机会。学生进行独立调研,首先要利用多种渠道收集原始数据,以获取尽可能多的调查信息,然后使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以得出正确结论,这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如果是有一定难度的调研项目,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这能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8]

例如,在进行“学会小区域调查”活动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活动主题为学生选定一个调研方向,如让学生在课下了解学校周边社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为每个组员分配明确的调研任务。学生在开展调研工作时不仅要走访小区,和居民交流,了解其基本的用水情况,还要走访周边的相关单位和机构,以获得更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信息。经过本次调研活动,学生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有了更全面、系统的认知。学生发现,水资源在不少地方是较为短缺的,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这样的调研活动不仅增强了地理学习的趣味性,还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收获和启发。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教学主题,设计由学生自主展开的调研活动,让学生有更多实质性的学习收获,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