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柏县杂交籼稻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

2021-10-18李玮

新农民 2021年27期
关键词:田块稻瘟病水稻

李玮

摘要:在粮食作物中,水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产量高而较稳,适应性较强,稻米食味好,营养价值高,被许多国人喜爱。近年来,在当地水稻种植过程中,发现有些病虫害有加重趋势,以至于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为保障水稻生产安全,为此总结一些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知识,以做参考。

关键词:籼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桐柏县位于桐柏山脉,是千里淮河发源地,‘七山一水二分田是桐柏的自然特点。桐柏县栽培水稻历史悠久。水稻是桐柏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保持1.67万hm2左右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占主导地位。2020年桐柏县种植水稻面积

1.682万hm2,平均单产504.7kg。我县常年危害水稻较严重的是稻瘟病,青立病、二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其中青立病、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趋势严重。

近几年来,桐柏县水稻三诱技术、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迅速发展,实验示范面积,以及应用面积逐年扩大。通过示范引导,开展粮食作物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达水稻1.07万hm2。

1  防控要求

以服务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同时运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等手段,达到安全控制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以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均要达到40%以上,力爭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控制病虫损失率在5%以内。

2  防控策略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绿色为本,统防增收。选用抗病新品种、建立良好稻田生态系统、增强稻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绿色防控、科学用药技术控制病虫危害,加快绿色防控、专业化防治服务的发展,以利于水稻生产高质量发展。

3  防控重点

桐柏县属于长江中下游豫南稻区,稻纵卷叶螟、青立病、稻飞虱、二化螟等要重点防治,加重关注条纹叶枯病、大螟。

4  桐柏县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4.1  生态调控技术

(1)筛选并选用抗病水稻新品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筛选并选用具有抗病性的水稻新品种,避免引进高感易染病品种。高度注意当地稻瘟病等病害的发展变化。

(2)运用多种农业措施 。铲除田边杂草、收获整田时打捞菌核、种子消毒、育秧床使用杀菌剂处理培养土、带药移栽等方法,降低害虫基数和减少病害的侵染源。翻耕灌水灭蛹技术。4月上中旬,是螟虫化蛹期,冬闲田统一进行深耕,灌水淹没稻桩6~10d,可以杀死90%以上的螟蛹,有效降低虫源基数;

(3)田间科学管理,合理施肥。施肥要遵循:①首先选用农家肥等绿色肥料。增施腐熟有机肥,既可以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又可以降低有毒物质的活性,②根据水稻生长特点、肥力来确定施肥量。穗肥要根据田地肥力和当时秧苗情况来决定,主要以复合肥、钾肥为主,一般667m2施复合肥8kg或硫酸钾8kg;合理灌水,湿润管理,积累有效分蘖,提高成穗率;晒田也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2  生物防治技术

稻鸭共作生态农业。在水稻移栽7~10d开始分蘖时,将15~20日龄小鸭放入田中,放鸭10~20只/667m2;7月中旬到8月初是水稻抽穗期,为避免鸭子啃食水稻穗造成产量降低,从抽穗期开始,鸭子不能在稻田里放养。通过鸭子的放养活动,又可以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等的危害。

4.3  理化诱控技术

(1)杀虫灯诱杀技术。就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来进行诱杀。属于物理防治。一般在5月装灯,9月撤灯。灯光引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害虫时,每2hm2或3.33hm2稻田安装1盏/667m2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的过程,节能环保无污染。

(2)昆虫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属于生物防治方法,是由昆虫特有腺体分泌到身体外,并且能影响别的昆虫的生理和行为的化学物质。其中研究使用较多的有:性信息素、利它素等。从6月初开始,大面积集中使用性信息素,通过干扰昆虫的交配、产卵等行为,减轻病虫危害。诱杀使用的挥散芯(诱芯),平均每亩放置1套,达到防治的目的。

4.4  科学用药技术

推广低毒高效环保农药和低毒低残留高效生物农药,如三环唑、戊唑醇、甲基硫菌灵、戊唑酮、咪鲜胺等,有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5  水稻病虫防治技术

5.1  青立病

水稻开花不结实,叫青立病。水稻灌浆期,由于病穗没有授粉,无法灌浆结实,症状为:有的稻株不能孕穗;有的不抽穗;已抽穗的不结实,能结仅是小青颗。防治方法:(1)增施腐熟有机肥,整地时20kg/667m2生石灰,来调节土壤酸度。(2)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施肥。经观察实验表明,在稻麦两熟区用井水灌溉的田块,补施锌肥和硼肥做基肥,再更换新品种,基本防止青立病的发生。(3)科学用水,节水灌溉。农田排灌设施要配套,做到要灌能灌,要排能排;前期浅灌,分蘖末期适度晒田,湿润管理。(4)尽量避开高温。7 月下旬~8月上旬,田块正处于孕穗阶段,高温干旱会对幼穗造成伤害,要灌深水以避开高温。

5.2  恶苗病

又可以叫做徒长病,全国各地稻区都有可能发生。病菌附着稻种上,随着长大的秧苗,病菌侵入,导致秧苗徒长而死亡。恶苗病发生轻重与初次侵菌源多少有关系,也受品种抗病性、管理水平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综合防治方法:(1)建立无病田块,选用不带病种子(2)种子消毒处理 :催芽前应将种子消毒,大力推广三环唑浸秧技术(3)处理带病稻草:病稻草尽量做燃料或毁掉(4)处理病株:秧苗期拔草,中耕拔掉病株,并将病株带出田块或者集中处理。

5.3  纹枯病

农民也叫烂脚病,花脚病,是水稻上一种重要的、普遍的常发性病害。一般在分蘖末期开始发生,从孕穗期到抽穗期发生纹枯病最重。栽种过密,或者通风差,过量施用氮肥,积水湿度大的稻田,病情发生最重。综合防治方法:(1)前期打捞菌核行为,减少菌源的整体数量。稻田整好后,将浪渣打捞干净,并将深埋或烧毁。(2)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合理密植。不过多或过迟追施氮肥;增施磷钾肥。(3)药剂防治:每季水稻应防治2次,分蘖末期至孕穗初期,当纹枯病丛率达到20%以上防第1次,过7~10d后防第2次。用2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75g/667m2加30%爱苗15~20ml/667m2,兑水30kg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多菌灵、三唑酮乳油等。

猜你喜欢

田块稻瘟病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浅析水稻稻瘟病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啤酒大麦科学施肥保品质
1月粮油作物农事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