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的实证研究

2021-10-18朱红根宋成校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父代子代代际

朱红根,宋成校

(1.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财经大学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中始终具有稳定的主导地位,发挥着基础性作用[1],并逐渐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重点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明确将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①详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http://www.moa.gov.cn/gk/tzgg_1/tz/202003/t20200306_6338371.htm.。这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的优化调整以及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保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发展家庭农场也是现阶段解决“谁来种地”难题的现实选择[3]。然而,从更长期来看,大多数农村家庭子女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4],“谁来持续或继承种地”成为中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又一难题。因此,家庭农业经营者如何促使子代继承农业成为当前主要问题[5]。

由于农业代际传递问题较为复杂[6],国内关于农业经营代际传承的定量研究较少[7],更多的学者以家族企业为对象,研究企业的代际传递行为[8-12],鲜有文献涉及家庭农场的代际传递[13]。学术界目前关于家庭农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农场的创业绩效或者创业获得感[14-18]、家庭农场的适度经营规模[19-22]、土地流转与家庭农场发展的关系[23-25]、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26]以及家庭农场发展的困境与路径[27]等。

少数学者尝试研究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的相关议题。例如,郜亮亮和杜志雄[28]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农场主经营农场的差异性,但并未考虑家庭农场内部父代与子代的代际传递关系。胡威和谢云[29]研究家庭农场关于农业产业链延伸意愿的代际差异。钱龙和杜志雄[13]认为农地租约期限或者经营权稳定性对家庭农场的代际传递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有一些学者针对农业生产的经营代际传递进行相关研究。例如,朱红根等[30]率先将代际传递理论引入农户农业生产行为分析,考察农户稻作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的影响因素。黄季焜和靳少泽[31]通过对农户两代人的就业调查,分析父母与其子女在当前实际就业和未来5年预期就业差异,以此来探讨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孔德帅等[32]进一步研究发现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总体较弱,仅有34.0%的牧民明确表示愿意子女继续从事草原畜牧业经营。周利平和翁贞林[33]研究发现,新农保对农户农业经营代际传承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与此相比,国外学者对家庭农场代际传递的相关研究开展较早。例如,Wheeler等[34]研究发现家庭农场的代际传递与当前和未来的农场管理正相关,家庭农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代际传递[35]。Kimhi等[36]发现代际传递可以促进家庭农场在农场规模和生产强度方面的扩大。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更加注重效率与资源配置,专业化水平与市场参与度更高,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经营目标。相对于辛苦劳作、收入不高的传统小农户,家庭农场主显然更有吸引力,吸引年轻人投身农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13]。因此,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经营代际传递,家庭农场在代际传递方面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关系到农业的持续发展与现代化转型。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的理论分析

1.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的数理分析 首先考虑三个基本假设:一是假设所有经济主体i都是理性决策者,以追求自身经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子代是否继承父代经营家庭农场主要取决于预期经济利润,即动力来源于预期收益与机会成本孰高[37]。二是假设家庭农场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形式:F=f(θ,L,K)=Lθ1Kθ2,L表示劳动要素投入,K表示资本要素投入;θ为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0<θ1<1,0<θ2<1,且θ1+θ2=1。三是假设子代经营农场面临的风险系数为γ。综上,设定子代经营农场的预期经济利润为:

式(1)中,Pe为农场农产品的预期销售价格,C表示成本(包括正常利润)。

接着考虑父代行为,假设父代经营家庭农场用S表示(或以S表示经营水平)。一方面,父代经营家庭农场意味着其农业经营管理技能与经验相对丰富,这种能力无形中会传递给子代,提高子代继承父业的概率以及经营收益;并且,随着父代经营水平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会更显著,以b(S)表示促进程度,00。另一方面,经营家庭农场仍属于农业活动,农民自身资本禀赋与素质能力相对低一些,且许多农民希望子代从事更高层次的职业而非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起到抑制作用;但随着父代经营水平的提高,其能力、资本或财富等不断积累,这种抑制作用会降低,以n(S)表示这种抑制程度,0

考虑上述情况,子代继承父代从事农场经营的预期收益调整为:

求上述预期经利润的一阶优化条件可得:

根据一阶条件可以判断,父代经营家庭农场与子代继承农场经营获得的经济利润正相关,从而提高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概率。

2.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的内在机制分析 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的内在机制可以从无形资本、风险偏好与制度激励三方面进行阐释。一方面,知识技能、文化传统、习惯观念、人际关系等无形资本对中国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具有重要意义[38],这些无形资本对子代职业选择存在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父代将这些资本无形中传递给子代,提升子代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竞争力,子代从事农场经营能够较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因此,农业家庭经营这种内部继承的总成本较低,子代更有可能继承家庭经营形态[39]。

另一方面,个体的风险偏好在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的过程中占据较高权重。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家庭中父代与子代风险偏好具有较多的相似性,父代风险偏好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子代的风险态度[40],而且随着子代年龄的增加,风险偏好与父代逐渐接近[41]。父代开创家庭农场经营活动本质上是属于创业,意味着父代属于典型的风险偏好型,因而子代属于风险偏好型的可能性较高,更加倾向于作出相对高风险与高收益的选择,提升子代继承农场经营活动的概率。

制度激励对农场经营代际传递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政府开展的人才培训和政府补贴有助于农场主子女成为职业代际传递对象[42],并且,农业政策的激励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家庭农场经营的客观风险,对子代继承农场经营活动存在积极效应。另外,由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周期性与复杂性,并且农村子代对农业生产经营的熟悉程度低于父代,在经营行业方面可能相对保守。基于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说:

H1a:父代经营家庭农场会显著地促进子代从事农场经营活动;

H1b:家庭农场经营业行业表现出较强的代际传递性。

(二)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性的差异性分析

1.不同土地规模对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的影响 土地除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外,还具备一种保障功能,或视为额外收益,记为R(A);且随着土地要素投入增加,额外收益是递增的,即R'(A)>0。同时,在家庭农场的持续经营过程中,土地价值也会不断提高。假设父代经营农场对土地收益有一种乘数效应,即土地额外收益记为λR(A),且λ=λ(S),λ'(S)>0,λ>0(假设λ为正即可,具体数值取决于父代经营行为或经营绩效等相关因素)。因此,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预期经济利润为:

求上述预期经济利润的一阶优化条件可得:

从其影响机制来看,一方面,家庭农场随着规模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农场子代可能在未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就参与到农场生产经营活动中,并积累一定的农业生产经营经验与技能,且由于“同群效应”以及“示范效应”,子代在职业选择方面倾向于从事农场生产经营。另一方面,根据Burton等[43]研究,农场规模扩大通常意味着更高的经济效益,这是保障代际传递稳定与效率的重要因素。更高的经济效益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存在一种正向激励。基于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说:

H2a:随着土地规模的扩大,父代经营农场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促进作用会提高。

2.不同人力资本水平对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的影响 假设式(4)中的成本主要是指正常利润,即子代从事其他职业所获收益;并假设子代能够获得的正常利润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H,即C=H。子代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父代传递c与后天教育e,即H=H(c,e)。其中,由于父代传递给子代的人力资本越多,子代的人力资本则越高,即H'c>0;而且,c=c(S,δ),意味着父代传递给子代的人力资本取决于父代经营农场行为S以及其他行为δ。由于父代经营农场意味着其能力、素质等人力资本相对较高,从而传递给子代的人力资本也相对较高,因此,c'(S)>0。基于此,子代从事农场经营能够获取的预期经济利润改写为:

对式(6)求一阶条件可得:

在作用机制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较高的教育程度能够促进职业代际流动,减弱代际继承状况[44-45],而教育程度可以有效地衡量人力资本,即较高的人力资本会增强职业的代际流动性。这意味着人力资本的增加会促使子代作出其他选择而非继承父代从事农场经营。这是因为人力资本较高反映其综合能力加强、在信息经济下面临的不对称性更低,能够获取较多的职业选择信息与技能学习机会,因而农场子代可能选择相对“体面”与“高层次”的职业。据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说:

H2b:随着人力资本的提高,父代经营农场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促进作用会降低。

另外,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父代经营农场存在不同方式,区分为4种模式: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父母共同经营农场、父亲经营农场、母亲经营农场。每种模式下模型中的b(S)、n(S)、λ(S)与c(S)的大小可能存在差异,但符号与取值范围不变,因此,不同模式下父代经营农场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促进程度存在差异。基于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说:

H3: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父母共同经营农场、父亲经营农场、母亲经营农场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影响存在差异。

三、数据来源、模型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团队2017年对全国主要省份家庭农场的抽样调查。本次抽样调查以问卷访谈的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2 070份,收回有效问卷1 742份,样本有效率达到84.2%。为了保证样本的典型性与代表性,经过对数据的多轮筛选与比对,选取其中1 334个家庭农场作为样本数据。

根据样本可知,在父代经营家庭农场①父亲经营农场的样本中已剔除包含母亲经营农场的样本,母亲经营农场的样本中已剔除包含父亲经营农场的样本。方面: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的样本数量为848个,比例为66.7%;父母共同经营农场的样本数量为510个,比例为38.1%;父亲经营农场的样本数量为418个,比例为31.3%;而母亲经营农场的样本数量为203个,比例为15.2%。另外,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样本数量为893个,比例为66.7%。在家庭人均受教育年限方面:815个(61.1%)样本其家庭人均受教育年限在9年及以下;518个(38.9%)样本其家庭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9年。在农场土地规模方面:856个(64.2%)农场的土地规模在6.67公顷及以下;478个(35.8%)农场的土地规模超过6.67公顷。

(二)模型选择

式(8)中,∧(⋅)为logistics函数,pi代表子代从事农场经营活动的概率。

考虑到边际效应,解释变量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边际效应为:

2.父代经营行业对子代经营行业的影响 令z表示家庭农场经营行业,将种植业、林木业、养殖业、水产业、种养业以及其他行业,分别赋值2、3、4、5、6、7;以父代未经营农场为参照组,并赋值为1,且令参照组系数β1=0。

参照周敏慧等[46]的研究,将计量模型设定为如下形式:

式(10)中,j代表解释变量的个数。

由于以父代未经营农场的样本作为对照组,并假设家庭农场父代经营行业与子代经营行业之间存在较强的代际传递性,即父代对子代的边际效应为正数。因此:

在控制变量方面,Lee等[47]以及Folmer等[48]等学者研究发现: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均对其农业生产经营代际传递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据此,在充分考虑农村现实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年龄、年龄平方项、受教育程度、非农工作经历、婚姻、是否拥有农业技术、家庭抚养人数、土地规模作为控制变量。

(三)描述性统计

1.变量描述性统计 根据表1可知,子代从事农场经营变量的样本均值为0.667 9,表明样本中半数以上的子代从事家庭农场经营活动。

变量名称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父母共同经营农场父亲经营农场母亲经营农场均值0.667 9 0.635 7 0.382 3 0.694 9 0.534 5标准差0.470 9 0.481 4 0.486 1 0.460 6 0.499 0最大值最小值父母至少一方经营行业2.209 1 2.042 8父母共同经营行业0.622 1 1.333 3父亲经营行业1.796 9 2.058 0母亲经营行业1.466 3 1.843 9子代经营行业1.129 7 1.785 7年龄年龄的平方项31.031 1 029.6 8.164 2 559.0 8 11 1 1 1 6 6 6 6 6 5 0 00 0 0 0 0 0 0 0 0 1 8定义与赋值从事农场经营=1;未从事农场经营=0父母至少一人经营农场=1;其他=0父母双方共同经营农场=1;其他=0父亲经营农场而母亲不参与=1;其他=0母亲经营农场而父亲不参与=1;其他=0未经营农场=0;种植业=1;林木业=2;养殖业=3;水产业=4;种养业=5;其他行业=6未经营农场=0;种植业=1;林木业=2;养殖业=3;水产业=4;种养业=5;其他行业=6未经营农场=0;种植业=1;林木业=2;养殖业=3;水产业=4;种养业=5;其他行业=6未经营农场=0;种植业=1;林木业=2;养殖业=3;水产业=4;种养业=5;其他行业=6未经营农场=0;种植业=1;林木业=2;养殖业=3;水产业=4;种养业=5;其他行业=6子代的实际年龄/岁子代实际年龄的平方项未上过学=1;小学=2;初中=3;高中或中专=4;大专及以上=5拥有外出非农工作经历=1;没有=0子代已婚=1;未婚=0子代接受过专门的农业技术培训=1;没有=0家庭老年人数与儿童人数之和/人家庭自有的、拥有使用权的亲戚朋友等的土地、土地流转获得的土地面积值的对数2 500 324受教育程度3.392 1 0.857 4非农工作经历婚姻状况是否拥有农业技术家庭抚养人数0.206 1 0.646 2 0.274 4 0.984 3 0.404 7 0.478 3 0.446 4 0.991 6 51 1 1 5 10 0 0 0土地规模3.875 9 1.638 9 9.878 1 1.609 4

2.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性的统计判断 根据表2可知:(1)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样本中,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比例为68%;但是父母双方均未经营农场样本中,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比例下降至64.6%,降低幅度较小(3.4%)。(2)父母共同经营农场样本中,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比例为73.7%;而父母未共同经营农场样本中,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比例为62.5%,下降幅度为11.2%。(3)在父亲经营农场样本与父亲未经营农场样本中,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比例差异较大,两者相差26.1%。(4)在母亲经营农场样本与母亲未经营农场样本中,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比例差异较小,两者相差仅为3.2%。因此,可以初步判断:父代经营农场能够促进子代从事农场经营,且在不同经营模式下,这种促进程度存在差异:父亲经营农场>父母共同经营农场>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母亲经营农场。H1a与H3得到初步验证。

进一步地,按照农场土地面积1将样本划分为小规模农场和大规模农场,定义土地面积在6.67公顷及以下为小规模农场;土地面积在6.67公顷以上为大规模农场。可以发现:父母共同经营农场与父亲经营农场样本的组间差异相对较大,且在大规模农场中差异值更大;而其他两组中,小规模农场的组间差异值大于大规模农场,但数值相对较小。综合而言,土地规模越大,父代经营农场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促进作用更强。H2a得到初步验证。

另外,考虑到家庭不同人力资本水平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借鉴王卫东等[49]的做法,以受教育年限为9年作为分界线,将家庭人均受教育年限在9年及以下定义为低人力资本家庭,9年以上定义为高人力资本家庭。根据表1可知,在4种模式下,低人力资本家庭的组间差异值大于高人力资本家庭,意味着在低人力资本家庭中,父代经营农场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影响更大。H2b得到初步验证。

按土地规模分组父代经营农场模式全样本/%(1)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2)父母双方均未经营农场(1)-(2)(3)父母共同经营农场(4)父母未共同经营农场(3)-(4)(5)父亲经营农场(6)父亲未经营农场(5)-(6)(7)母亲经营农场(8)母亲未经营农场(7)-(8)68.0 64.6 3.4 73.7 62.5 11.2 74.6 48.5 26.1 51.7 48.5 3.2小规模/%66.6 61.0 5.6 69.4 61.7 7.7 71.1 51.3 19.8 53.9 48.9 5.0大规模/%71.3 70.5 0.8 80.1 64.0 16.1 78.9 47.1 31.8 46.8 44.7 2.1按人力资本分组低人力资本/%67.3 60.9 6.4 72.3 60.9 11.4 75.6 50.0 25.6 53.0 47.3 5.7高人力资本/%68.5 66.6 1.9 74.6 63.5 11.1 71.7 50.3 21.4 50.8 49.2 1.6

3.家庭农场经营行业的代际传递性统计特征 由于家庭农场存在多种经营行业,进一步考察家庭农场父代经营行业与子代经营行业的关系。在借鉴郭熙保和冷成英[50]以及张朝华[51]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家庭农场现实特征,将家庭农场经营行业分为6种:种植业、林木业、养殖业、水产业、种养业以及其他行业①本文将以观光、教育、体验等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互动参与式的家庭农场定义为经营其他行业。。

根据表3可知:家庭农场父代经营种植业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种养业,而经营其他行业的比例相对较低。子代呈现相似的特征,以经营种植业与种养业为主。

经营农场模式父母至少一方经营行业父母共同经营行业父亲经营行业母亲经营行业子代经营行业种植业/%36.9 16.5 26.5 27.8 21.9林木业/%6.7 0.5 5.3 2.9 3.4养殖业/%4.3 4.3 4.3 9.0 3.4水产业/%2.1 0.1 2.0 0.2 1.0种养业/%24.9 5.9 20.1 15.4 10.9其他行业/%3.9 0.2 2.4 1.1 2.4未经营农场/%20.8 72.3 38.1 43.2 56.6

变量名称子代经营行业比例/%种植业林木业养殖业水产业种养业其他行业种植业/%34.8 13.3 10.3 0 14.9 16.9林木业/%1.8 16.6 5.1 10.3 3.2 0养殖业/%1.6 2.2 39.6 0 0.5 0水产业/%0.2 1.1 0 24.1 00种养业/%3.6 7.7 0 3.4 21.5 9.4其他行业/%1.8 0 1.7 0 3.2 9.4未经营农场/%56.0 58.5 43.1 62.0 56.2 64.1

四、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的实证检验及其差异性分析

模型(1)~模型(4)分别代表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父母共同经营农场、父亲经营农场以及母亲经营农场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影响。据表5可以发现: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父母共同经营农场、父亲经营农场、母亲经营农场分别可以使子代从事农场经营活动的概率提高2.21%、10.82%、23.59%、3.3%。其中,模型(1)~模型(3)的边际效应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而母亲经营农场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总体来看,父代经营农场可以促进子代从事农场经营,不同模式下的促进程度存在差异,其大小顺序为父亲经营农场>父母共同经营农场>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母亲经营农场。这与表1统计分析所得结论一致,H1a与H3得到验证。

根据前文理论分析可知:这种传递性是受到父代无形资本、风险偏好以及制度激励的综合影响。父代可以为子代提供帮助[52]以及所需要的物质资源[53];农场子代受父代风险态度的影响,往往属于风险偏好型个体,选择稳定性职业的可能性较低;而且当前政策与制度给予了支持与保障措施,激励家庭农场子代从事农场经营活动。

模型中控制变量的结果表明(以模型(1)为基准结果):子代年龄与从事农场经营活动大致存在一种倒“U”型关系,即随着子代年龄的增长,从事农场经营活动的可能性会提高;但是当子代年龄超过一定阈值,年龄的继续增加会降低子代从事农场经营活动的概率。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子代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得到相应的提升,而且富有挑战精神与创新精神,从事农场经营能够获取更大效益;但是,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长,其精力不断下降,应对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降低[54],从事农场经营活动并不能带来很好的效益。很多学者采用受教育程度来度量人资本状况[55],这是影响子代是否从事农场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与子代从事农场经营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与视野相对更开阔,倾向于从事非农工作、追求城市的高品质生活,而从事农场经营活动的意愿相对较低。

拥有非农工作经历与从事农场经营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子代拥有外出工作经历会降低其从事农场经营的可能性,但这种关系并不显著。可能的原因在于,子代外出从事非农职业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更好的生活品质、更低的风险,而子代一旦体会到这些优势,更有可能继续从事非农工作,而不愿从事农场经营。

拥有农业技术与从事农场经营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即子代拥有农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其从事农场经营。这是由于子代拥有农业技术对其从事农业相关生产经营活动更具优势,从而能够提高其从事农场经营的概率。

子代婚姻以及家庭抚养人数可以衡量家庭负担,这两个变量与子代从事农场经营负相关,即家庭负担越大,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可能性越小。原因在于:家负担较大的子代面临更多的生活压力与物质需求,家庭结构也更为脆弱[56],需要以最低的风险获取较高的、稳定的收入。如果从事农场经营面临较大风险且收益较慢,从而降低其从事农场经营的概率。

家庭农场土地规模与子代从事农场经营存在正相关关系。可能是由于土地规模较大,需要更多的家庭劳动力进行生产经营,子代被迫选择从事农场经营;同时,土地规模较大说明农业经营绩效较好,能够吸引子代从事农场经营。而这也与本文的理论模型部分相吻合。

变量名称模型(1)系数1.028 9***(0.125 6)边际效应0.022 1***(0.023 5)模型(2)系数边际效应模型(3)系数边际效应模型(4)系数边际效应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父母共同经营农场0.502 2***(0.125 7)0.108 2***(0.026 5)父亲经营农场1.155 7***(0.183 6)0.235 9***(0.032 8)母亲经营农场年龄年龄的平方项受教育程度非农工作经历是否拥有农业技术婚姻状况家庭抚养人数土地规模0.135 8**(0.056 3)-0.001 8**(0.000 8)-0.196 9**(0.078 1)-0.144 2(0.152 3)0.140 2(0.134 3)-0.316 4*(0.163 7)-0.047 5(0.077 4)0.048 6(0.037 7)-1.562 8*(0.959 2)0.053 1 1 334 0.028 1**(0.011 5)-0.000 4**(0.000 2)-0.040 7**(0.016 0)-0.029 8(0.031 4)0.029 0(0.027 7)-0.065 4*(0.033 7)-0.009 8(0.016 0)0.010 0(0.007 8)0.114 1**(0.055 2)-0.001 4*(0.000 8)-0.192 8**(0.076 2)-0.180 0(0.149 1)0.111 1(0.131 7)-0.355 4**(0.160 4)-0.031 3(0.075 6)0.067 4*(0.036 5)-0.795 2(0.934 9)0.023 0 1 334 0.024 6**(0.011 8)-0.000 3*(0.000 2)-0.041 5**(0.016 3)-0.038 8(0.032 1)0.023 9(0.028 3)-0.076 6**(0.034 3)-0.006 7(0.016 3)0.014 5*(0.007 8)0.188 4**(0.082 1)-0.002 3**(0.001 1)-0.167 2(0.114 1)-0.071 0(0.233 8)0.369 5*(0.195 5)-0.438 0*(0.251 6)-0.101 7(0.109 4)0.052 2(0.047 5)-2.599 6*(1.419 2)0.070 5 624 0.038 5**(0.016 5)-0.000 5**(0.000 2)-0.034 1(0.023 2)-0.014 5(0.047 7)0.075 2*(0.039 5)-0.089 4*(0.050 9)-0.020 8(0.022 3)0.010 7(0.009 7)0.134 1(0.205 3)0.173 7*(0.105 5)-0.002 3(0.001 5)-0.092 9(0.136 9)0.017 6(0.253 5)0.034 8(0.227 0)-0.461 4*(0.282 6)-0.071 8(0.137 1)-0.071 6(0.062 8)-2.142 2(1.763 7)0.010 6 409 0.033 0(0.050 5)0.042 8*(0.025 6)-0.000 6*(0.000 4)-0.022 9(0.003 7)0.004 3(0.062 4)0.008 6(0.055 9)-0.113 7*(0.068 7)-0.017 7(0.033 7)-0.017 7(0.015 4)常数项伪决定系数观测值/n

(二)异质性分析①限于篇幅,本部分实证结果省略汇报,感兴趣的读者可联系作者索取。

1.基于家庭农场规模视角的异质性分析 实证结果发现:(1)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在组中的差异较大,但均不显著。(2)对于父母共同经营农场以及父亲经营农场,其农场规模越大,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可能性越高。(3)母亲经营农场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影响在大规模农场中相对较高,但不显著。综合考虑显著性水平以及边际效应大小,本文认为扩大农场规模,父代经营农场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促进作用越高。H2a得到验证。

2.基于人力资本水平视角的异质性分析 实证结果发现:(1)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在低人力资本家庭中,其边际效应低于高人力资本家庭,但显著性更强。(2)低人力资本家庭中父母共同经营农场或者父亲经营农场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影响更高,且显著。(3)低人力资本家庭中母亲经营农场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影响低于高人力资本家庭,但这种关系并不显著。

综合考虑边际效应大小以及显著性水平,认为低人力资本家庭中,父代经营农场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促进作用相对更高。除理论部分的解释外,这也可能是由于农村地区人力资本较高的家庭,其对子代的要求相对更高,希望子代能够脱离农村,从事更为高端、体面的职业。H2b得到验证。

(三)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的行业偏好①限于篇幅,本文仅展示并分析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样本中父代经营行业对子代经营行业的影响。其他3种模式与此结果类似。

根据表6可以发现:(1)父代经营种植业,会使子代经营种植业的可能性提高20.7%,但对子代经营水产业以及种养业存在显著的负效应。(2)父代经营林木业,可以显著地促进(6.89%)子代经营林木业。(3)父代经营养殖业,能够使子代经营养殖业的可能性提高22.24%,但会对子代经营水产业与种养业存在显著的负作用。(4)父代经营水产业,会使子代经营水产业的概率提高25.29%,但对经营林木业除外的行业存在显著的负效应。(5)父代经营种养业,子代经营种养业的可能性提高12.51%,但子代经营养殖业与水产业的可能性分别降低2.62%、1.74%。

变量名称子代经营行业种植业0.207 1***(0.029 3)-0.004 7(0.043 1)-0.013 5(0.054 6)-0.148 5***(0.020 7)-0.003 6(0.028 2)0.023 8(0.055 5)0.211 1种植业林木业养殖业水产业种养业其他行业林木业-0.013 5(0.011 6)0.068 9*(0.042 6)0.033 3(0.039 0)0.072 9(0.055 1)0.004 9(0.015 1)-0.033 7***(0.009 4)养殖业-0.015 2(0.012 5)-0.017 2(0.016 0)0.222 4***(0.058 7)-0.034 3***(0.010 5)-0.026 2**(0.012 0)-0.034 3***(0.010 5)水产业-0.015 5*(0.008 4)0.004 5(0.022 7)-0.017 4**(0.008 1)0.252 9***(0.068 7)-0.017 4**(0.008 1)-0.017 4**(0.008 1)种养业-0.062 5***(0.018 8)0.040 8(0.028 8)-0.101 6***(0.016 4)-0.066 0*(0.038 2)0.125 1***(0.028 4)0.012 3(0.049 2)其他行业0.000 7(0.009 9)-0.019 2***(0.007 3)-0.001 4(0.020 0)-0.019 2***(0.007 3)0.017 5(0.013 6)0.097 0**(0.047 7)伪决定系数

总体而言,家庭农场经营行业表现出很强的代际传递性,即家庭农场父代经营行业与子代经营行业整体差异不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家庭农场在代际传递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经营创新精神,子代更希望继承父代的经营成果,而不愿主动去创新经营模式、涉足新行业。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家庭农场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与计量模型,检验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性以及经营行业的代际传递性问题。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父代经营农场能够显著地促进子代从事农场经营活动,父代不同的经营模式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活动的促进作用大小顺序为:父亲经营农场>父母共同经营农场>父母至少一方经营农场>母亲经营农场。第二,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性存在差异,低人力资本家庭农场的经营代际传递性强于高人力资本家庭农场,大规模家庭农场的经营代际传递性高于小规模家庭农场。第三,家庭农场经营行业存在较强的代际传递性,即父代与子代经营行业之间相似度较高。第四,子代受教育程度、子代婚姻会显著地抑制其从事农场经营;而子代年龄与其从事农场经营的可能性大致存在一种倒“U”型关系。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充分考虑家庭农场子代的现实诉求。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家庭农场子代不愿从事农场经营,这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活质量、农民整体素养、教育质量等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吸引家庭农场子代继承农场经营需要充分考虑子代的现实诉求,从根本点出发。要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及其与城市的均衡发展。从教育、养老、医疗、环境等多方面加快农村地区与城市的接轨,这是吸引农场子代继承农场经营或者高素质农业人才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根本所在。

第二,注重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过程中的差异性。父亲经营农场对子代从事农场经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父母共同经营农场对其影响程度。因此,应当更多地动员男性农场主将其经验技术等传递给子代,引导其子代理性、客观地看待农场经营或者其他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此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年轻的内生动力。

第三,关注家庭农场经营代际传递过程的异质性问题。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快土地流转,以更大的土地规模直接或间接地吸引家庭农场子代从事农场经营活动。另一方面,针对人力资本较低的家庭,为其提供更多的免费技术服务于技术支持;而对人力资本较高的家庭,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转变其传统观念,动员家庭农场子代从事农场经营。

第四,注重家庭农场经营类型的创新与发展。代际传递过程中是家庭农场实现模式创新与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子代往往比父代更具有创造力,对新型经营模式内涵拥有更深的理解。因此,在代际传递过程中政府可以安排相关专家,或组织家庭农场子代外出参观更多的新型经营模式,促进其经营类型与经营模式创新,实现家庭农场的创新式发展与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父代子代代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子代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孕前肥胖、孕期增重过度与子代健康
延迟退休决策对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传递机制
新冠疫情期间增加了父代体育人口吗?
——基于反向社会化理论的实证研究
盐胁迫下苜蓿父代与子一代种子萌发研究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针对旅行商问题的改进循环交叉算子遗传算法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