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激适应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应激状况的影响

2021-10-18王乾宋军红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0期
关键词:负性手术室心率

王乾,宋军红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洁净手术部,河南 郑州450016)

临床研究[1]表明,手术虽然是治疗部分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手术治疗效果与手术室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会存在创伤应激源,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另外患者一般会对手术治疗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常会担心手术带来的疼痛、疗效、康复等问题,从而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2]。有研究[3]表明,负性情绪、应激反应均会对手术的顺利进行产生一定影响。应激适应理论是人们对某种压力的紧张反应过程,选择一系列应对行为进而调整适应环境或生存的能力[4]。本研究探讨基于应激适应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应激状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18周岁患者;②意识清楚、无交流障碍患者;③符合相关手术标准及指征。排除标准:①意识模糊患者;②术前存在心、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③合并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 (43.8±6.2)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43.1±5.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即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前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积极协助医生开展相关手术事项,指导患者体位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应激适应理论下的护理干预:①基于应激适应理论,检查手术室患者的不良反应、负性情绪、对疾病的担心等应激源。②由和蔼可亲、手术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介绍手术流程及手术目的,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相关疾病问题,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树立患者积极治疗的信心,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③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并指导患者术中保持合适体位,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积极准备术中所需相关医疗器具及药品,仔细核对病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同时注意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④术后妥善固定患者的引流管,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将患者送回病房,做好相关交接工作,详细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应激反应指标。②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5]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HAMD评分标准:无抑郁:<8分;轻度抑郁:8~19分;中度抑郁:20~34分;重度抑郁:≥35分。HAMA评分标准:无焦虑:<7分;轻度焦虑:7~13分;中度焦虑:14~20分;严重焦虑:≥21分。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切口甲级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应激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组别 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次/min)观察组 30 124.96±8.79 81.67±5.17 82.38±5.96对照组 30 136.42±9.62 88.22±5.82 90.21±6.11 t值 4.817 4.609 5.025 P值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0 20.18±2.21 11.68±1.4HAMA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2 35.14±4.87 19.35±2.63对照组 30 20.26±2.36 12.80±2.11 35.21±4.98 22.72±3.19 t值 0.136 2.412 0.055 4.465 P值 0.893 0.020 0.956 0.000 HAMD评分

2.3 两组患者的预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预后指标比较[n(%)]

3 讨论

应激又称为压力或紧张,现代应激学之父Hans Selye把应激简单概括为某事物对人的心理或生理造成一系列的紧张反应状态,通俗的讲即是人们关于某压力的紧张反应过程,适应为个体通过选择应对行为来调整适应遇到的应激源,促进自己适应环境的过程[6]。通常情况下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本身就是一种应激源,患者常会因此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及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方面的应激反应,可能对手术的进行及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7]。因此,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基于应激适应理论下的手术室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详细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目的及重要性,解答患者关于手术及疾病的疑问,促使患者积极治疗;手术前让患者熟悉手术室环境,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理[8];术中协助患者保持适宜体位,准备齐全手术所需器材设备,并注意患者的体温护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后对患者的留置管、转移、交接工作进行相应的护理,保证患者得到持续性护理,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研究[9]表明,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可缓解患者术前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风险;术中、术后细节护理可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AMA评分、HAMD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基于应激适应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手术室患者的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康复,利于预后。

猜你喜欢

负性手术室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