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恐怖主义威胁
——“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挑战”

2021-10-18周周一博

奥秘(创新大赛) 2021年9期
关键词:恐怖活动科伦坡孟买

●周周 一博 编

伊拉克对恐怖组织发起攻势,但消灭恐怖主义任重道远。

恐怖袭击是指极端分子人为制造的针对但不仅限于平民及民用设施的不符合国际道义的攻击方式。恐怖袭击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的严峻趋势。恐怖袭击是猛烈的犯罪行为,制造恐怖氛围以影响受害者之外的群众。极端分子使用的手段也由最初的纯粹军事打击演化到绑架、残杀平民、自杀爆炸等等骇人的行动。而遭受恐怖袭击的国家或地区主要是北约组织成员国和军事同盟地区以及受他们军事打击的国家或地区。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每天都有恐怖袭击发生,发生在美国本土的“9·11事件”则是震惊全球的世界上最惨烈的恐怖袭击。

恐怖袭击:

历史上最惨重的“9·11”恐怖袭击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无疑是个灾难性的日子。当日,四架美国国内民航航班几乎同时被劫持,其中两架撞击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中心,一架袭击了首都华盛顿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而第四架被劫持飞机在宾西法尼亚州坠毁,据事后对参与策划袭击的恐怖分子进行审问的结果表明,恐怖袭击的第四个目标是国会大厦。紧跟其后的是在美国国务院大楼、白宫、国会山等多处政要重地都相继发生了恐怖爆炸事件。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两幢110层摩天大楼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除此之外,世贸中心附近5幢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五角大楼遭到局部破坏,部分结构坍塌;袭击事件令曼哈顿岛上空布满尘烟。

在“9·11事件”中共有2998人遇难,其中2974人被官方证实死亡,另外还有24人下落不明。遇难人员名单中包括:四架飞机上的全部乘客共246人,世贸中心2603人,五角大楼125人。共有411名救援人员在此事件中殉职。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被袭后,发生爆炸。

2001年9月11日,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飞机的撞击在五角大楼造成大爆炸,图为五角大楼的西翼冒出浓烟。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被袭后,人们在事发处的大街上。

2001年9月11日当天的恐怖袭击对美国及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次事件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珍珠港事件后,历史上第二次对美国造成重大伤亡的袭击,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9·11事件”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造成了恐惧。该事件也带动了此后多国合作进行反恐怖行动。

震惊世界的133分钟

8时14分:美国航空公司的第11次航班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系。这架飞机14分钟前从波士顿起飞,目的地洛杉矶。

8时45分:第11次航班撞入纽约世贸中心北塔楼。

8时46分:联合航空公司的第175次航班离开预定航线,以每小时900公里的速度直奔纽约。两架备有导弹的F-15战斗机从马萨诸塞州的奥蒂斯空军国民警卫队基地起飞,赶往拦截。

8时50分:美国航空公司的第77次航班与地面失去联系。该客机从华盛顿杜勒斯机场起飞,前往洛杉矶。

9时03分:第175次航班撞入世贸南塔楼,引起大爆炸。此时,前来拦截的F-15距此还有8分钟的飞行距离。

9时05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卡德向正在佛罗里达州小学教室里讲话的布什总统悄悄报告了纽约遭袭事件。

9时24分:数架战斗机出发拦截第77次航班。地面控制人员发现第77次航班掉头飞往华盛顿。

9时30-37分:从新泽西起飞前往旧金山的联航第93次航班遭到劫持,在克利夫兰改变航线。电话记录显示,机上乘客表示将与劫机者斗争到底。

9时38分:第77次航班降至低空并飞速撞向五角大楼。

9时50分:美国联邦航空局宣布:所有飞机停飞、所有机场关闭。

10时7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南塔楼倒塌。

10时10分:第93次航班在宾夕法尼亚西部坠毁。

10时27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北塔楼倒塌。

骇人听闻的孟买恐怖袭击

2008年11月26日,是一个全世界为之哀悼的日子。在这一天,印度孟买遭遇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袭击时间从26日21点30分开始,一直持续到29日的10点,时间长达60小时。

枪声是从26日的晚上开始响起的,数量未知的一群恐怖分子突然端着AK-47出现在孟买街头。接着恐怖分子开始在孟买街头见到行人就疯狂射杀。恐怖分子先后闯进了孟买市中心CST火车站、维多利亚火车站、泰姬玛哈酒店、孟买市政府等地,这些地区纷纷沦陷。

在袭击过程中,恐怖分子与当地警方发生交火,印度特种部队司令以身殉职。这次长达60个小时的恐怖袭击,是印度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搜救的人员仅在一个房间就发现了30具尸体。此次恐怖袭击共造成195人死亡,其中包含22名外国游客,有295人受伤,伤亡人数接近500人。

调查显示,共有10名恐怖分子参与了袭击,其中9人在交火中被击毙、1人被活捉。事后,一个名叫“德干圣战者”的组织宣布对此事件负责。联合国前任秘书长潘基文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恐怖分子在孟买制造的多起恐怖事件。据悉,印度这起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可能与巴基斯坦的极端组织“虔诚军”有关联。

2019年,一部根据孟买恐怖袭击事件改编的美国电影《孟买酒店》上映,影片讲述的故事,就是以2008年孟买的恐怖袭击为背景。

在袭击过程中,恐怖分子与当地警方发生交火,印度特种部队司令以身殉职。

印度孟买连环爆炸

2008年孟买连环恐怖袭击

当地时间2019年4月22日,斯里兰卡科伦坡,第九起爆炸现场火光冲天。

斯里兰卡科伦坡,居住在受袭教堂附近的民众正在撤离新发现的爆炸装置所在地。

斯里兰卡遭遇前所未有的袭击

2019年4月21日,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等地先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恐怖袭击。

4月21日上午,斯里兰卡国内共有6处地方发生炸弹袭击,包括首都科伦坡三家五星级酒店、两处教堂及东部城市巴蒂卡洛一处教堂连续发生爆炸。一名斯里兰卡安全官员表示,六个地点几乎同时发生了爆炸袭击。发生爆炸时,教堂内正在进行复活节庆祝活动。

4月21日下午,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郊区发生第七起爆炸事件。

4月21日17时,据路透社、法新社等外媒报道,斯里兰卡发生第八起爆炸,第八起爆炸发生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一住宅区内。

4月22日18时,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再次发生爆炸,这是第九次爆炸。此次爆炸发生在科伦坡教堂附近的一辆面包车中,当时警方拆弹小组正在试图拆除车上的炸弹。斯里兰卡警方在首都科伦坡的主要车站共发现87个炸弹引爆装置。

多起连环爆炸共造成321人死亡,500余人受伤。遇难者包括印度、美国、英国、日本以及2名中国公民在内的多国外籍人员,爆炸发生地均在教堂、酒店等人群密集场所。13个伊斯兰激进组织的极端宗教分子,用炸弹让一座城市满目疮痍,笼罩在恐怖主义的阴霾之下。

2019年4月22日,斯里兰卡政府发言人表示,当地伊斯兰极端组织“国家一神论组织”是星期天复活节袭击事件的幕后黑手,且该极端组织受国际武装分子支持。据CNN报道,美国官员称该组织的作案手法及袭击烈度显示其曾受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启发。

恐怖主义威胁: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策略和思想。

长期以来,恐怖主义以其血腥的暴力活动为显著标志,在世界许多地区制造混乱,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9·11事件”更是使这种活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以空前的破坏力、冲击力和影响力,给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带来深刻的变化;它也迫使世界各国再度聚焦恐怖主义,重新评估恐怖主义危害,并把反恐纳入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

恐怖活动带给我们的心理伤害

恐怖活动之所以恐怖,是因为它没有规则和下限。为扩大影响,达到最大的破坏效果,恐怖分子常常选择有象征意义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用极端凶残的暴力手段实施恐怖活动,显示了其对生命的残忍和漠视。

恐怖活动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它像一场地震,地震中心的是在恐怖活动中不幸遇难的受害者和他们的家人,然后是受伤幸存者、事件亲历者、居住在事发地附近的市民……直到余震波及因媒体传播而心有余悸的普通你我,越靠近地震中心,受害越深。

恐怖主义危害还在于它造成大范围的心理恐慌,影响经济发展。恐怖主义主要特征有二:一是以滥杀无辜来追求更大规模的血腥效果;二是力图制造更大范围的恐慌效应。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与物质财产损失只是恐怖主义危害的一个方面,它的危害还表现在对人们心理的冲击。虽然恐怖活动最直接的受害者只局限于案件现场,但人们由此所产生的心理恐慌则远远超过这个范围。因心理恐慌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全方位的:一是对政权的稳定有所影响,有时甚至造成政府的更迭;二是造成社会一定程度的动荡不安,人人自危;三是妨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秩序,一遇到事件便与恐怖活动相联系,造成交通中断、工作停止等状态。

“9·11”事件恐怖袭击现场

孟买泰姬玛哈酒店现场硝烟弥漫,被子弹击碎的玻璃散落满地,酒店附近有一些被炸坏的汽车残骸,建筑顶部还发生火灾。奥贝罗依酒店方向则不时传来巨大的爆炸声。

恐怖活动破坏了秩序感和控制感

人们关于生活和社会的一个重要信念是,它是有序和可控的。这是我们安全感的基础。我们当然知道有暴力犯罪存在,但总是心存这样的信念:只要远离是非、不与人结怨、行事小心谨慎,就能够避免成为暴力犯罪的受害者。但恐怖活动破坏了这种信念。它的受害者是随机的,你根本不知道危险何时会发生、因为什么发生。危险无迹可寻,你成了被命运摆弄的布娃娃,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无法避免。你只能竖起耳朵、睁大眼睛,警惕地关注周围的风吹草动。没有控制感和安全感,我们就没法设想更远的未来,我们的目标会变得虚无,生活会失去意义,也很容易陷入抑郁、焦躁、愤怒和恐惧。个人的恐惧会成为群体的恐惧,群体的恐惧又可能加深个体的恐惧。恐惧情绪下,谣言更可能被产生和传播。在云南昆明火车站遭袭后不久,就出现了很多各地发生暴力事件的谣言。这正是社会弥漫恐惧情绪的证据。

恐怖活动向社会传播了暴戾之气

也许地震、火山爆发等天灾会导致很大的伤亡,但恐怖活动却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和天灾不同,恐怖活动来自于人对他人的恶意。来自于人的恶意会动摇我们对他人和社会的信任,一旦伤害形成,会引发更多的仇恨,也更难被放下。

恐怖分子会以极端偏执的方式区分敌我,以民族和宗教之名拉拢信徒、树立敌人。在恐怖活动之后,这种简单的敌我思维可能会被受害者复制。在受到威胁时,出于防御本能,人更容易根据刻板印象做敌我的区分。在“9·11”袭击之后,美国民众就曾出现过对在美国的阿拉伯移民的敌意和戒备,甚至出现过针对阿拉伯移民的攻击活动。这种戒备和敌意一旦形成,会破坏一些同胞对国家的认同感,进而为恐怖主义提供新的土壤。所以这时候,我们更应该明白,恐怖分子不能代表一个宗教、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他们之所以被称为恐怖分子,是因为他们对生命的漠视和伤害,使他们站在了整个人类的对立面。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民族矛盾,还存在很多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有一些人因为个人恩怨得失而心理扭曲。这些人和恐怖分子在目标和利益诉求上有很大差异,却很容易受恐怖活动感染和启发,做出极端行为。2010年,中国忽然涌现多起针对幼儿园小朋友的恶性伤害事件,这些施暴者的行为惊人的相似,显然是相互影响。2013年7月,山东市民冀中星携带自制爆炸装置,到北京首都机场引爆,虽然他并无伤人意图,行动本身却是受恐怖活动启发。可以说,恐怖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播着暴戾之气,让一些性格本来就有些偏执的普通人,在表达利益诉求时,自然地把极端的恐怖活动当作一个选项。

美国学者布赖安·詹金斯曾说:“恐怖主义的目标不是实际的受害者,而是旁观者。恐怖主义是一个剧场。” 对于普通民众,恐怖分子通过屠杀来扩散恐惧,造成社会混乱,干扰人们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对于潜在的不安定人群,恐怖分子通过恐怖活动为他们树立“榜样”。

恐怖活动让我们恐慌,但我们不能屈从它。恐怖活动想通过制造恐慌让社会失去秩序,而我们却要在有序的生活中让内心重获平静。我们因为爱去献血献花,却不因恨去伤及无辜。如果这是一场战争,淡定、爱和宽容是我们最大的武器,它们把我们与恐怖分子相区别,并最终引领我们走向胜利!

2015年11月,在法国巴黎市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32人死亡,300多人受伤。此后,法国本土和科西嘉岛进入紧急状态,世界各国纷纷谴责恐怖袭击,向法国和法国人民表示支持和慰问。

猜你喜欢

恐怖活动科伦坡孟买
据说在孟买,出租车“长”这样
放了我
环球图说
爆炸过后
“大众”日
破纪录
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探析
一个孟买球童的一天
风雨同舟 直面网络恐怖主义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难点与对策
巴拉圭将非法集资视为恐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