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凯恩斯模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021-10-18赵美娜

北方经贸 2021年9期
关键词:文化娱乐贡献率变量

赵美娜,程 星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1981年,Rowland Lorimer探讨了加拿大电影制作、图书出版等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联邦政府更多的支持来改善文化产业的困境。1992年,许钢认为建国四十多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增大。2020年,杨倩对我国文化类产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情况和资本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呈负相关影响关系,与财政支出呈正相关影响关系。2021年,花建认为长三角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一体化发展生态,塑造“点、线、带、廊”结合的空间布局,有利于增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有利于建设全国领先的一体化文化消费大市场。在21世纪之前的文化产业研究中,更注重政府在产业发展之路中的作用,2010年后的文化产业研究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微观市场分析,开始从科技和经济的基础上探索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但影响文化产业产值对GDP贡献率的要素分析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文中借用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借助Eviews7做线性回归分析各宏观因素对文化产业贡献率的作用及效果。

一、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投资情况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的多个重要场合都提及“文化自信”这一文化理念。2016年5月和6月又两次强调要坚定“四个自信”,这其中又提到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须培育文化产业。国家一直都在致力于投资文化产业建设,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都在开始发掘文化娱乐产品市场的潜力。

由于2019年出版的《中国文化及文化产业统计年鉴》较之以前的版本做出了一定调整,把之前的细分的指标类别适当综合起来,并且将统计量从固定资产投资额改成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了保持数据的统一性,挑选两者关联性较强的指标,放弃了部分统计指标。表1中2015-201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依照增速公式计算得到的。

表1 按类别分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015年我国文化及文化相关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高达289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了21.9%,虽然此后的增速逐年递减,但总体上没有出现负增长。2015年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固定资产投资占比37.3%,增速达27.3%,文化传播渠道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仅有2.7%,但增速高达77.1%,说明在2015之前我国的文化传播渠道匮乏是限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增速表中可以发现,文化传播渠道的固定资产投资在2017年达到饱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固定资产投资在2018年达到饱和,大部分投资都开始向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转移,2019年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11.5%,成为资产青睐的对象。表中唯一一个增速不太稳定却又保持每年正增长的是创意设计服务,创新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项目,成功的创新可以提高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和投资回报率;但创新失败又会让投资者承担风险。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创意设计服务市场依旧保持着活力,一直在吸引资本流入;也可以看出我国对创新项目的大力支持,政策倾向创新项目。

二、基于凯恩斯模型研究我国文化产业生产值对GDP的贡献率

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学强调政府干预,国家政策的直接干预是控制经济波动最有效的方法,这与货币学派倡导的单一化政策安排是截然相反的。如果政府放任产业自由发展而不加以管制与限定,先进产业发展起来必然会产生垄断,社会福利会在产业发展到饱和后开始逐渐下降;而落后的产业在国内其他产业挤压与国外产业竞争的不利环境下也很难发展起来。我国该怎么发挥既有的文化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文中将从凯恩斯四部门国民收入模型的基础上做出调整,利用搜集到的数据研究我国文化产业生产对GDP的贡献率受哪些因素影响,建立相关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相关系数后再用乘数效应分析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凯恩斯模型中的收入公式表达形式是总收入等于总支出,即Y=C+I+G+NX。其中Y代表国民收入,可以用GDP来衡量;C是消费;I是投资;G是政府支出;NX是净出口。由于文化产业生产值对GDP的贡献率也就是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其影响因素C,I,G,NX都要做出相应变化。表达形式如下所示:

其中YCt=第t年的文化产业生产值,GDPt=第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CIt=第t年的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PCt=第t年的人均消费支出;CIt=第t年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实际投资,AIt=全社会固定资产实际投资;GCt=第t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GGt=第t年的政府支出;CNXt=第t年的文化产品净出口,ANXt=第t年的对外净出口。

用Eviews7对模型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如下表所示:

给定显著水平,t统计量的临界值是1.86,当t统计量高于这个值的时候,代表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信度就高达95%,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如果t统计量低于这个临界值就代表着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可信度低于95%,可以判断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显著。

从表2中可以看出,变量Y与变量C、I、G、NX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很显著,t统计量分别为2.9308、8.4311、8.1566、2.1201都大于临界值1.86。尽管变量NX与变量C、I的线性相关不显著,但总体线性相关效果良好。在绘制了各变量的数据统计图之后,确实发现所有变量中只有NX存在明显的波动,所以怀疑序列NX不平稳。但对NX变量进行ADF平稳检验后发现,序列NX并没有单位根,因为检验结果的t统计量为13.1381.86,p值为0.0005。所以变量NX平稳且可以用于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表2 相关系数矩阵

图1 各变量的数量统计图

表3 变量NX序列ADF检验结果

最终回归结果为:Yt=2.4241-0.08Ct+0.3394It+0.0878Gt+0.0039NXt。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消费结构中多增加1%的文化娱乐消费支出,那么文化产业的生产值对GDP的贡献率会提高0.08%;投资者在投资结构中多增加1%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那么文化产业的生产值对GDP的贡献率会提高0.3394%;政府在支出结构中多增加1%的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那么文化产业的生产值对GDP的贡献率会提高0.0878%;同理,在进出口结构中多增加1%的文化产品净出口,那么文化产业的生产值对GDP的贡献率会提高0.0039%。这不难发现,基于目前的现状,要提高文化产业生产值对GDP的贡献率,最好的方法是鼓励投资者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其次是增加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公共支出,刺激消费者对文化娱乐的消费,最后才是增加文化产品的净出口收入。

三、提高文化产业生产值对GDP贡献率的对策建议

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本文从投资者、政府和消费者三个角度提出建议。由于文化产品的净出口额与总净出口额的比例对文化产业生产值对GDP的影响效果较弱,所以暂时不考虑进出口的影响因素。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的中心力量还是应该放在国内的建设上,只有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起来,进出口才会进一步扩大影响。

(一)致力数字化技术创新,加大对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的投资

结合前文中的表1可知,我国投资者正将投资方向从偏大众化的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转向更为灵活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举例来说,像万达这样的传统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产业在电商高速发展的年代有点力不从心,加之万达的海外并购扩张战略使得万达企业债台高筑。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传统文化娱乐休闲产业与文化中介服务产业的差距更为明显。文化中介服务业在面对这种公共卫生事件冲击的韧性更强,也更容易恢复市场。对此建议:投资者应加大对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的投资。这既是投资收益的选择,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选择。文化产业已经开始朝着技术化智能化发展。对新兴文化企业来说,创新是他们进入市场的利器,诸如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和数字合成不仅在电影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在艺术设计行业也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对于传统文化企业来说,应该扩大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逐渐搭建属于自己的平台,具体方式可以创造诸如欢乐谷这样媲美迪士尼的大IP;也可以专注于细分市场,打造个性化服务。新兴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产业还可以融合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新兴文化产业多为年轻人服务,市场嗅觉也很灵敏;传统文化产业资产规模大,有很强的规模效应,在融资金融化方面也更有优势。

(二)专业化人才培养,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和重点优势领域

对政府来说,提高文化、体育与传媒的预算支出所占比重越大,那么文化产业生产值与GDP的比例也会提升。第一,政府应当鼓励各地发展重点优势领域,例如贵州的酒文化,哈尔滨的冰雪和油画文化,成都的熊猫文化和重庆火锅文化等。发展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怎样将现代元素添加进文化中来,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本质和初衷。第二,政府应当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统筹协调地缘接近、习俗相近的区域,打造一条共建共享,相互促进的特色文化产业带。例如之江文化产业带,就是以钱塘江为依托,将区域内的产业基地、文化企业、教育企业、金融机构等组织串联起来,打造出一个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的文化长廊。第三,注重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端文化创意人才。2004年教育部就联合高校设立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和高校教育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要保障。

(三)多样化文娱消费,改善消费体验和改进消费模式

对消费者来说,增加文化娱乐消费是高质量享受精神生活的充分条件,看电影、听音乐、打游戏,读小说等都会让人获得精神愉悦。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文化消费呈现出高科技、大众化、主流化的特征,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而要增加文化娱乐消费的前提条件是降低恩格尔系数,换句话来说就是要降低食物消费占总支出的比重,只有提高消费者的收入,他们才会有文化消费的动力。但是文娱消费容易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对此,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舆论和媒体对文化娱乐消费理念进行宣传,改善消费者的文化娱乐消费体验。而消费者应该做到:第一,转换理念,扩大文化娱乐消费和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第二,选择多样化,改变单一结构的文化消费模式;第三,要提高对高质量文化娱乐产品的欣赏能力。

猜你喜欢

文化娱乐贡献率变量
14.8%
GAFAT新格局
“城中村”农民文化娱乐生活存在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贡献率研究:1998—2011年的数据观察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轻松把握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中抓“不变量”等7则
两条路线连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