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
2021-10-16苏正文
苏正文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囿于教学内容滞后、教育形式单一和计划多于实践等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因此,课堂教学要突出时代性,教育形式要突出层次性,实践活动要突出多样性,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爱国主义
1、前言;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要求,将目标与过程相统一,融合新时代教育特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行动指南,为新时代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实施方向。随着中国深度融入世界发展浪潮,西方一些消极思想悄然侵蚀着国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新时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育穗期,且即将转变角色,步入社会。落实好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作用,让爱国主义真正在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并外化于行,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2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
2.1 必须坚持教育者主导性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非不要教师的主导性,因为并非每个受教育者都会自觉接受或主动完成爱国主义教育。教育者主导性意味着教育者要把握教育的主动权,积极引导学生,为学生释疑解惑,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例如,高校辅导员应主动作为,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态以及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育目标的设定、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组织等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关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素质教育。在新时代,高校基于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导权的出发点上,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根本,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强调学生个性培养,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是当前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关健,但部分教师由于认识不够、能力不足,缺乏对新时代大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的把握,以致于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缺乏新思路、新手段、新方法。坚持教育者的主导性的同时提高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的政治站位。目前,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的工作,只重视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爱国意识、爱国情感的培养甚至还有部分教师向学生进行负能量的教育影响,错误的引导学生,导致学生国家认同感、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淡化,从面在整体上影响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2.2 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性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受教育多年,思维活跃,其自我判断能力、独立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能坚持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校园实践活动,同时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载体获得,但在实际中,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较为深奥,教学方法较为枯燥乏味,理论与实践实际存在着脱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形势与政策课”课时严重不足,教育者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力、教学内容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与理论相结合进行分析讲解,而是单纯的对理论进行解读,导致大学生参与课程的程度较低。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从滔滔不绝的说教转变为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教学过程并把握正确的方向,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因此,教师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一言堂”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采用案例讨论、话题辩论、情景表演、社会调研等教育形式。例如,运用案例分析法,即对相关领域的典型案例进行呈现,接着让学生讨论和剖析,得出结论,最后教师总结引导。案例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通过话题辩论、情景表演展现学生个人或团队魅力,易激活课堂气氛,受学生喜爱。这些均能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和思考,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外化为理性的爱国行为。
3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实践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在讲授理论时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要有落脚点。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与现实的统一,给学生的感觉是理论高高在上,“大而空”,说教形式明显,必然遭遇冷场甚至逆反和抵触。部分教师缺乏将爱国义教育内容进行话语转换的能力,仍采用“我说你听”的教育手段,并没有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型等新型教育方法和手段,导致学生对这种教育手段缺乏认同,甚至产生厌烦、逆反等心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国家大事、身边的小事挂钩,使理论落地,接地气,化为日常所听所见之事。
结语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发展规律,有效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通过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认知自我,通过实践让学生在行动中实现自我,强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放飞青春梦想,将个人的小我融入社会的大我之中,彰显新时代青年的爱国精神和爱国情愫。
参考文献:
[1]郝海洪,李国强.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思路探析[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