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表达形式应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2021-10-16王慧
王慧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内容的整体把控和主题的理解十分重要,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表达形式,通过两者的综合运用,才能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机能,本文主要探究基于文本表达形式应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文本表达形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前言
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部分,在分析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深挖阅读主题,了解所讲为何,更要分析文本的表达形式,每一种表达形式所体验的语文深度不一样,情感体验也会有明显的差距,因此注重分析文本表达形式有助于理解整体阅读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分析文本表达形式的作用
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是课程的重要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侧重指导学生探索阅读文本的表达形式,有利于学生深度的理解阅读内容,从而从更加深层的角度理解整体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对于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不断熟练阅读方法。学生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以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和形式为主,往往需要分析阅读内容,加强鉴赏,分析其表达形式,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文章的语言魅力,挖掘到文章的语言价值。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教少,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去分析其中的文章的表达形式,只会凭借感觉理解情感,从基本的层面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重,思维活跃,能够迅速的接受新的事物,教师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引导,注重分析,指导学生分析文本的表达形式,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满足了学生的成长特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从更加开阔的阅读角度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情感。在阅读文本时,通常常用的方法是鉴赏和后期的文本分析,对阅读文本进行分析是常采用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侧重文本分析,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文本的表达形式和内容,可以让学生逐渐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此外,教学改革后,语文教学理念和模式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教师所注重的,而挖掘文本表达形式,就是以学生为主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引导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各式各样的文本中进行感悟和理解,满足了教学改革的趋势,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有着实际的作用。
2.基于文本表达形式应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1紧扣文本表达形式的应用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文本表达形式多样,体裁丰富,内容庞杂,每一篇文章在表达形式上都不一样,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分析,加强解读,充分的挖掘阅读文本表达形式的应用点,抓住文章阅读文本表达形式的应用点,也就掌握了文章的主旨,理解了文章的主题,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其中的语言表达形式,并在长期的积累和学习中将其应用到写作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词汇积累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紧扣文章表达形式的应用点进行阅读,并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理解内容,感悟情况,教师可以从写作结构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挖掘文本表达形式的应用点。不同的文章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分析其结构特色,可以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特点,才能更好地领悟文章主旨和情感,提炼文章重点,掌握布局谋篇的应用策略。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在学习完通篇内容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发现文章的整体结构采用的是总分总的布局,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写作,先写的近景水,然后再写远景山,总体呈现出层次感,有序感,在分析这些点时,教师可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逐步的进行探索,掌握文章的写作顺序,了解文章的过渡点,明白文章整体结构,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也就掌握了基本的表达形式,从中可以体会到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在表达方式上,不同文章采用的是不同的表达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深挖文章的造句遣词特点,体会用词的巧妙之处,从而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例如,在学习《长城》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遣词造句,体会其中的用词准确度,掌握语句的特点,学习描写事物外观的整体写作方法,可以从高度、形态、颜色、数量等方面进行描述,并且要注意动态景物和静态景物的写作手法,从这些语言描写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长城的宏伟壮观,长城的经久不衰,如长龙一般的盘踞于中华大地之上,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2加强文本表达形式训练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有的特色,不同的作者总有不同的写作特色,这些形式多样,独特的表达形式可以成为学生模仿的经典文本案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深入赏析,细细品味,强化自我体验,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加强文本表达形式训练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2.2.1分析文章结构,体会文章巧思
在学习语文文章时,不同的文章结构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作者在整体构思上都有其巧妙之处,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眼光,有的文章在前后呼应,有的文章在首段设置悬念,有的文章采用的是倒叙写作手法,有的文章采用的插叙的写作手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逐渐的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布局方式,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不会布局,在写作时,常常不知道如何设计现有的写作材料,因此纵有千言万语,但是在写作完成后,却由于写作安排不当而降低了分数,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文章的布局,掌握文章中的巧思之处,并指导学生进行巧妙的应用。在小学阶段,景物写作是常见的写作范题,遇到的几率极高,许多学生在写景时常常不知道如何的布局,虽然脑海中想象的景物十分的美好,但是写作时由于缺乏安排,文章便全无特点。例如,在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文章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学生可以学习其中的写景方法,教师对文章的整体布局和造句可以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进行赏析,文章在布局上采用的是比较经典的总分总的布局,首位相互呼应,进一步的強化了文章的主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掌握整体布局的方法,然后再分析景物的写作手法,先将大峡谷的整体特点进行了基本的描述,在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描写大峡谷的数字、词句画重点,从这些数字和词句中可以感受到大峡谷的宏伟之态,然后再分析大峡谷的景物,景物描写从远到近,从宏观到微观,细致之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文章,并将文章进行标记,逐步的分析出每一段的主旨内容,然后再进行深刻的挖掘,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表达形式,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写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