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

2021-10-16范明雄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中职学校新时代

【摘 要】本文论述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策略:强化基础性和主导性内容教育,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实施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思政课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完善思政课考核机制。

【关键词】新时代 中职学校 思政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8-0035-03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应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推进思政课改革,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培养践行新时代新思想的优秀青年。思政课的改革内容比较多,中职学校可以从改革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出发,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强化基础性和主导性内容教育,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一)强化基础性内容教育

所谓基础性内容教育,是指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一种基础教育。思政课的内容比较丰富,不仅涉及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时也涉及道德规范、法律知识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知识。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思政课的基础性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等四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过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清自身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的历史机遇和使命;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的内容,能结合活动体验了解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养成自立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职业素养,为今后顺利就业做好准备;学生通过学习哲学与人生的内容,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职业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能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可以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养成爱岗敬业的好习惯。通过这四个层面内容的学习,中职学生能了解当前发展和未来学习的方向,中职学校要强化基础性内容教育,并将理论知识与中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消除学生在学习和就业上的迷茫。

(二)强化主导性内容教育

所谓主导性内容,主要是指关于国家的理论性思想内容。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思政课的主导性内容主要包括法律与职业、国家安全教育两方面。“法律与职业”主要包括各种法律如合同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等内容。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职业生涯中常用的法律知识,正确认识有关的法律关系,依法行使权利,依法解决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助力职业理想的实现。国家安全教育阐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和基本常识,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强化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能力。这些主导性的思想内容代表社会主流思想,代表着国家未来发展方向,代表着国家的奋斗目标。因此,中职学校通过主导性教育能够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爱国意识,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三)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媒体素养教育主要是针对当前的媒体形式而新衍生出的教育内容。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出来。中职学生年龄相对较小,他们对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也会经常观看热点新闻。但是,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真假难辨,部分学生由于思想认识不深刻,对相关内容不理解,很容易就轻信自媒体上的谣言。而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媒体传播的信息,更好地帮助他们识别信息的真假性,可以说,媒体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職学校思政课必须加强媒介素养教学内容的选择。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有效隔离不健康的思政内容,推送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内容,让学生阅读和传播;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看《新闻联播》,了解当下我国社会情况、国情,帮助学生识别媒体信息的真假。

二、实施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思政课教学方式

(一)专题讲授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中职学生主要按照思政课的教材内容接受思政教育。从实践上看,虽然这种讲授方式能突出思政课学习的重点,但是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教师在念教材的感觉,进而对思政课失去学习兴趣。思政课的内容是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如在疫情期间,国家提出“疫情防治常态化”的方针,这在思政课教材中就没有体现,因此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章节教学方式,采用专题讲授法,将一个专题讲深讲透,同时在讲解课程内容时传授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新方法。首先,思政课的专题内容思想要深刻,要让中职学校的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的思想。比如,思政课教师在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时,可以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三个方面出发,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次,对每个专题的细小环节也要进行深入挖掘。如在讲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时,教师可以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列举出来,再从外交政策的制定背景、内容以及作用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然后简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色、当前运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取得的成效。最后,在讲解完一个专题后,教师将专题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让学生透彻理解思政课内容。有些中职学生认为“自己年龄小,无法给国家做贡献”,因此教师在进行专题讲座时,要改变学生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此外,专题讲座内容要灵活,比如可以通过灵活运用一些生活中恰当的例子进行对比,增加内容的趣味性等。但是,还是要以中职学校思政课教材为基础,因为中职学校的思政课教材是众多专家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编制的,思政课教师在开展专题讲授时要以教材为依据,选择合适的讲座专题。

(二)案例教学法

思政课是一门理论知识较强的课程,而中职学校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很难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因此,可以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具体案例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思政课的理解和记忆。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准备好相应的案例。教师可以以“实事求是”为理论基础,给学生提供案例。比如,在生活垃圾分类中,上海市主要采用“一小区,一方案”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教师要给学生列出徐汇区花园小区、梅陇三村等多个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方式,然后结合案例展开分析,引导学生学习上海市各个小区在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中如何运用“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做法。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行收集案例,并在课上讲解案例。中职学校的思政课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亲情、友情”“人际关系”等比较容易理解的话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以4~5人为一个小组,收集并分析案例。比如有些学生以“陕西省榆林县四中”的校园事件为案例,阐述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以及遭遇校园暴力事件时如何保护自己。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查找、搜集案例的方式了解更多时事政治,进而培养他们关注热点、关心社会生活的习惯。

(三)讨论教学法

中职学校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式主要是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甚至还会让学生背诵思政课教材的相关内容。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只是记住知识,并不理解也不会运用理论知识。因此,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首先,教师在选取案例时,要选择社会有讨论空间的热点案例。比如,新闻上报道的“安乐死的伦理问题”“高考移民现象”“教科书式的耍赖”事件、 二战中决定使用原子弹的故事等主题。这些案例是比较有讨论价值的话题。其次,教师要限定讨论范围,确保讨论不偏离主题。教师不要选用一些严重偏离课堂内容的教学案例,要选择适合课堂内容的案例,且讨论的范围要紧扣课堂的授课内容。再次,设计多种讨论形式,如自由讨论、小组讨论等。所谓的自由讨论就是针对某一个话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独立发表见解,然后由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小组讨论形式就是让不同小组去研究同一个话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话题,然后让不同的小组讲解自己的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進行点评。

(四)理论与实践结合法

思政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不仅涉及红色经典、历史文化,同时还涉及现代思想、校园生活。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引入实践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比如,思政课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红色基地,在参观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如果没有实地参观的条件,思政课教师可以组织举办“读原著、品经典”的主题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多读名著,让学生领会其中的思想精髓。在业余的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上开展的关于历史主题的大型活动,扩展课外的思政教育,充分做到课堂和实践相结合,丰富学生的思政教育素材。

三、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完善思政课考核机制

首先,在传统考核模式下,中职学校的思政课主要是以成绩考核为主,但是以一张试卷判断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掌握情况,过于片面。学校要不断完善思政课程的考核机制,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需求,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所以在考核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日常表现、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综合各项考核指标,判断学生对思政课的掌握程度。其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跟得上时代发展步伐,考核的知识点也要随时更新,要相应减少固定知识点的考查,多增设讨论性话题和案例分析题,把当前的热门话题加入考核的题目中,让学生通过分析当前的思政话题,了解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比如社会志愿者活动,让公益单位对他们进行社会公益服务的评价,成绩也可以作为思政考核标准里的一项指标。这样,学生不仅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还丰富了阅历。

新时代有新要求,中职学校思政课改革要结合新时代背景,明确教学目标,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出发,改革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慎旭.谈如何利用生活化策略提高中职思政课程教学实效[J].现代职业教育,2020(3).

[2]吴锡平.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15).

[3]黎晓东.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河南教育(下旬),2010(10).

【作者简介】范明雄(1970— ),男,广西合浦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李 言)

猜你喜欢

思政课中职学校新时代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德育工作浅谈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