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师范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1-10-16巩云飞

现代信息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互联网+教学模式

摘要:“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对高职师范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调查和分析,结合新时代要求,重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将混合教学模式融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之中,课堂上应用“创情境”“探新知”“练技能”“展成果”“评任务”五步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教育意识,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师范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养;混合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1)07-0189-04

Research on the Blended Learning Mode for Promot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of Normal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GONG Yunfei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yuan Polytechnic,Heyuan  517000,China)

Abstract: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internet plus” era has put forward th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of normal student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normal students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combining the requirement of the new era to reconstruct the content of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urse,integrating the blended learning mode into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and adopt five step teaching methods of “creating situation”“exploring new knowledge”“practicing skills”“showing achievement”“reviewing task” in class,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awareness of informatization education,enhance studentsapplication abil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of normal students.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blended learning;teaching mode

收稿日期:2021-03-09

課题项目: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职师范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2020-AFCEE C-206)

0  引  言

教育部在2018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基本目标中提出:从提高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转变。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是核心要素[1]。作为未来会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师范生,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水平直接关乎我们下一代信息技术素养的质量。“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高校提高师范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核心课程,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师范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现状

本文选取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类专业大二的学生,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层面,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研,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师范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现状。

1.1  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有待提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这两个维度是得分比较高的,80.5%的学生都能主动地从网上海量信息中快速有效地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但是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意识不强,这说明学生的信息意识还有待提高。86.6%的师范生了解过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但只有25.7%的师范生对“网上下载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在引用时标明出处。这说明师范生的信息道德水平比较高,但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1.2  信息知识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知识

从调查结果来看,师范生都较好地掌握了教育技术的内涵、图片、声音、视频格式的相关知识,但是对利用常用移动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设计和管理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这些都说明了师范生对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的教学融合知识不甚了解,这些知识的缺乏一方面源于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体系不符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1.3  信息技能有待提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师范生的信息技能情况比较糟糕。有90.5%的学生可以利用Office办公软件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和展示,但是只有51.3%的学生可以利用软件对图片、音视频等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简单的处理和编辑,只有13.5%的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及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APP实施信息化教学。这些都表明师范生的信息技能有待加强。

2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信息化教育意识,提升学生的信息化设计与应用能力。师范生主要通过该课程来提升信息技术素养[2]。

结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内容设置如图1所示。在模块一中加入新技术以及在教育中的应用,使学生学习的内容符合时代的需求。基于疫情期间对小学教师提出的线上授课要求,新增“模块五: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和“模块六:教学平台应用”两个模块。

由于本课程只有32个课时,但是需要学习的内容颇多,所以要想有效提升师范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改革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借助超星平台,我们从课前感知、课中探索、课后拓展三个阶段来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中实施了“创、探、练、展、评”五步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從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3]。

2.1  课前线上学习

教学团队基于超星泛雅平台创建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包括活动、统计、通知、资料、作业、考试、讨论等模块,具体模块如图2所示。教师在课前上传微课、课件等教学资源到平台,学生在课前可以登录超星学习通,完成课前测试和主题讨论。

2.2  课中探究实践

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方案,上传到线上平台,然后学生按照方案来实施项目。项目完成后上传到平台,通过腾讯会议现场视频连线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点评学生作品。并且通过超星平台进行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小学一线教师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为每个小组评分,平台的多元评价如图3所示。

2.3  课后拓展阶段

课后学生完成课后测试,学生可以针对课中存在的问题再次观看微视频。教师要根据教学过程和平台的课后测试成绩分析进行反思,以提升混合教学效果。图4为平台对学生课后测试成绩的分析。

3  基于高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

3.1  实践背景

本文选取河源市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实验环境,该学校的师范类专业已有10多年历史,研究选取了该校19级语文专业的学生,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模块四:PPT课件设计与制作”中的任务4.1“PPT课件内容的构建”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3.2  教学实践过程

3.2.1  学情分析

选择大二语文专业的学生,这个专业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和游戏化的方式学习,喜欢分享,且在课程开始之前有一定的PPT操作基础。大部分学生可以在PPT中插入图片、文字、声音等元素,但是不能根据教学设计来构建课件教学内容。尤其是课件的图文排版和布局,很多同学都觉得比较难。

3.2.2  教学内容分析

“PPT的内容构建”主要是根据教学设计构建PPT课件的内容,以及图片和文字的排版。大段文字的排版和图文混排是本次课的重难点。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琐碎,所以采取基于超星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通过对PPT内容的构建,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中构建PPT课件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4]。

3.2.3  教学过程

混合教学模式通过课前感知、课中探究实践、课后拓展三个阶段来开展教学,如图5所示。

3.2.3.1  课前感知

教师在超星平台发布该任务的教学资源,并且发布课前测试和课前主题讨论:“怎样的PPT才算是优秀的PPT?”,根据课前测试分析和学生的讨论适时调整上课内容。学生完成小组探究任务:“PPT中图文的排版方法”,并制作成PPT汇报。

3.2.3.2  课中探究实践

课中以真实任务“构建《金色的鱼钩》小学语文课件的内容”为任务载体,具体实施过程为:(1)创情境。教师展示一个小学语文课件,让学生讨论课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情景创设,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2)探新知。教师通过超星平台随机抽取小组进行自主学习汇报。教师依据小组汇报PPT和测试出错率较高之处(疑难点1:文字的排版;疑难点2:图像布局),教师进行答疑,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师结合案例讲授大段文字的设计技巧和图文布局的知识点。教师上传自制的闯关游戏(关于文字和图像排版的游戏)到超星平台,并讲解游戏规则。学生在闯关游戏中,对文字和图像布局的知识点进行内化,从而突破难点。(3)练技能。在超星平台上观看视频,领取小学语文教师的真实任务——构建《金色的鱼钩》小学语文课件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任务,通过真实任务的实施,直接对接职业岗位,提升职业的认同感。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制作能力,从而突破重点。(4)展示评价。每个小组上传做好的PPT到平台并且选取一名代表展示作品,讲解PPT内容构建的技巧与作品的创意。之后通过超星平台的“分组任务(PBL)”,设置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小学一线教师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学生、大学教师多方为每个小组评分,学生根据多元评价修改完善作品,再次上传到学习通平台。教师点评指出网上下载的资源要注明出处,这也是信息技术素养中信息道德的体现,保证了学生的信息道德要落到实处。

3.2.3.3  课后拓展

借助实训室远程录播系统,组织学生观看一线教师利用学生制作的课件实施教学的实况。学生远程观察自己的课件在真实课堂中的应用情况,反思完善课件。通过这个过程实现知行创用的统一[5]。

3.3  学习效果分析

通过任务4.1“PPT课件内容的构建”的混合教学实践,结合课中对学生的观察和课后对学生的访谈,学生反应在信息知识方面对PPT课件元素、PPT图文排版等知识的掌握有较大进步,课后测试的成绩有显著的提高。在信息技能方面学生对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获取和处理能力有很大提升,学生制作的PPT课件比课前制作得更加美观,更符合时代要求。在信息道德的体现上,大部分学生从网上下载的素材都标明出处。根据以上分析,混合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4  结  论

利用“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基于超星泛雅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学生所获取的信息知识更加全面,通过超星平台适时地监督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参与度和完成度,提高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 侯英.“互联网+”环境下广西高校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4(2):97-101.

[2] 郭柏林.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价值、构成及策略 [J].教育评论,2019(6):115-121.

[3] 沈强.自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J].教师教育研究,2017,29(5):52-57.

[4] 施勇.高校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22(5):143-148.

[5] 张菡,赵云龙.“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信息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5):65-67+ 84.

作者简介:巩云飞(1982—),女,汉族,山东淄博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互联网+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高级食品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移动环境下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的研究
“混合教学”在开放大学教育模式中应用的思考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