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源县瓦尔岗七星椒提纯复壮试验初报

2021-10-16孙松英袁正伟张忠武赵伯莲张满琨

南方农业 2021年25期
关键词:河镇桃源县牛车

孙松英,袁正伟,张忠武,赵伯莲,王 玲,张满琨

(1.桃源县农业农村局,湖南桃源 415700;2.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湖南常德 415000)

瓦尔岗七星椒又名七姊妹、番椒,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牛车河镇地方特产[1-3],因乾隆年间作为贡品而闻名。七星椒适宜在海拔500 m 左右、光照充足、年均气温20 ℃、昼夜温差15 ℃的坡地种植。该品种果实色泽红艳,辣香沁人,辣口不辣心,适宜加工,其系列加工产品“鲁胡子”辣酱以独特的风味在2004年荣获中国湖南第四届(国际)农博会金奖,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桃源县牛车河镇被冠名为中国七星椒之乡,2012年333.3 hm2瓦尔岗七星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多年来,瓦尔岗七星椒留种方式以农户自行留种为主,粗放的留种方式加之与线椒、灯笼椒、牛角椒等不同种株间串粉混杂,种性严重混杂退化,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制约了瓦尔岗七星椒产业发展。为了保护地方良种,确保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笔者从提升种性为目标,开展了瓦尔岗七星椒提纯复壮工作。经过2016—2020 年连续5 年的试验研究,使七星椒植株整齐度、生物学性状、产量表现、果实商品性、抗性及口味等特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恢复与改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分5 年进行,2016 年进行个体初选,2017—2019年开展株系比较,2020年开展品系比较。

试验地选在牛车河瓦尔岗七星椒生产基地,海拔500 m,壤土,向阳,肥力中等,选种圃与大面积种植田及其余品种间设隔离带。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从桃源县牛车河镇唐家坪村农民自留种中获得。

1.3 试验设计

复壮流程:单株选择→分株行播种→株行选择→株系比较。试验过程遵循湖南省地方标准《辣椒地方品种提纯复壮技术规程》[4],采用分次分期淘汰法进行单株选择,定点、定株挂牌,定时观测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测取相关指标,记录标准按《辣椒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执行,将第一、二批果中单簇果5个以上果簇选留种椒。

杂株判定标准:以被测单株的性状值超过本群体2倍标准差为依据,判定是否为杂株。

1.4 试验实施

1.4.1 单株选择

2016 年在牛车河镇唐家坪村瓦尔岗七星椒生产基地优选留种田块进行个体初选。根据前期生长情况、株型等在开花期选择100 个单株标记观察,再综合丰产性、果实性状和抗病抗逆性等指标在果实红熟期确选30 个单株为本次提纯复壮原始个体,分开采收风干、脱粒贮藏,做好标签。

1.4.2 株行选择

2017 年对30 个原始单株后代的种植表现进行观测、比较和鉴定,三龙村谢家崂组辣椒基地作选种圃。30 个单株后代同水平种植,每个单株后代为1 个株系(小区),种植密度为18 株/m2,各小区间设隔离带。播种后开始观测各单株后代的出苗率、长势、株型、抗性等,在缓苗期和现蕾开花期各进行一次初选,淘汰性状表现差的小区;花期选择优势小区中的优良单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果实红熟期再从优良株系中选择了TY-H-1、TY-H-2、TY-H-3、TY-01、G-01-1、G-03-1、G-04-2、G-05-1、G-06-2、G-07-1、G-08-1、G-09-1、G-09-2、G-10-1、G-10-2 等15个优良单株,分开采收、脱粒贮藏。

1.4.3 株系初选

2018年将上年度选留的15个株系后代继续分株系种植,选种圃设在牛车河三龙村基地,周边1 000 m内无辣椒种植。每个株系栽100 株,株行距为40 cm×60 cm,其余栽培管理及选择方法同上年度,不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通过田间观察比较,分别在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进行评选,淘汰8个劣系,选出TY-H-3、TY-01、G-05-1、G-09-1、G-09-2、G-10-1、G-10-2 等7 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株系,再从中选择优良单株,株系内混合采种,7 个株系间分收分装,单独脱粒保存。

1.4.4 株系复选

2019 年对上年度选留的7 个株系后代的种植表现进行比较鉴定。设牛车河镇三龙村和木塘垸镇仁丰村两个选种圃,栽培管理及选择方法同前,各株系开花期覆40 目网纱隔离防杂。综合植株长势、果实性状、商品性、抗病抗逆性、变异性等多个因素,淘汰TY-H-3、TY-01、G-05-1 等3 个表现不佳的株系,其余G-10-1、G-09-2、G-10-2 和G-09-01 等4个株系表现基本一致,从中选取部分优势单株,分别采收、脱粒贮藏。

1.4.5 品系比较

2020 年将上年度中选出的G-10-1、G-09-2、G-10-2 和G-09-01 等4 个优良株系进行全面比较鉴定。试验地块选在牛车河镇三龙村农户菜地,海拔500 m,壤土,中等肥力,周边2 km 内未种植辣椒。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5 个处理,以未经提纯复壮的株系作对照处理(CK),三次重复,单株种植,株行距40 cm×30 cm,每个株系一个小区,小区面积120 m2,每小区栽1 000 株,插好标识牌。各小区同水平管理,每667 m2施复合肥2 000 kg 作基肥,覆黑膜,5 月底至8 月喷雾代森锰锌、农用链霉素、吡虫啉等防治炭疽病、疫病、青枯病及蚜虫等。生长期间对植株长势、丰产性、整齐度、果实性状、抗病抗逆性等进行观测与调查,9 月初对4 个备选株系进行育种家种子的田间选择、测产考种及数据分析等,确定G-9-1 和G-10-2 两个株系后代为提纯复壮后育种家种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株率

果实成熟期对参加比较试验的4 个株系开展杂株调查,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与提纯复壮前相比,4 个株系的杂株率显著下降,从36.10%降到了2.60%、2.45%、1.40%和1.30%,种子纯度明显增加,达到了良种标准。

表1 参试瓦尔岗七星椒品系纯度

2.2 植株性状及商品性

2.2.1 植株性状

由表2可见,提纯复壮后,4个株系的平均株高为90 cm,株幅在40 cm 左右,株型整齐,明显优于未提纯的株系;分枝性方面,子叶节与第一分枝的间距为6~8 cm,单株平均分枝数为7~10 个,比提纯前的分枝位更理想,有效分枝数明显增加,单株有效分枝数增加了2~3个。

表2 参试瓦尔岗七星椒品系生物学性状

2.2.2 果实性状及产量

表3 可以看出,提纯复壮后的瓦尔岗七星椒果实商品性明显优于提纯前,4 个株系的果实长度增加0.59~0.63 cm,果横径增加0.03~0.05 cm;从单果重和单株挂果数来看,提纯复壮后的4 个株系平均单果重增加0.56~0.57 g,单株挂果数增加5.5~10.1 个,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从产量表现来看,G-9-1 的产量表现最好,平均单株产量为161.87 g,折667 m2产量为899.72 kg;G-10-2 次之,平均单株产量159.32 g,折667 m2产量为885.55 kg,其余2个株系的产量相差不大,4 个株系的产量都较提纯前有明显增加,增产39.35%~52.07%。

表3 参试瓦尔岗七星椒品系果实性状及产量

2.3 抗病性

通过田间调查,统计发病情况。据表4,提纯复壮后的瓦尔岗七星椒发病率明显低于未提纯的原始种子,细菌性叶斑病、疫病、炭疽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表4 参试瓦尔岗七星椒品系病害发生率

3 小结

在桃源县连续五年开展瓦尔岗七星椒提纯复壮工作,从2016 年初选30 个单株,2017—2019 年对单株后代的种植表现进行比较鉴定,选出符合提纯指标的优良株系,再通过2020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发现提纯后的瓦尔岗七星椒植株性状、果实商品性、生长势、产量、抗逆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未提纯株系:株高介于0.8~1.0 m,株幅42 cm 左右,长势旺盛,叶色浓郁,单株分枝数7 个以上,单簇果5~10 个,单株产量160 g左右,单株挂果50个以上,果长5.0~6.5 cm,果横径1.2~1.4 cm,果柄长3~4 cm,肩平,3~4 腔室,尾钝或尖,果色红艳,果形整齐,具肉质坚实、含水量低、果味辛辣、较耐贮运等优点,宜淹渍或干制,抗病性强,选育出来的育种家种子纯度达到97%以上,具备良好的遗传性状。试验表明,提纯复壮后的瓦尔岗七星椒品种特性得到明显恢复与改良,达到了提纯复壮目标要求,可以在当地作原原种推广应用。建议今后加强七星椒的种质管理,栽培过程中建立良种保护田,每年精选适量优良单株混合采种后进行良种繁育,从根本上防止品种混杂退化。

猜你喜欢

河镇桃源县牛车
赶牛车
丰收会
燕山深处红杏香甜
高河镇
桃源县城共享单车推广与实施方案
运大米
文明小镇上的牛车
关于桃源县茶产业的研究报告
雨中祭竖河烈士
丘陵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