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探讨
2021-10-15薛永仕
薛永仕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初中各学科教育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形势下也发生着大变化,向着更加科学完善,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符合学生认知学习规律的方向进行着变化。初中物理作为许多学生系统探究物理学科的领路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作用,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物理学科独特的教学模式,真正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现本文就对新课改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进行浅谈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改;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前言
我国初中物理教育近年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着重大改革,许多地区完善了初中物理课程所需的实验器材,为学生通过实验实践探究物理知识提供了物质基础。学生只有实实在在接触到实验器械,才能真正感受到物理知识的真实性。新时代的中学物理教学也更加注重学习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内容更加贴合实际,让学生能够做到学有所用,真正为了自己日后生活服务。在一代代一线初中物理教師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之下,我们才得到如今的丰硕教学成果。新时代的初中物理教师,更是需要向着初中物理改革的深水区砥砺前进,开创新的辉煌。
一、现状分析
我国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初中物理学科作为许多初中生理科学习的老大难问题学科,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物理学科自身独特的学科属性,知识获取方式,无形中增加了知识掌握门槛,让许多学生和家长觉得,初中物理是一门远离日常生活,存在于实验室中的高精尖理论学科。在新课改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就是要打破这样的思维模式,给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中物理知识提供帮助。
二、策略建议
(一)注重学生在教学模式中的核心位置
学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当是居于核心位置,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学生本身。无论我们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改革,无论教学的方式方法内容如何改变,我们始终都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任务与工作。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并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炫技场,而应当是初中生在物理知识中学习的宽阔平台。无论教师个人能力有多么突出,知识储备有多么丰富,教学设计有多么精细,只要学生无法接受无法学会知识,那么教师的教学实践就是失败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要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特点,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初中物理教学不再是一股脑进行知识灌输的填鸭式课堂,而是注重学生学习感受的互动平台,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变化,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学会物理。
(二)注重强调实践出真知
物理学科具有哲其独特的特性,那便是实践出真知。物理教学讲求通过系统的物理实践得出科学的结论,没有实验实践证明的假说,不能够成为真理,只有经过反复实验验证的理论,才是真理真知。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教育模式要注重实验教学,而不是教师直接揭示答案。例如在做三棱镜色散实验的过程中,以往教师都是直接告诉学生结果,不作为重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而在新课改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就是要追求实践出真知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实际操作,真真切切感受到这种物理现象的存在,再通过教师的教学,真正深刻领略物理学科的魅力,真正充分掌握物理学科的知识。
(三)加强物理学习生活化
物理学科并不是一门游离于生活外的学科,是真正能够为生活所用的学科。初中物理知识中就包含着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例如热学,电学。教师在教学过程性要注意加强物理学习的生活化。初中生的物理知识往往积累不够知识储备不足,对于学生而言,最好帮助他们理解物理知识的方法,便是联系生活实践,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再利用物理知识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巩固知识掌握程度。例如夏季室内多个大功率电器同时使用容易引发跳闸,蒸汽烫伤远比热水烫伤更危险,这些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现象都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其正确联系,让学生真正掌握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为日常生活所用。
结束语
坚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新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师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新课改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需要充分利用好一切积极因素,真真正正为了学生发展进行改革创新,让初中物理教学环境迸发出新的活力。初中物理教育正在向着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方式更加科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向发展,相信在广大一线初中物理教师的努力下,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的初中物理学习体验,为国家物理领域培养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崇财.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J].才智,2019(18):57.
[2]郑静.新课改形势下初中历史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生活教育,2014(S1):85.
[3]宫恩荣.关于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周刊,2012(31):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