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之古体诗教学方法探究
2021-10-15何瑛
何瑛
摘要:学界普遍将唐初以前的诗歌作品称为古体诗,而将盛唐及以后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但一直以来,高中古诗词教学将古代文学史上的诗词作品统称为古诗词,而不能对各类作品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以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古诗词作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很多认知偏差。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将古体诗和近体诗分开来教学,以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体诗;教学方法;探究
引言
古典詩词是高中语文教学阶段的教学重点,古典诗词的教学直接影响到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文化素养的建设。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语文老师需要不断优化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策略,在日常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加强课堂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策略的创新和改革,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古典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对高中学生综合素养以及文化素质的培养起到相应的作用。
一、抓住体例,认识特色
教学前,教师首先要从古体诗的体例入手,借助阅读及相关研究资料,探究作品在写作方式及遣词造句上的独特之处。例如,教学《离骚》时,教师可以结合《楚辞》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离骚》是《楚辞》的代表,在写作方式上有着屈原个人浓厚的独创性,学生在此基础上就能理解《楚辞》是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因此《离骚》句子多为六言和七言,多以“兮”这一虚字延长语气,形成咏叹语调。由于楚地有着奇幻优美的自然风景,以及楚地巫文化盛行的缘故,《离骚》中大量描写个人情志与幻想,文字铺张华美,富有浪漫神秘的气息,因此学生就能理解为何《楚辞》中有大量的自然植物描写和山水风景描写。对于作品中的“兮”字,学生通过了解《楚辞》的体例,就会知道它和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等虚词意义相似,都是调整结构的语气词,因而就能消除学习《离骚》的畏难心理了。基于这样的讲解,学生就能从古体诗的总体特征中获得对作品的宏观了解,从而顺利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二、借助朗读,活跃气氛
借助朗读,把握古诗的节奏,有效解读古诗意韵。古代诗歌与音乐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伴随着音乐和舞蹈而产生的。在古诗阅读中,教师可借助朗读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语言形式,从而体会古诗的音乐美,为有效解读奠定基础。比如,学习《涉江采芙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寻找诗歌的韵脚“草”“道”“浩”“老”。然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发现韵脚的规律。学生会发现诗歌偶句押韵,且都是仄声调,读起来情味绵长。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断句,把握节奏。学生会发现这首诗的节奏点在每句第三个字上面,“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长路/漫/浩浩”等。教师可联系一般的五言诗歌再让学生练习断句,比如“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学生会发现一般的五言诗节奏点通常落在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上面,而这首诗却落在第三个字上面。教师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的音韵、节奏的美妙。学生得出《涉江采芙蓉》一诗结构优美,节奏鲜明。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读出诗歌的节奏感,甚至歌唱成曲,让诗歌以另一种有效的形式传承,进而理清了这首诗的思路,理解掌握了诗歌内容。
三、综合对比,文化引领
在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古体诗和其他类型的文本多有相通之处例如,教学《涉江采芙蓉》时,教师可以引入其他作品,帮助学生对比理解。《涉江采芙蓉》以“芙蓉”为核心,表达了妇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教师可让学生分析其与柳永的《雨铃霖(寒蝉凄切)》在艺术手法上的相似之处,学生会发现《雨铃霖》是通过对雨后“寒蝉凄切”以及今后“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爱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也是借景抒情。又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阅读《囚绿记》,学生会发现《涉江采芙蓉》和《囚绿记》都以植物为描写对象,并且都借植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涉江采芙蓉》在情感上具有诗歌含蓄蕴藉的特点,而《囚绿记》则通过“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等句子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常春藤的喜爱。借助这样的分析,学生能够以开阔的视野、从不同角度对古体诗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与思辨能力。
四、整合内容,体会古诗之美
首先,在进行古典诗词教学的过程当中,高中老师需要注意让学生了解到古典诗词的创作背景等相关资料,需要让学生体会创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作者的创作心理以及创作情感进行分析。对古典诗词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可以帮助高中生进一步理解古典诗词的情感意义以及文化内涵,对古典诗词的精神价值也有了新的认知,在进行古典诗词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和作者的思想以及创作情感达成共识。例如,在对陶渊明的诗词《饮酒》进行学习的时候,尤其在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词进行学习的时候,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陶渊明所处的社会环境,然后对诗词当中环境的描述进行想象,引领学生对情感的体会,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通过剖析诗词内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此同时,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当中创设古诗词的意境,比如语文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音乐,在音乐的渲染下,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古诗词的意境当中,激发学生引起情感共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古体诗要就诗论诗,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每一首古体诗的独特之处,再抽象、提炼、迁移,形成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古体诗鉴赏能力,丰富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阳旦.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古诗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20.
[2]贾清梅.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古诗鉴赏方法[J].高考,2020(10):110.
[3]仝芳.高中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天地,2019(0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