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标下的古诗词教学
2021-10-15伍志峰
伍志峰
摘要:在新课改的提出中,对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意味着老师们在古诗词教学中,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改进和创新,以达到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古诗词的鉴赏,并增强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本文就将以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角度,浅析古诗词学习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改;古诗词
引言:关于古诗词的学习,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在还是幼儿时就会背诵咏鹅,静夜思等脍炙人口的名诗句,那是不过是简单的记忆,而到了高中,不仅要求学生们记忆,还要求学生对其中心思想有所掌握,因此在语文古诗词学习的课堂上,需要老师加以指导和传授,当下,语文古诗词的课堂上,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一 传统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弊端
在当前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老师并不是十分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也并不认真。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教师们大多以翻译古诗词为主,让学生们死记硬背,但这样的方法并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古诗词的学习中。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是很重要的,虽然它在高考分值的比重中所占的分值并不是很多,但是在学习语文古诗词的过程中所学到的会更多,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学到如何鉴赏古诗词,如何从中读出古诗词的中心思想。高考语文下还有一下题型就是给出一个古诗词,然后根据诗词回答相关问题等,这也是为了等等。当下在高中古诗词的教学中,还带有一些硬是色彩老师只是将古诗词的译文。逐字逐句的翻译出来,这并不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这样机械的学习可能会让学生疲倦,因为知识都是相通的,古诗词中也会存在着一些类似的中心思想等等。因此,真正学写好一篇古诗词,不仅要知道他的翻译成白话文后是什么意思,还要真正理解他所包含的中心思想。
二 对古诗词教学的创新策略
现在的高中老师在课堂上缺少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方法上进行适当的反思,并找出一条适合学生学习的多元化教学思路思路。老师应该站在新课标教学的角度,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优化自己的教学质量。
首先,因为古诗词跟现代白话文有些不同,有些语言比较晦涩难懂,这些要求老师先营造良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中,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更好的学习。另外还要抓住关键的字眼,发散学生的思维,在一篇古诗中大多会有一个词或一个句子,会成为全篇诗文的中心。学生找到了关键词,就等于找到了诗眼,学习起来也就比较轻松了。
古诗词乘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语文知识。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古诗词是古人留下来的瑰宝是智慧的结晶。所以,还可以营造班级校园内的古诗词氛围。学生可以在耳濡目染之中,增强对古诗词的兴趣。例如可以出相关的班级板报,或者张贴古诗词的书法作品等等。在课堂上也可以让同学们推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并自行对其讲解,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班级的学习氛围。
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把如何学习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们掌握学习和分析古诗词的技巧。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可以自主的学习。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也不要忘了科技带来的便利,高科技在课堂上的运用,也可以使学生吗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好。内容现在应用非常广泛的微课,可以使用微课的形式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们了解到世界各地优秀老师对古诗文的讲解,同时对于老师来说也可以查看自己哪方面的不足。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只英语课本。也可以学习一些妇科本以外的古诗词,增强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能力。同时,老师也要不断探索新的古诗词教学方法。
但是,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都缺少对古诗词的兴趣,认为古诗词枯燥无味晦涩难懂。从而造成鉴赏能力下降。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借景抒情是古诗词的写作方式,同样的,想要读懂一篇古诗词,也要带着情感去学习,将自己带入到诗词不断情景之中。所以在学习古诗词之前,学生可以先了解这篇古诗词写作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經历和这个时期下的大时代背景。这样读懂一篇古诗文才会相对顺利一些,也可以体会作者的各种心情,比如忧国忧民,或是乐观豁达,亦或惋惜不舍等情感。
结束语: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深刻学习古诗词的基本精神和内涵。实际上,学生为了追求高考的分数,并不是十分注重古诗词内在的学习,只注重对古诗词系统套路的学习,从而忽视了古诗词真正的核心素养,所以也就更不会注重古诗词的古今历史意义了。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发挥其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重视古诗词,增加对古诗词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黄友章.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之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 2(27)
[2]吴斌.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J]教育学文摘,2013 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