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
2021-10-15吴学雏
吴学雏
摘要: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体验式教学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教学不仅仅只是向学生传输相应的理论知识,而是需要积极丰富学生自身的地理认知,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这才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本文就针对新课改下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己体验的方法来获取知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这也符合新课改教育要求。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参与到相应的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合理的应用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植入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针对新知识有很好的兴趣。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前做好相关准备,查阅资料,为学生提供课本知识的相关背景,这样就能够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对知识有很高的兴趣,非常顺利的完成知识学习。比如,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针对天体系统的层次提前收集好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让学生能够了解太阳系可以分为地月系和其它行星总星系,而太阳系又是在银河系中[1]。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针对收集到的资料来进行具体分析,在这种情況下学生能够被很好的吸引,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高中地理的奥妙和伟大,这样再进行后续的学习将会更加自然。
二、多媒体创设体验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也开始在教学中得以应用,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感染力。教师通过深入研究,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来使用多媒体,能够很好的将学生带入到体验式教学中。对于高中地理而言,是对地理事物的研究,所以教师如果只单纯的利用语言来讲解,并不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上,就能够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在网上搜寻地理相关的纪录片、资料等等,以便于能够在教学课上及时播放,进而更好的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能够边学习教材知识,边深入思考。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播放《美丽中国》视频,视频中对于地表、各地区风土地貌的描绘,都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而且,因为这些纪录片内容真实,所以能够取得很好的视觉体验,这样就能够更加深入研究地理问题,也就能够取得理想的地理学习效果。
三、重构地理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了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如可以让学生上台讲课。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自主的收集相关资料,并学会利用多媒体来提高讲解效率[2]。比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然后上台讲解,这样的体验方法能够加深学生的影响,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地理知识。学生就能够在课下自己找寻资料,对于地球上的水体可以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在这其中的海洋水最为主要,而陆地水又可以分为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等等,学生在深入分析中还能够明确地球上的淡水主要来源于冰川,这样的学习方法相比于教师自己讲解而言,要更加具有效率,而且因为是学生自己收集整理,所以学生也能够在这其中形成地理思维。此外,学生上台讲解的方法,能够为课堂营造一个良好、轻松的课堂氛围,这样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将以往教师被动学习的方法,转化为主动学习,进而就能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重构地理课堂,能够真正的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学习回归生活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单纯的讲解概念或者是相应的定理,那么并不能够吸引学生注意。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知识联系现实,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区域发展战略》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交通运输和区域发展这一节教学上,就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比如,向学生提问“经济发达的城市交通建设相比于经济落后城市有哪些不同”,学生就能够积极回答,经济发达的城市交通建设更加完善,然后教师再引出合理的交通布局能够增强城市之间的合作,提高区域内的经济活力,也能够有效的改善区域发展条件,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能够从生活实际中了解到地理知识的内涵,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在以后学习中都能够联系实际,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合理的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不仅要能够植入体验,还应该合理应用多媒体,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有效的实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立东.体验式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31):123.
[2]陈云素.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8(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