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2021-10-15李小平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3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李小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已经成为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当前我国仍然有很多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个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得到很好的体现,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学科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关注高中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对学生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化学创新精神及实际化学实践能力等的培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引言

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高中教育出现了很大变化,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素养的综合形成,使其在能力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在学习和实践中发展学科综合能力,在化学学习中提升化学专业能力,形成学科素养。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及知识体系的构建

新高考后,高考考核的内容已经转化为对核心知识以及化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核,一方面是检验学生能否将化学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另一方面是检验学生能否将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并将化学知识活学活用。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助其形成知识体系。例如:在《钠、碳及其化合物》一课的讲解中,应该引导学生对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并对钠、碳及其化合物进行展示,然后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将之前学习的电荷守恒等相关知识引入其中,通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学科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展开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并学会合理地应用化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原电池”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及其腐蚀情况,并将其与学校内的金属腐蚀情况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异同点并思考如果金属发生腐蚀应当采取怎样的防护保护措施,利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当注意以下两点:一方面,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当选取有启发性的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去主动思考,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真正地实现触类旁通、知识迁移的效果。例如,在“酸类物质中有强酸制弱酸”这个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碱类物质思考是否同样也遵循这个规则,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利用旧知识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得到自信心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注意情境的创设要具备层次感,首先教师要仔细阅读大纲内容,结合教学大纲内容要求来把握问题情境的难易程度,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不具有挑战性,否则就会失去意义;如果问题设置得太难,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这样学生的自信心难免会受挫,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按照一定的层次设置问题情境,就可以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探索知识,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导入新的知识点。

三、加强实验探究

在很多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对其中所出现的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未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便无法让学生深入化了解化学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知识和内容。古人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开展化学教学工作中,教师也需要加强对化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思考和探索,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的课堂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更好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比如:在讲解到“铝的性质”该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带领学生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到铝箔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熔化的现象以及在砂纸打磨之后加热的现象。结合之前所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对化学现象形成思考,提升其核心素养。

四、借助化学史发展学科素养

在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表现为依据相关事实或材料来推导得到判断或结论,实现问题的解决或获得新知识。以“原子结构模型”为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了解到原子的微观状态,如果被动接受知识学习起来会事倍功半。面对这一难题,教师不妨引入化学史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家对微观粒子的思考。在课堂讲解过程中,从古希腊时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不可分哲学思辨,到道尔顿微观角度发现物质由原子组成(同种元素原子相同、性质相同),再到汤姆逊发现电子提出“葡萄干面包式”模型结构,再往后卢瑟福设计实验重新认识原子结构模型。一步步地把知识展开,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前人研究成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原子结构模型,在内心深处重新认识原子结构模型。实际上,化学史蕴含着化学家丰富的智慧、思想和方法,学生在化学史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会前人在探究微观领域的思想和智慧,进而形成认知、分析微观世界的方法。

結束语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综合利用各种新型教学方法,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牢固化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和素养,使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化学知识的应用水平,实现化学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连通。

参考文献

[1]高一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学的要点分析[J].考试周刊,2021(24):113-114.

[2]彭吉伟.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J].家长,2021(08):48-49.

[3]黄继华.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6):92-93.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