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优化英语教学效果
2021-10-15陈倩仪
陈倩仪
摘要: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强调应当努力使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方法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出台和实施,学习策略的培养已经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環节,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则是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中心内容。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一、 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创设英语情景,活跃课堂气氛。为了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可根据该课时的教学任务,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现在进行时的内容时,我不是直接让学生看书里的内容,而是把要教的短语“read a book、 clean the room、watch TV、talk on the phone…”等先写在几张卡片上,然后请几位学生上来看卡片并做动作,上来的学生在做动作时,我就问全班学生:“What’s he/she doing?”下面的学生就会把“He’s cleaning the room.She’s talking on the phone…”等句子猜出来。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让学生看书,然后照本宣科好得多。
其次,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学阶段,活动是学习得以有效开展的载体。课堂上最简单而有效的活动就是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不会太花时间,但却能使学生紧紧跟上教师的思维和上课的节奏,还能使学生不自觉地参与到英语的学习当中。近年来的初中课材中都有Read and act.Work in pairs.Ask and answer.Discuss in groups.Play games等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些内容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巩固他们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还能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能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让他们自己挑选搭档等,在充分的空间和自由的气氛中更好地体现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再次,当好学生的朋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影响学生认识活动的效率。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尽量使自己的课堂有时代的节奏和气息,如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喜欢上这样的课。同时,教师要多关注媒体资讯,譬如孙杨的最新记录是多少,谁是今年最有人气的“中国好声音”等,并在课余与学生交流这些信息,逐渐接近与学生的距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将会“爱屋及乌”地主动学习,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从而使每节课都显得轻松、惬意。
二、 注意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习变得轻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注意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学单词可以运用拼读规则的方法来学,也可以运用构词法的规则来学。因为小学七年级课本所出现的单词大都是比较简单的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一般在七年级时教师就应该强调拼读规则的学习,而到了八年级,教师就可以开始把构词法的内容渗透到单词的教学之中,如在学careful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猜猜它的副词carefully,它的反义词careless和它们的同根词care,这样积少成多,学生就会逐渐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学一个新词时就会多想想这个词的亲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碰到比较难的单词如pronunciation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强调说:“这个词的动词形式是pronounce,pronunciation名词,这个词比较长,分成五个章节,我们一定要用拼读规则来记这个词,才能记得又准确又牢固”,然后再让学生填上这样的句子:It’s difficult to 1 the words 2 .(1.pronounce,2.pronunciation)
三、 协调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促进教学相长
有些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学英语,而且也一直学不好英语,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英语老师的权威性太强了。师生关系的这种状态肯定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他们的学习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协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偏好,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风格交替变换各种教学方法。例如,视觉型学习者比较善于接受视觉信息,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策略有阅读、幻灯、电视、电影、示范等。如果教师一直采用这些方法开展教学,则不利于听觉型学习者和动觉型学习者的学习。因此,在某个教学阶段,教师应该以讲授、讨论、谈话、录音等教学方法,与听觉型学习者相匹配;或者采用练习、角色扮演等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以便与动觉型学生相匹配。这样,通过均衡的匹配,各种类型的学生均能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四、 重视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我们要“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强调学生个性化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是一种优势心理定势,是取得学习成功的内因。在现实中,有不少学生自信心不足,乃至失去自信心,很大程度上是受片面评价所致。教师应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加以肯定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收获成功,从而树立自信心,投入学习之中。
总而言之,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教授学习方法为主,进行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不明确的问题积极与教师沟通,如此,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优化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沁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激活小学英语课堂[J]. 小学教学研究,2019( 27) : 12 - 14.
[2] 段淑荣 . 小学英语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深化实施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9( 37) :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