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21-10-15赵姗王晓

康颐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卧床预防

赵姗 王晓

【摘要】目的:对预见性护理骨科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骨科术后患者参与研究,以对照实验方式探讨参照组、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创伤性骨折可行,能够预防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推荐临床使用。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卧床;下肢静脉血栓;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

创伤性骨折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骨折类型,年轻群体中创伤性骨折的发生率男性较高,因为青年成人骨折主要是由外部暴力造成的。研究表明,预见性护理可以改善骨科术后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本文据此研究了以下几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骨科骨科术后患者,共100例,经X线、CT确诊,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受伤时长2-18h,平均时长7.32±2.05h。患者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55.3±5.4岁;男55例,女45例。患者签署实验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认可。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受伤时长2-17h,平均时长7.01±2.02h。患者年龄32-84岁,平均年龄54.0±5.1岁;男30例,女性患者20例。实验组,受伤时长3-18h,平均时长7.83±2.33h。患者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55.6±5.7岁;男25例,女性患者25例。参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术后进行预见性护理,两组的年龄、性别、受伤时长等基础资料可比(P>0.05)。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疼痛护理,等。

实验组采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健康教育

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凝血情况和全身状况等,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到术后长期卧床,血液粘度增加,血液循环不畅,很容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栓,严重时可能导致肺肺栓塞等并发症,所以要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1]。吸烟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因为尼古丁能够收缩血管,所以要告知患者戒烟。

1.2.2抬高患肢

手术后要将骨折患肢适当抬高约30度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可以在侧肢体下垫一个厚度适当的棉垫。如果是膝关节骨折,还要保持膝关节的直立和固定,通过抬高床尾的方式抬高患肢,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膝下垫枕或过度屈髋阻碍静脉回流[2]。

1.2.3指导早期活动

腿部肌肉,例如腓肠肌上有静脉窦,必须肌肉泵帮助静脉血液回流,特别是患者处于仰卧状态时[3]。当术后麻醉未消失时,护士通过健侧肢体被动活动例如屈伸运动、按摩肢体等进行。术后康复过程中,护士可鼓励患者采用主动活动,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指导患者家属按摩肢体,促使肌肉收缩,加快静脉血流速度,避免卧床引起的血流缓慢。按摩需要从跟腱起自上而下,沿静脉血流方向,促进静脉回流。

1.2.4机械预防

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能够减少对患者的打扰,可以在夜间持续使用[4]。注意一定要选择适合患者的弹力袜,合理调整压力、弹力,做好皮肤护理,以免皮肤损伤。

1.2.5合理穿刺部位

下肢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高于上肢。特别是老年骨折患者尽量减少下肢静脉穿刺,避免同一部位多次穿刺,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长期输液需要使用颈外静脉穿刺。

1.2.6预防性抗凝护理

因为创伤性骨折创伤大,所以需要使用抗凝剂,但是术后出血几率高[5]。必须对患者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同时观察伤口情况,按医嘱测量血常规和凝血。

1.3 统计方法

数据通过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显著差异。

1.4 观察指标

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数值越高护理效果越差。

1.5 治疗标准

痊愈:骨科术后疼痛、肿胀症状彻底消失;显效:骨科术后疼痛、肿胀症状明显改善;无效:骨科术后疼痛、肿胀未缓解。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参照组,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参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例,发生率6.0%,实验组0例,两组发生率差异显著,X 2=15.04,P<0.05。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重视预防护理,通过护理实践和文献资料等,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并发症。术前健康宣教,能够增强下肢深下肢静脉血栓的认知,提高预防意识,提高治疗依从性。术前评估掌握患者病情,治疗原发疾病,加强功能练习,减少血栓形成因素。术后观察患肢血液循环,采取保护措施减少静脉血管损伤。正确摆放体位,指导早期被动和主动运动,促进局部回流,缓解长期卧床导致的血流速度降低。使用弹力袜可以压迫下肢静脉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可以避免反复多次穿刺同一部位,减少静脉血管的损伤。出院指导可使患者熟悉和掌握疾病的防治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可促进护患之間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骨科术后患者通过预见性护理,可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推荐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张芳.预见性护理预防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08):177-178.

[2]刘海英.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017(007):203-204.

[3]彭于晏.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278-279.

[4]蒙壮丽,黄紫薇.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J].微创医学,2020,15(02):89-91.

[5]宋瑞红.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318-320.

*通讯作者:王晓,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下肢静脉血栓卧床预防
如何有效避免卧床老人发生肺炎
好好躺着也可以治腰椎盘突出
秋雨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临床分析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比较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
前瞻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分析
病后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