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破布木属植物药用研究进展
2021-10-15庞克坚唐萍魏沣杨新洲唐辉
庞克坚 唐萍 魏沣 杨新洲 唐辉
中图分类号 R284;R28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19-2421-08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19.20
摘 要 目的:为我国破布木属Cordia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国破布木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我国破布木属植物共有6种,分别为破布木C. dichotoma Forst. f.、橙花破布木C. subcordata Lam.、二叉破布木C. furcans Johnst.、台湾破布木C. cumingiana Vidal、越南破布木C. cochinchinensis Gagnep.和毛叶破布木C. myxa L.。我国破布木属植物富含黄酮类、挥发油类、酚类、脂肪酸类和类胡萝卜素类等化合物,主要具有抗癌、肝脏/心脏保护、抗溃疡、抗氧化、抗炎、镇痛、免疫调节、杀虫、抗菌、抗病毒、降血糖和降血脂等作用,具有较高的药用开发价值。但其相关研究还缺少单体化合物、药理作用机制、毒理学方面的研究;且研究对象主要为破布木、毛叶破布木以及橙花破布木,缺少对二叉破布木、台湾破布木和越南破布木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破布木属;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破布木属Cordia植物是隶属于紫草科Boraginaceae的开花乔木或灌木。全球一共约有250种破布木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东非、墨西哥、西印度群岛、中美洲、南美洲、巴基斯坦、西非、尼日利亚、加纳、斯里兰卡和印度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1]。我国有6种破布木属植物,其中1种系引进品种,栽培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其余5种主要产于西南及台湾地区,普遍分布于海南岛[2]。该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在印度传统的阿育吠陀、悉达和尤纳尼医药体系中,常用于治疗流感、感冒、哮喘、痢疾、蛇咬伤和头痛等[3]。在我国,破布木属植物入药始载于《回回药方》,《维吾尔药志》和《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也均有记载。该属植物是维吾尔医学体系中的常用药材,主要用于治疗发烧、咳嗽、头痛、食欲不振和两便不利等[4]。目前,已有部分破布木属植物被制成成方制剂应用于临床,如热感赛比斯坦颗粒和祖卡木颗粒等,主要用于治疗感冒[5-7]。笔者现对我国破布木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进行综述,旨在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我国破布木属植物的资源分布
我国的破布木属植物共有6种,分别为破布木C. dichotoma Forst. f.、橙花破布木C. subcordata Lam.、二叉破布木C. furcans Johnst.、台湾破布木C. cumingiana Vidal、越南破布木C. cochinchinensis Gagnep.和毛叶破布木C. myxa L.。其主要分布区域和生长环境如表1所示。
2 我国破布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我国破布木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挥发油类、酚类、脂肪酸类、类胡萝卜素类、三萜类和生物碱类等。据文献报道,破布木叶中总生物碱、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分别为2.20%、4.58 mg/mL和4.27 mg/mL[8];种子中含有多酚类化合物(1.0%)、三萜类化合物(0.075%)、氨基酸(1.39%)和迷迭香酸(0.002 8%)[9];果实中含有多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单宁和植物黏液质[10-11]。
2.1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植物中的一类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癌和免疫调节等作用[12]。目前,从我国破布木属植物中共分离、鉴定出黄酮类化合物19种,包括黄酮2种、黄酮醇3种、二氢黄酮1种、二氢黄酮醇2种、黄酮苷1种、黄酮醇苷8种和二氢黄酮苷2种。该属植物中的黄酮苷元以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为主,所连糖基以葡萄糖、鼠李糖和芸香糖为主。Nariya等[13]在破布木C. dichotoma Forst. f.樹皮中分离出槲皮素、山柰酚和芹菜素,含量分别为0.21%、0.19%和0.28%。El-Newary等[10]测得破布木C. dichotoma Forst. f.果中的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含量分别为0.58%、0.49%和2.41%。我国破布木属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表2所示,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2.2 挥发油类化合物
挥发油类化合物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其化学成分多样,在抗菌、抗病毒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潜力,是天然的抗菌剂和抗氧化剂。Hameed等[22]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毛叶破布木C. myxa L.叶的甲醇提取物中鉴定出22种活性化学成分,如表3所示,其结构式如图2所示。
2.3 酚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是破布木属植物的主要特征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目前测得该属植物中的酚类化合物共有7种,分别为迷迭香酸、咖啡酸、绿原酸、nervonyl 4-hydroxy-trans-cinnamate ester、4-羟基苯甲酸、香兰素、(S)-2-hydroxy-3-(4-hydroxyphenyl)-propanoic acid。El- Newary等[1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得破布木C. dichotoma Forst. f. 果中含有绿原酸(0.72%)、咖啡酸(1.35%)和迷迭香酸(26.39%),其中迷迭香酸是该植物中的主要酚类化合物。我国破布木属植物中的酚类化合物如表4所示,其结构式如图3所示。
2.4 脂肪酸类化合物
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破布木属植物的果实中,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中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的含量较低(占18.17%);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等[11]。我国破布木属植物中的脂肪酸类化合物如表4所示,其结构式如图3所示(图中未展示化合物50、55的结构式,是因为目前无法查到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