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郴州实施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考

2021-10-15陈耀龙

当代农村财经 2021年10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代化

陈耀龙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中央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i湖南省郴州市在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不少短板和瓶颈。为进一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议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创新产业兴旺活力、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着力,以规划的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运用分类推进、“强农行动”、“党建引领+”、农村制度改革等方式方法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 现代化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问题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对新时代工农城乡关系变化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党中央贯彻新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三农”工作在理论层面、制度层面以及实践层面创新的重大成果,必将带来农业大发展、农村大变化。郴州在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哪些问题,接下来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有哪些方式方法可以探索并推广值得我们深思。

一、发展现状

郴州是农业大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湖南省“三农”文件精神,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服务“三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农业综合实力增强

农业农村经济总量增加明显,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20年,从农业农村经济总量来看,郴州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05.98亿元,较上年增长4.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从农业产业结构来看,传统农业产业(种植业、畜牧业)占主导格局并未改变,2020年全市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业服务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39:9:3:4,其中,种植业、渔业产值的占比下降明显,而农业服务业总产值增速较快,达到18.45亿元,较上年增长8.1%。

(二)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畅通,农业经营效果不断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休闲农业、特色农业、农村电商快速兴起,农村资产盘活,经营内生动力喷发,极大地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郴州市茶叶生产初具规模,品牌效益比较好。如桂东的玲珑茶、资兴的狗脑贡、宜章的莽山红,此外,汝城、安仁等县市区相应的有一些茶叶基地,收成都非常可观。2020年,郴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532元,较上年增长7.3%,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1个百分点。

(三)农村发展活力增强

为更大程度激发农村发展活力,郴州市已顺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登记办证工作,并陆续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一系列农村制度改革方面的文件,描画出农村改革的时间表、流程图。近年来,通过大力优化农业经营环境,为农业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赋能放权,越来越多的大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喷涌而出,进一步拓展了传统农业功能,加快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截至2020年,郴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位居湖南省第二,共有7662家;登记在册的家庭农场、农村电商分别有2445家、750家;种养大户达2.4万多家。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20年共接待乡村游旅客156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58亿元,连续六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有效解决近7000多户贫困户脱贫难题。

(四)农村面貌日益改善

郴州市强力推进“十城百镇千村”新农村建设工程,并启动“美丽乡村”四年行动计划,在农村环境整治、规范村民建房等农村村容村貌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截止2020年,全市已实施开工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2627个,总投资达7.79亿元,农村新建(改建)户厕1.83万户,对废弃房屋拆除近32.46万平方米。其中,资兴市黄草镇获评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镇”,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因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考察“半条被子”入选国家发改委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五)城乡统筹明显加快

大力开展新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2020年郴州市城镇化率达54.9%。加快城乡统筹发展,重抓农村民生大事实事,大力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农村教育、医卫、社保等公共服務水平。各类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逐步推进,为承接农民转移就业和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创造了条件。

二、郴州实施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问题

当前,郴州市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急需解决。例如城乡发展不平衡、集体经济偏弱、农村产业不强、农村改革滞后问题仍很突出,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还在扩大,农村资金、土地、劳动力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还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与“瓶颈”。

(一)农村集体经济尚未摆脱“空壳化”

由于大部分山林、茶山承包经营收入在农户,集体经济基础发展空间小,有的村有一些资产(如茶厂、加工厂、鱼塘等)对外承包并一次性收取多年的承包款,导致目前乡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产业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市县两级财政或者有关部门争取。因集体经济薄弱,市县级财政的支持有限,部分农村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必须办的公共事业靠打借据欠账办理,严重影响了村支两委威信。近年来,虽然在推行“支部农场”中,有的村经济有所改善,但整体而言,没有根本好转。

(二)农村人口呈现“空心化”

部分乡村由于受地理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制约,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能人”引进难,种田“叟与姑”,土地抛荒现象正在加剧。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分析,全市居家成年农民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大多为“三留”人员,实际长期居住人员不足三分之一。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几乎一半的家庭把农业做副业,“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三)农业产业发展呈现“断链化”

郴州市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农产品加工转换率低,农业企业基本上属于初加工企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市场竞争力不强。一是龙头企业规模不大,深加工能力不强,链条短,高附加值产品不多,多数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主仅仅把单家独户的土地集中起来,按比较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不多,也只有玲珑茶、狗脑贡、莽山红、临武鸭具有“小领头羊”的作用,且年产值规模不大,还算不上真正的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农业企业几乎是空白。二是全产业链未形成。各农业经营主体在跟其他产业开展对接与融合的意识还不强,没有开展好横向、纵向之间的合作路径,导致上下游产业链没有链接好,没有形成完善的“研产销”一条龙运营机制和组织机制。三是农业融资难。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相当部分经营主体无法进行规范的信用评估和评级授信,银行资本、社会资本无意进入;地方财政扶持有限,没有稳定的渠道,扶持资金量小,使用分散。

(四)农村改革呈现“瓶颈化”

农村制度改革的落后是制约郴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瓶颈。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由于思想观念落后及产权流转管理体系不健全,农村承包用地难以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值无法有效评估。在农村公共服务改革方面,由于供给不足,在矛盾突出的教育、医疗方面等,因为比较分散,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较为困难。

三、郴州实施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规划了实施道路。郴州市要举全市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创新产业兴旺活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构建治理有效新体系;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一)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首先是规划的现代化。要对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系统考虑、双轮驱动,对国土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要统筹规划,尤其要强化城乡规划的有机衔接,合理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发展,构建城乡协调联动的融合发展格局。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在空间用途管制方面,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郴州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综合治理模式。在完善城乡布局方面,要围绕郴州市“大十字”城镇群,加快融城步伐,提升城镇人口集聚功能,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格局。以重点镇、示范镇为辐射带动中心,使之成为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的重点载体。在科学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方面,坚持县域乡村规划先行,以县城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推动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乡村规划要立足郴州乡土,体现湘南农村特色,强化乡村规划建设执行监管,严格实行规划审批制度。

二是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农业生产空间要优化。立足郴州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以四大农业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林业、休闲旅游业)为主体的农业发展布局,打造“一基地两区”,即以优质稻米、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为主的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湘粤生态文化农业先行区、湘南特色产业(水产、水果、茶叶)创新示范区。生活空间布局要合理。要努力满足乡村发展需要,积极推进乡村生活圈的建设,统筹配置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乡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适应老年化发展态势,加快幸福院、老年活动室、养老院等老年设施建设、提升人性化发展水平。生态空间要严格保护。加强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强化对乡村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山系、森林、河流、湖泊、湿地等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打造乡村与生态共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是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会大量转变成市民,进而导致部分乡村“空心化”。乡村振兴绝不代表一区域一地方全部村庄都会振兴。也正因为如此,应按资源禀赋、人口流动趋势,区位条件等来分类推进乡村有序发展。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四类:示范引领型、特色发展型、改造提升型、搬迁撤并型。示范引领型村庄,是对资源禀赋丰裕、产业支撑较强、生态环境友好、农民较为富裕的村庄或者城市近郊区村庄,应该高起点规划,大力度实施,“仿城市化”治理,高标准打造示范村,最大限度增强人口和产业吸纳带动能力,让农民生活幸福安康。特色发展型村庄,主要包括资源比较独特的文化古村、红色村镇、民族村寨以及自然风光村等,要坚持“红色+”、“文化+”,推动特色保护与现代村庄发展良性互促,做好绿色发展文章,突出做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做强产业发展层次,加快向经济强村迈进。改造提质型村庄,是对产业基础、生产生活条件都比较薄弱,“空心化”比较严重,但未来二、三十年人口基数还比较大的村庄,采取提质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尤其对农村环境整治、村民养老作为重点抓,这部分是乡村振兴的难点。搬迁撤并型村庄,是对于不具有保留价值或不适合人类生产生活,亟需搬迁撤并的村庄,要撤村并点、生态搬迁等,以此满足这类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创新产业兴旺新活力,加快农业现代化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重中之重。换句话说,没有产业的振兴,乡村振兴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从谈起。郴州在创新产业新活力方面,可以从开展以下“五大强农行动”入手:

一是開展质量强农行动。严守耕地红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提高推广高产、优质粮食新品种,推进粮食绿色生产,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逐步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循环农业发展,加大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运用,以高质量、高附加值农业强农副农。

二是开展产业融合强农行动。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培育多种形式的新型产业化联合体,逐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鼓励小农户跟现代化农业高效衔接。

三是开展品牌强农行动。不断加大对郴州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培育和保护力度,扩大“郴字号”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重点打造“湘江源”蔬菜、“郴州福茶”“湘南柑橘”三大区域公用品牌。加快“两证+追溯”体系推广运用,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二品一标”企业和“一县一特”企业全部入驻湖南省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平台,并完成赋码销售。继续大力开展郴州本土特色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四是开展科技强农行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支持扶持力度,结合郴州优势农业重点抓种业、烟叶自主创新。加强郴州市种子种苗基地、商业化育种体系、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设立种子种苗研发基金,扶持培育2-3家“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加大信息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重点围绕主要农产品的品种培育、精深加工、农机设备、智能应用等,在农产品品质、生态、效益等方面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是开展开放强农行动。郴州正在打造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农业发展更要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健全合作机制,打造合作平台,扩大项目、技术、资金融合。立足郴州优势农业产业,面向粤港澳实施供给蔬菜、水果、生猪重点建设工程,抓紧制定郴州市供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质量标准。大力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外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进驻郴州,如抓紧抓好澳门君天集团粤港澳大湾区(郴州)农业产业集群项目落地开工。

(三)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构建治理有效新体系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保障。要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工作模式。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与灵魂,实施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若是缺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萍”。“党建引领+”工作模式主要可以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以及“党建引领+人才振兴”三方面着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就是要在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前提下,不断探索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将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发挥好党员干部的领头人、指引员、宣传员作用,带领村民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目前应抓紧做好在全郴州范围内选派一批“第一书记”派驻到示范村,打造一批“党建引领”的示范村庄。“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就是要把农村党支部建在农业产业生产的各个区域、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支部、一个专班、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助推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产业兴旺打下坚实基础。“党建引领+人才振兴”,是以党建引领农村人才的“引培用留”机制。鼓励郴州籍返乡创业人员、郴州乡贤和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振兴事业,重点培育一批种养业、加工业、农村电商、合作社骨干等新时代农民企业家,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搭建起企业联村平台,实现企业与农民的互利共赢。

加快乡村治理集成化。针对镇村管理事务杂、权限小、任务重等特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应该采取乡村治理集成化方式提高治理效率与效益。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进一步为乡镇赋能放权,给予乡镇更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理顺权责关系,构建功能齐全、权责一致的管理体制。设立公共服务事项管理制度,对村级事务统一归口管理,加大对镇村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和自治组织等的监督监管,严格采取核准入制度。加快构建农村网格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运行机制,一体化解决综治、信访、民生、法治等各類问题。

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可以引导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向多种模式发展,如资产租赁型、服务创新型、资源优势型、地域特色型等,探索在确保不与村民争利的前提下,可以垄断一些资源来发展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与使用,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制度化、信息化、市场化。

(四)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制度支撑体系

农村产权制度以及土地制度等配套制度的改革是制约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从国内外如贵州、江苏等省的成功实践来看,只要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顺利,尤其是土地流转比较成功的地区,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都有极强的助推作用。郴州市可以借鉴“他山之石”,在农村制度改革方面下足功夫。

深化农村制度改革的基础工作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加快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领证,以农民自愿为前提,探索农户以土地权证入股合作社。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鼓励他们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采取入股、联营等多种方式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共同经营农业产业。深化农村制度改革需要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前提下,健全县、乡、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积极推广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生产托管、股份合作等经营模式,发展与生产经营主体能力相适应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传统小农户要统筹兼顾,“以大带小”“以新型带传统”,促成全体农民步入现代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也是农村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探索出的“四确五定”即“确员定股东、确权定资产、确股定归属、确管定经营、平台定市场”的改革经验被吸纳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郴州市可以借鉴推广。最后,农村制度改革还需在乡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上做文章。郴州编制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应站在郴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全局,在确保全郴州范围内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优化全市土地利用布局,对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高效利用,对村庄整治、宅基地和农村空闲建设用地加快整理,进一步调整村庄建设用地布局,为满足富民乡村产业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本的用地需求。

参考文献:

[1]陈锡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02)

[2]吴文祥.党建引领高起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江苏农村经济,2020(09)

[3]湖南省统计局.2020年郴州市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N/OL].(2021-03-22)http://tjj.hunan.gov.cn/ hntj/tjfx/sxfx/czs/202103/t20210322_ 15041000.html

(作者单位: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李政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现代化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敢立潮头唱大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