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率将达50%
2021-10-15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关于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的通知》明确:2021年年内,天津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创建率将达50%。明年,天津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率将达80%,除部分专科医院外,各级公立医院创建率将达到100%。
据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负责人介绍,创建工作的重点是:在全市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推进医疗机构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切实解决就医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为就医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
全市各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部分专科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均将从友善文化、友善管理、友善服务、友善环境四方面入手,加强对老年人的友善服務。
友善文化:机构愿景或文化中有关心、关爱老年人,保障老年人权益,维护老年人尊严等内容。有针对就医老年人的健康宣教制度,门诊公示有包括服务流程和收费标准等便于老年人查询的服务信息。
友善管理:建立老年患者双向转诊机制,形成医联体协作管理模式。有健全的老年医疗、康复和护理相关培训制度。定期开展老年心理学、老年照护、沟通交流技巧等培训。
友善服务:医疗机构在推进智慧化就医工作的同时,完善电话、网络、现场预约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保留或增设人工挂号收费窗口。配备工作人员,引导帮助老年人进行自助机取号、取报告、交费等,满足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针对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中遇到的困难,优化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界面设计和服务功能,增加家人代办或线下环节。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老年医学科或内科门诊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服务,对老年患者高风险因素给予早期识别与干预,保障医疗安全。基层医疗机构要结合实际,可通过签约、巡诊等多种方式为确有需要的老人开展上门诊疗、康复、照护等个性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与上级医疗机构远程会诊,为老年人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高风险筛查,重点开展跌倒、肺栓塞、误吸和坠床等项目,建立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高风险筛查后知情告知制度。
友善环境:门急诊、住院病区配备轮椅、平车等辅助移乘设备,方便取用。主出入口处有方便老人上下车的临时停车区和安全标识。所有出入口、门、台阶、坡道、转弯处、轮椅坡道及信息标识系统等的设置,均应符合国家相关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
▲新闻来源: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