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协同模式与多重路径

2021-10-15汤诗华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场域培育思政

汤诗华

(安徽开放大学 文法与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成长于一个国家的独立生命个体,在这个国家的制度、文化、传统、观念等的持续浸润之下,会对国家形成接纳和认可的倾向,这就是公民对国家产生认同心理的过程。 所谓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 就是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民族国家的确认,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政治道路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和身份感[1]以及为之效忠和奉献的心理意识和行为倾向[2],其实质是对国家现有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拥护和对本国社会共同体的认同[3]。 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和底线,能够升华为爱国主义情感[4],带来国家全体公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维系国家存在与发展的纽带。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当前,公民的国家认同对于维系国家存在与发展的重要价值越来越被重视。 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持续加强的全球化趋势冲击等现实挑战, 对国家凝聚力、向心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国家认同培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不断凸显。 从培育对象的覆盖面来说,国家认同培育关乎全体国民。 朝气蓬勃、承担未来中坚使命的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由于成长于充斥各类价值观念的信息时代,其处于不断发展当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不同观念的影响和冲击。 因此,针对大学生群体国家认同的研究与培育,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现实价值

(一) 完善素质结构,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

从关系的视角看,国家认同既是个体对国家的认可和接纳,又是国家对于良好公民的素养期待[5]。培育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既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也是为促进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回应社会期待的必然举措。国家认同是公民素质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合格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爱国情怀。厚植国家认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合格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应有之义,国家认同教育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对自己的国家缺少认同的大学生,是不符合时代的期待与要求的, 其内在素质是存在缺项的。 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培育起来了,其作为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基本政治素质就具备了。 此外,认同是奉献的心理前提,认同自己的祖国,为在祖国营造的广阔舞台上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准备了心理基础,因此,培育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是解决高等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重要路径。大学生只有具备高度的国家认同, 才具备了真正融入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现实可能,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 是完善大学生素质结构、促进全面成才的内在要求。

(二)增强思政教育实效,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6]。 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立德树人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国家认同因其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关联而为德育工作所重视。国家认同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和底线,也是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国家认同所内涵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着力点[7]。 国家认同会激发多种良好道德情感,对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的培养, 不仅能够丰富高校思政工作的内涵,更有利于促进思政教育见成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 对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必然和实践进路。

(三)提升凝聚力,推动和谐社会构建与民族复兴大业

民族国家既是“政治-法律”共同体,也是“历史-文化”共同体[8]。正如亨廷顿所言:“只有当人们认为自己同属于同一国家时,国家才会存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外在的物质和力量的复兴,更是精神和思想的复兴。 思想导引行动,思想统一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就得到了提升。 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主人翁,其对国家的认同水平,直接影响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稳固的心理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持续增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为保障。大学生群体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社会群体, 也是未来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提升其对于祖国的认同感,有利于国家凝聚力、向心力的提升,是内涵式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需要和谐稳定,基础是公民的心理认同,国家认同教育可提升认同感,提升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是民族复兴的前提。

二、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三位一体协同模式

国家认同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多方主体合力培育之下才得以生发的。在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过程中,政府、高校和大学生群体是三个最重要的培育主体。三方主体角色不同,职责各异,共同肩负起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任务。政府是国家认同培育工作的重要引导者和最终承担者,负责营造国家认同需要的主客观条件,以及面向大学生群体乃至全体国民的思想引领。高校在政府的领导下发挥教育优势,建立立体培育网络,直接面对和作用于学生群体。 大学生既是国家认同培育工作的对象群体,也是培育工作的主动参与者,在培育工作中既承担受力点也扮演发力点的角色,是外在的教育教化内化为国家认同感的关键。根据三方主体各自的定位与职责,以政府的作为为基础,高校为重点,个体为关键,尝试建构国家认同的“政府-高校-学生协同”的培育模式。

图1 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政府-高校-学生协同”培育模式

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培育,是在政府主导营造的社会教育场域、高校主导的高校教育场域和大学生主导的自主教育场域叠加的语境下推进的。从培育主体来说,政府承担了基础提供者和思想引领者的双重角色,为国家认同的生成奠定现实基础,指引专业认同培育工作的方向。 在政府的支持和引领下,高校肩负教育主体责任,发挥专业优势构建教育体系,大学生群体在大学构建的教育体系中积极接受教育,做好自我引领与教育。 政府的工作为高校和大学生的培育工作提供现实基础,高校承上启下,政府是基础,高校是重点,个体是关键。政府、高校、个体三方主体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取得实效。 从覆盖范围上来说,社会教育场域覆盖面最大,几乎包涵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教育场域和自主教育场域均内含在社会教育场域之中;高校教育场域主要局限于高等教育情境,是高校通过显性、隐性教育方式构建的教育场域;自主教育场域由大学生个体自我陶冶和群体交互影响两种方式组成了个性化的教育场域,既受社会教育场域和高校教育场域的影响,又自成一体,是一种具有独特性的教育亚场域。 从作用机制上来说,政府通过统筹社会建设和推动社会教育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发生、 发展提供主客观条件,高校通过打造显性与隐形教育立体化培育体系,积极发挥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主阵地作用,大学生群体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个体陶冶和群体共育两种方式开展自主教育,实现自我引领发展。 从影响路径上来说,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是在内外两种影响路径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实现的。 其中,社会教育场域和高校教育场域是培育工作的外力作用系统,两者以外在影响的形式作用于大学生主体,而自主教育场域则是内力作用系统,是大学生自主自觉的自我培育。

总之,社会教育场域、高校教育场域和自主教育场域融合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育工作之中,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协同模式。 三大场域各具优势、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总体目标的达成。

三、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多重路径

(一)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作为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重要主体,政府的作为对于培育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价值。可从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教育, 不断提升国家软硬实力,不断发挥思想宣传优势等方式,推进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

1.社会建设

国家认同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 其维系和提升, 是以切实的国家软硬实力作为条件和支撑的。各级党委、政府应紧密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方面”战略布局,在内政、外交上交出令人民满意的答卷,不断缩小国家发展水平与人民内心期待的距离,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奠定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实基础。 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济地位;二是守护好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加强国防建设,预防和处置好各类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兜好底线;三要聚焦民生,不断优化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国家发展的红利;四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五要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不断落实公民政治参与权利,提升参与感、获得感;六是推进法治建设,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2.社会教育

国家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建设成就等,需要广泛精准地传递给人民群众。发挥宣传舆论工作优势,依托多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做好面向全体国民的社会教育工作,营造氛围,对于提升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国民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民限于生活圈, 对于外界的感知范围是有限的,这为社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问题导向和现实指向。公民对国家的历史、现状、成就、进展等的了解都有所不足,因此需要加强社会教育的引领和支持。 加强对国家建设发展成就的宣传,以提升认知度和自豪感,进而增进认同感。 当前的社会教育可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教育场馆的作用,也可开展讲座、报告会等专项教育活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营造浓郁氛围。 另一方面,也要依托广播、电视、报纸、融媒体等现代主流媒体,同时加强短视频、自媒体的监管、引导,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国家建设成就、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主流价值导向,提升公民认知,塑造受众观念。 公民教育要有对象意识,坚持人民视角,保障教育效果。

(二)打造立体培育体系

高校是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的主阵地,要积极发挥教育优势, 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同时着力挖掘隐性教育资源。

1.显性教育

认同的基础是认知,高校应充分发挥教学和科研优势,不断挖掘思政教育资源。 首先是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将国家认同培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政课教学体系,厘清新时期思政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内在要求,研究学生特点,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提升课程教学的生动性、感染力,使思政课更具实效性;其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大力推动思政教学实践,做好教学管理和服务,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同时将国家认同教育与社会科学类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取得实效;再次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育人功能,高校党组织积极培养、发展学生党员,开展学生党员、培养对象、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活动。

2.隐性浸润

大学校园中蕴藏有丰富的隐性教育资源,可将这些资源与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工作结合起来,将国家认同的主线、主题“润物细无声”地与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活结合起来。可以参考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经验,系统挖掘有利于激发学生国家认同的思想元素,并将其融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 加强氛围营造,使大学生的历史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激发和提升。 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强化校史、校训、校歌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增进家国情怀。开发具有思政元素的戏剧、音乐、美术类文艺作品,着力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激发国家认同。

(三)构建积极自育氛围

大学生既是国家认同培育工作的对象和受众,也是教育活动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在国家认同培育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1.个体自育

青年大学生是培育国家认同的重要对象性主体,其主动性的发挥是提升国家认同的关键。 国家认同一旦形成,就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反过来促进个人发展。 青年大学生除了规范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专业学习任务,更要自觉接受、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加强理论学习和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和体悟,培养理论思维,不断提升思想成熟度,不断增强抵御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 不仅如此,还要加强对党的初心使命的理解,深化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精神的理解认同。积极开阔视野、提升格局,关注国家发展动态,关心国家命运,与国家同心同力、同向同行,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中,自主建构国家意识,培育和提升国家认同。

2.群体共育

学习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学习之外的业余生活也可以是汲取成长动力的优质教育资源。 一方面,大学生活中的同伴交往,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相互交流促进的机会,教育者可适当引导,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榜样, 积极鼓励并搭建同伴交流平台,为大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相互正向影响创造机会。另一方面,学生会、社团既是优秀大学生展示才干的舞台,也是服务学生成长的优秀平台。学生会、社团可在学校的指导下,以生动活泼的活动为载体,支持大学生开展群体性的交流互动,不断增进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班干部应以身作则,除了主动做好国家认同自我培育,还要有意识地引导、服务同学的思想提升。

四、结 语

国家认同培育是一项面向全体国民、贯穿人生全程的浩大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多方主体、多种渠道的协同发力。 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育,亦需要政府、高校、大学生之外的社会力量的支持和配合,还需要做好与“大学前”及“大学后”的衔接与转换。 高校作为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工作的主阵地,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教学和科研优势,挖掘国家认同的各种教育资源,主动构筑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立体培育网络,将国家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

猜你喜欢

场域培育思政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