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红栓菌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及有效成分研究

2021-10-15毛可红陈俏彪

食药用菌 2021年5期
关键词:血红三萜斑马鱼

毛可红 陈俏彪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血红栓菌[Trametes sanguinea(L.ex Fr.) Lloyd]是多孔菌科的野生高等真菌,药食两用,多生长于杨、柳、栎、枫、槭、桂树等阔叶树枯立木、倒木、伐木桩上,分布范围广。据记载,血红栓菌有清热解毒、消炎除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风湿痹症等症[1]。其子实体富含三萜、多糖、甾醇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血红栓菌多糖对小白鼠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瘤的抑制率可达90%[2],且对食管癌、贲门癌有良好疗效,另可增强机体免疫力[3]。目前,有关血红栓菌的研究报道仍较少。

血红栓菌菌丝体呈淡桔红色,有些品种的子实体形状不规则,似牛樟芝,两者很容易混淆,甚至有商家以血红栓菌冒充牛樟芝出售。斑马鱼与人类基因的同源性较高,其与人类的同源疾病相关基因高达84%[4],是仅次于小鼠的第二大模型生物,因其体积小、发育快、易观察、繁殖周期短等优点,常被应用于药物的安全性与毒性评价试验[5]。

本文对血红栓菌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并委托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斑马鱼为给药对象,以市面上常见的3种牛樟芝为对照样品,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以期为血红栓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设备

1.1 试验材料

血红栓菌子实体(特红)由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真菌研究所提供,牛樟芝(白、黄、特白)子实体购自台湾,均粉碎机粉碎处理备用。

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由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试剂

无水葡萄糖标准品(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齐墩果酸标准品(纯度≥98%,四川省维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蒽酮、乙醇、硫酸、香草醛、甲醇、三氯甲烷、正丁醇、硫酸铜、氢氧化钠等均为分析纯。

1.3 仪器与设备

中草药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天津菁海仪器有限公司)、T6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HH-4水浴锅(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L535R台式大容量冷冻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SCIENTZ-ⅡD超声波细胞粉碎机、QT-1涡旋混合器(上海琪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 试验方法

2.1 多糖测定[6]

(1)样品溶液配制。精密称取血红栓菌子实体粉末1.00 g,用80%乙醇(料液比1∶20)在90 ℃水浴回流提取2 h,过滤,重提一次,取残渣以80%乙醇洗涤3次后,挥干;以蒸馏水(料液比1∶20)搅拌提取2 h,过滤,重提一次,残渣以蒸馏水清洗3次并过滤,合并滤液。在滤液中加入与其等体积的三氯甲烷∶正丁醇(5∶1)混合溶液,使用Sevag法除去蛋白,振荡15 min后离心10 min,重复以上操作至2%硫酸铜+10%氢氧化钠蛋白反应呈蓝色(未变色),取上清液挥发有机溶剂,并以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L,备用。

(2)蒽酮-硫酸试液配制。精密称取0.20 g蒽酮,用100 mL的浓硫酸溶解,现配现用。

(3)标准曲线绘制。精密称取葡萄糖标准品0.10 g,用蒸馏水溶解引入100 mL的容量瓶中,定容,浓度为1.0 mg/mL,备用。

分别取葡萄糖溶液0.0、0.1、0.2、0.3、0.4、0.5 mL,于10 mL容量瓶中定容,各取2 mL于10 mL具塞试管中,另取2 mL蒸馏水于试管中做空白对照。分别加入4 mL蒽酮-硫酸试剂,混匀,置水浴锅中煮沸10 min后,用水冷却至室温,以分光光度法测625 nm处吸光度。

(4)样品测定。取2 mL样品溶液于具塞试管中,加入4 mL的蒽酮-硫酸试剂,涡旋混匀后放入水浴锅煮沸10 min,用水冷却至室温,测625 nm处吸光度。

2.2 三萜测定[6]

(1)试剂配制。硫酸溶液的配制:取28 mL蒸馏水,按照硫酸稀释方法,加入硫酸至100 mL。香草醛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8 g香草醛,用甲醇溶解定容至100 mL。

(2)样品溶液配制。精密称取血红栓菌子实体粉末0.45 g,加入25 mL三氯甲烷,超声提取60 min,冷却至室温后定容至25 mL,过滤。

(3)对照品标准曲线绘制。精密称取标准品齐墩果酸10.00 mg,用三氯甲烷定容至100 mL,浓度0.1 mg/mL,为标准溶液。分别量取标准溶液0.0、0.1、0.2、0.5、0.6、0.8 mL,置于30 ℃水浴锅中挥去有机溶剂,加入5 mL硫酸溶液和0.5 mL香草醛,混匀后60 ℃水浴加热30 min,取出待其冷却,于550 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4)样品测定。取样品溶液1 mL于具塞试管中,将其置于30 ℃水浴锅中挥发有机溶剂7~8 min,加入0.5 mL香草醛溶液和5 mL硫酸溶液,混匀后,于60 ℃水浴加热30 min,冷却待测。

2.3 斑马鱼急性毒性检测试验[7]

试验以牛樟芝(A白、A黄、A特白)为样品对照组,血红栓菌(A特红)为样品组,同时设置斑马鱼实验标准用水为溶剂对照组。选用2-5 dpf的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为给药对象,分别按浓度梯度0.1 μg/mL,1 μg/mL,10 μg/mL,100 μg/mL,250 μg/mL,500 μg/mL,1 000 μg/mL,2 000 μg/mL及5 000 μg/mL进行水溶给药,给药方式:将子实体粉末直接溶于斑马鱼实验标准用水。每个浓度试验数量为20尾斑马鱼。

对斑马鱼模型评价样品的毒性与安全性进行检测分析,斑马鱼与人体的每千克体重的药物剂量折算系数(W)为:1/100,斑马鱼每条平均体重为0.3 g,成人按照60 kg计算,则4种样品理论上对人体的最大非致死剂量(MNLD)和半致死剂量(LD50)的计算方法为:人的剂量(mg/kg)=W×斑马鱼剂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多糖和三萜的含量

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吸光度为纵坐标(y),各浓度下线性关系为,①多糖:y=13.818x ‒0.0019,R2=0.9999,线性范围为10~50 μg/mL;②三萜:y=74.241x+0.0113,R2=0.9999,线性范围为1.8~12.7 μg/mL。两种成分在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适用于定量分析。

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得血红栓菌中多糖含量为2.31%,三萜含量1.8%。

3.2 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浓度

4种样品药物在各浓度梯度下的具体试验结果(图1):在0~250 μg/mL浓度范围内,斑马鱼无死亡现象;浓度为500 μg/mL,血红栓菌(A特红)样品的斑马鱼死亡率为5%,与牛樟芝A黄样品相同;浓度增至1 000 μg/mL时,A特红样品的死亡率为10%,低于牛樟芝A白和A黄;在500~2 000 μg/mL范围内,斑马鱼死亡率与样品浓度呈剂量效应。

图1 样品药物对斑马鱼死亡率的影响

根据4种样品各浓度下的斑马鱼死亡率,得出其半致死浓度(LC50)大小关系为:A特红(1 238 μg/mL)>A白(1 237 μg/mL)>A特白(1 046 μg/mL)>A黄(655 μg/mL)。说明血红栓菌对斑马鱼的半致死剂量较大,安全性高。

根据斑马鱼模式的评价试验结果,血红栓菌的安全性与牛樟芝相似(表1)。A特红和A黄样品对斑马鱼的最大非致死剂量MNLD均为200 mg/kg,半数致死剂量LD50均为467 mg/kg,4组样品的斑马鱼均未观察到相应的器官毒性。推测人体对血红栓菌(A特红)的最大摄入量为2.0 mg/kg,其LD50为4.67 mg/kg,与牛樟芝A黄相等。

表1 斑马鱼模式评价样品试验结果

4 讨 论

本研究以斑马鱼模型评价血红栓菌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其安全性与牛樟芝相似,对斑马鱼的无作用浓度低于250 μg/mL,最大非致死剂量MNLD为200 mg/kg,半致死剂量LD50为467 mg/kg,推测其对人体的MNLD为2.0 mg/kg,LD50为4.67 mg/kg。该结果为血红栓菌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另测得血红栓菌中多糖含量为2.31%,三萜含量为1.8%,这为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利用提供了依据。

当前,牛樟芝市场存在鱼目混杂的情况,由于野生资源匮乏,其价格居高不下,而血红栓菌栽培条件及成本较低,深入分析两者的药效成分和药理作用[8],并利用现代化手段深入研究其药理机制与保健功效,或可提高血红栓菌资源利用率,部分替代牛樟芝。

猜你喜欢

血红三萜斑马鱼
太白银莲花地上部分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持续光照建立斑马鱼失眠模型及评价
灵芝三萜提取工艺优化*
小斑马鱼历险记
西藏白肉灵芝三萜高效液相检测分析及含量测定
涛声是谁丢弃的空铠甲
响应面法优化桦褐孔菌总三萜回流提取工艺
香港近况
斑马鱼
小斑马鱼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