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的纪录片策划与拍摄
2021-10-14努尔扎提·沙力哈尔
努尔扎提·沙力哈尔
◆摘 要:人文题材的纪录片是一种题材性质蕴含人类普遍生存价值和道德意义的纪录式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的,由于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呈现出多彩多姿的特点,人们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21世纪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本文致力于研究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的策略新指向,并适当分析其拍摄要点,为本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思路。
◆关键词: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策划拍摄
进入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人文题材的纪录片涉及地域风光,民族习俗,日常生活,历史文化,经济旅游等等层面,选择合适的题材,反映少数民族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既能够引发少数民族本身对于生活状态的常态化反思,又能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少数民族,力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宣传。中国正在持续的进入国际化发展的大环境,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作为融入全球文化系统中的“一枝独秀”,彰显了独特的中国魅力。时代拍摄主题的选择和拍摄技巧的升华,成为一种颇有意义的研究思路。
1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策略
1.1关注民族文化氛围中的普通人
人文题材纪录片中蕴含着生活的哲学,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大背景,如果能够从多角度、多视角、多层次的角度考虑问题,从生活细节中挖掘容易被忽略的现实,就能展现事物的本身,并且使生活的丰富面和多样化给受众以更多的思考。少数民族有非常特色化的生活习俗,而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状态,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普通的少数民族人群,在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具体世界,细腻而精准地捕捉普通人的生活及信仰,这些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能够给受众以非常好的感受,比较典型的纪录片有《西藏一年》。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婚恋庆生,甚至生老病死,普通人在职业选择时的困惑和生活的忙碌都能够给受众以非常强烈的共鸣,感情极为真挚。以真实的笔触和充满热情的展现手法,挖掘少数民族人群纪录片中平凡的生活,虽然不一定有非常强烈的精神情感,也不一定有社会荣誉或奖励,但是这种对于普通人努力的肯定,却深深地扎根在受众的心中。
1.2关注少数民族的边缘人群
少数民族中有一些非常特殊的边缘题材,无论是弱势的无权势的,还是经济上落后及不发达的地区,另外有一些信仰上特别浓厚的,以及文化上处于少数和被忽略的题材,都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人生如逆水行舟,一些比较简单的生活道理常常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有一定的区别,这些背离的特定的群体能够被作为少数民族群体中的特殊现象引起关注。边缘性的群体值得同情,同时也是人的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份子,在关注他们的同时,受众的内心也会受到一定的震撼,情感被强烈的带动,比较有代表性的民族性纪录片是《最后的山神》等。
1.3关注少数民族社会的民生问题
关注百姓的事情,关注土地问题,人口迁移,工作的变动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这类题材能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老百姓的生活和品质与各类文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密切,纪录片的工作者只有利用纪录片的笔触发挥其传媒的影响力,才能使得纪录片的精神内核更加有力量,也更加有魅力。新疆广播电视台的纪录片《远去的冬牧》记录了位于天山深处新疆和静县乌和牧场蒙古族牧民文化,从夏牧场向冬牧场,又从冬牧场向夏牧场转场的这一路的故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畜牧业逐步向现代畜牧业转型,让牧民实现定居是党和政府实施的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从2016年开始,经过三年的努力,文化所在的乌和牧场的牧民都搬进了和静县新和小区,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与往年不同的是,生活改善后的文化由于年岁大了,这次请了牧工守护冬牧场,安顿好一切后,而自己也和家人一起在温暖舒适的楼房里去享受这个冬天的美好。每一次转场都承载着牧民们对美好富足生活的向往,而这一次的县城定居,则实现了文化和乡亲们的这种向往。本片真实地反映了当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牧民思想观念和生活上发生的巨大变化。该片获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2019年纪录片国家相册“纪录片类”金像册作品。
2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的拍摄立意及手法
2.1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拍摄的国际化视野
少数民族的社会和文化静态化反馈的是一方水土甚至一个时代的特殊情况,因此在拍摄的手法上既可借助想象的方式,也可运用整体性思维,传播少数民族当地真实丰富多样化的边疆形象。少数民族题材的纪录片,叙事手法要面向国际,学会以说故事的形式讲述拍摄的主线,反映出更多的主题性和更大的信息量,节奏上的安排不一定非常快捷,但是却应该能够紧跟时代,具备全国乃至全球视野。具备全球化视野的纪录片能够更好地考虑人与文化之间的内心和博弈,以一些静态化的摄像结合艺术动态化的影像,撩动心灵的解说,表现出考虑的空间,营造出特有的少數民族纪录片意境,并在不同的环节结合审美要求,落实民族感,国际化的融合,赋予作品以更加深远的意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的就是国际的,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的拍摄立意首先应该是非常恢弘的,即使是简单的描述,普通人的生活也应该站在一定的境界和高度,带着一种审慎的态度重造审美情境。
2.2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的镜头语言
为更好地表现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中丰富的内容,可以利用特写捕捉和细节的缓慢带动,感动人心这一类类似情感渲染的方式,是纪录片拍摄过程中非常常用的手法,在表达人们对时代的融合以及坚强不屈的表现方式,一直是人们对记录真实情绪和内心变化的反映,因为这些特殊的镜头,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用到短短的时间,但短片的拍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现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的纪录片中,为了更好地表现这些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中的丰富内容,可以用镜头记录这些故事。
2.3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内容特征及审美特征的体现
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从内容特征和审美特征两个方面看,属于社会教育专题片下的特殊类目纪录片是一个独立的类别,但在拍摄过程中又与其它拍摄题材和手法有很大关系的人文性纪录片题材具有内涵深刻和传奇性,有时还会借助偏远地域独特的自然风貌,展现与现代都市的对比感。所有的拍摄都是为了能从内容特征和审美特征的角度凸显人物,凸显时代的主题,凸显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为了能够记录好实践中题材和领域关注一些令纪录片编导极为着迷的故事性特征,在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可通过不同的细节来记录这些典型的民族特征。在此要提及的是一部纪录片拍摄中不可回避的主题——“再现”。以在线的方式展现出民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利用记录来叙述引发人的感动和思考,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美感享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内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质,也有多年的经验。其创作受到多元化的关注,并在全球化媒体融合发展的态势之下,迎接市场的发展和变革,随之带来了新的创新和体验。通过了解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及审美手法,能够发现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不再仅仅局限于风土人情和自然风貌的展示,更多的开始关注社会发展和人内心之间变化的连接,从而能够以独特的叙事结构和拍摄策略,展现少数民族人文题材纪录片虚实相生、故事架构、情景再现的特点,从而能够把生活的真实性与纪录片艺术的完美性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赢得更加令人难忘的纪录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微.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中国故事”呈现策略分析[D].内蒙古大学,2020.
[2]于小舒.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现代化融入呈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0.
[3]谭荣夏子.湘西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地域文化特色及其艺术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20.
[4]胡爱莲.论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表达[D].河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