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心学思想中的生存智慧

2021-10-14王丽君

速读·下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阳明心讲学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字伯安,浙江绍兴人,号阳明子,世人称阳明先生。以其为代表的心学思想,称为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的内容结构包括:“心即理”的本体论;“良知”的认识论;“知行合一”的实践论;“致良知”的超越论。阳明心学使儒家文化又一次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挖掘、整理王阳明心学思想中的生存智慧,强大内心、完善人格,也期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发挥作用。

一、立志之思

王阳明继承孟子“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的思想,明确主张“使人先立必为圣人之志”,小王阳明小时候就立下了做圣人的志向,并为其奋斗终身,他的一生有军功,有证道(一、龙场悟道,得出“心即理,心外无物”之学;二、平乱后悟出的“致良知”之教,使得心学有了归宿;三、天泉证道得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完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人。

一个人只要他认定人生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反倒更容易实现人生的价值。因为确定了志向,有了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不会轻易摇摆。王阳明强调:“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对今天的学生来说,要成才,须先立志。树立远大、正确、崇高的理想信念,并在实践中去考验、去磨练,做到‘虽九死而不悔,这样才能有真正的坚定方向,做到自我超越。

二、做人之思

王阳明的做人智慧,集中体现在阳明心学思想,“心即理”是基础,而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则是“心即理”的实践与落实。可以在了解阳明心学中领悟其做人的智慧。

王阳明说心即理,主要是强调心是万物的主宰,而不是说万物是由心派生的,阳明心学更多强调的是谁轻,谁重,的问题。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中常见的问题,朱熹强调“知”,陆九渊推崇“行”。王阳明结合自己的生平经历将“知”“行”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知行合一”的过程可以简要概括为:知—行—合—一—知。作为起始点的良知虽然具有先天的普遍必然性,但还没有获得现实的理性意识;作为和合的明觉之知,已扬弃了自在性并获得了自觉的品格。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主旨,良知指的是人们生来带有的辨明是非及善恶的能力即是非之心,人人生而有之。认为人的活动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意识行为,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有良知。王阳明说的“致良知”的意思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完善和巩固良知,使其全面;第二是要将全面的良知沿着道德规范的方向延展开来,直至扩充到全体,延伸意义就是,人不仅要保证自己道德高尚,还应该帮助别人道德高尚。

阳明心学不仅是支持王阳明成为圣人的不竭力量之源,也给我们成长提供指引,“心即理”教会我们需要遵守内心、沉淀内心,静心等待。培养其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踏实、稳重、亲和的处事风格。“知行合一”教会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义利观与政绩观,也有助于国家开展反腐倡廉,诚信施政。“致良知”教会我们除了不断地完善自身和不断超越,实现个人价值,最重要的是要实现社会价值。

三、做事之思

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每一种社会关系都需要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一种社会角色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不相同的。王阳明一生跌宕起伏,经历生死,无论是为人师还是为人臣,都很好的诠释了不同的角色。

有人说王阳明“初溺于任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词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无溺于佛法之习”,王阳明在多地办书院、讲学。在贵州做官时,虽然面临着语言不通,礼仪不合,但他坚持孩子们讲学。他鼓励学生在一起思考与讨论,面对质疑声音不会反感,反而会感到欣喜,喜欢不同思想在一起碰撞。讲学的对象以及讲学的地方都没有限制。无论官职大小,王阳明都恪尽职守。在遭遇迫害,从云端跌落,并没有自暴自弃,仍然办书院、讲学,推进地方改革。以及后来利用的智慧平定匪患,与宦官斗争。王阳明心怀的是兼济天下之梦,无论身处何方,上为国家鞠躬尽瘁,下为百姓谋求利益。

无论是何种角色,王阳明都用行动很好的诠释,虽然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都得到了很好解决。这离不开一颗强大的内心,是阳明心学带来的力量,它可以破开生命的桎梏,奠定人生的格局,获得行动的智慧。

四、总结

阳明心学除了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传播,对东亚的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如,日本明治维新运动。阳明心学是一门专注个人内心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共生”理念。如今,文化是世界文明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动力。以阳明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是着眼于当前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也是创造文化发展升级版本的重要支撑。阳明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实践意义的鲜活文化,我们应当深入发掘加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周海春,韩晓龙.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03):109-117+176.

[2]吴光.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01):29-32.

[3]陈来.王阳明哲学的理解与诠释[J].哲学研究,1991(01):54-62.

[4]王学斌.王阳明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05):28-34.

作者简介

王丽君(1995.05-),女,汉族,安徽肥东,硕士在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阳明心理。

猜你喜欢

阳明心讲学王阳明
“知行合一”的当代价值
银龄讲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新追求
沐浴涵濡:群玉书院的讲学探索与反思
大数据视域下阳明心学主题挖掘及作者发现研究
阳明心学的现代性意蕴
黄舒昺书院讲学述论
著名笙演奏家朱家明先生来我院讲学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