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治理视阈下的高校统战工作

2021-10-14高飞

关键词:大学治理统战工作高校

摘 要: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治理与统一战线在愿景目标、实践主体、社会基础、价值追求等方面具有内在耦合性;高校统一战线服务于大学治理具有独特优势,在大学治理中具有独特作用;大学治理为高校统一战线功能的拓展和效能的提升创造了广阔空间,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大学治理;高校;统战工作

中图分类号:D613;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9-0094-04

从大学治理视角重新审视高校统一战线的功能和定位,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将统一战线融入大学治理,在大学治理中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将二者完美结合,共同促进高校的改革与发展,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大学治理与统一战线关系的新定位

从党的统一战线的发展看,一直以来,党中央对高校统战工作的定位是从政治上着眼的。第一,从党的统战工作全局看,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基础,高校是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阵地。第二,从统战工作对象看,党外知识分子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所列的12个统战成员之一,而高校又是党外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汇集着党外各方面代表人物,是选拔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源头和基地。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统一战线的功能和定位也在与时俱进,发生了由作为党的策略到作为党的战略进而发展到党的治道的历史性转变。

2019年10月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确定了13个需要坚持和完善的制度,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统一战线制度。2020年12月21日,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第三条规定:“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从以上两个中央文件看,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已经非常明确:一是统一战线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统一战线要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层面讲,必须把统一战线放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大框架下,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大的视野重新确立统一战线的定位和功能,进一步思考统一战线的新内涵、新使命、新作用,发挥好统一战线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伟大进程中的独特优势,发挥好统一战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的法宝作用。按照这个思路,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也必须放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大框架下予以思考和谋划,既要一脉相承地发挥好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功能,又要深入挖掘和发挥其治理功能;既要在服务于大学治理中发挥独特优势,又要在大学治理体系的完善中使统一战线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促进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国家治理与统一战线的耦合关系

所谓耦合关系,是指两个事物之间如果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称“耦合关系”。

第一,在愿景目标上,国家治理与统一战线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国家治理和统一战线在最终目标上都是为了坚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者重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寻找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后者重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高校统战工作是学校更好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统战工作应牢牢把握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这个关键,把学校各方面统战成员团结起来,做好思想引导,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这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学治理则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学校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科学厘清党委政治领导权与校长行政执行权、学术权与行政权、学校权力与二级学院权力的边界及关系,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构建起科学、规范、顺畅、高效的治理体系,从而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由此可见,在学校的愿景目标上,大学治理和统战工作具有一致性,只是前者重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后者重在规范权力运行、厘清权力边界、明确权利义务关系,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构建多元治理格局,二者殊途而同归。

第二,在实践主体上,国家治理和统一战线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国家治理看,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的领导核心,发挥着总揽全局的领导作用。从统一战线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是统一战线坚强的领导核心,在统一战线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决策、协调、指导、激励的领导作用。不论国家治理还是统一战线,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向前发展。

中国大学治理的顶层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在大学治理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是领导核心和决策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因此,高质量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顺校内管理体制机制这个关键。

第三,在社会基础上,国家治理和统一战线都面临着多样性的社会现实,都必须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新时代的一个鲜明特征是社会的一致性与多样性同时并存。从一致性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五个认同”、明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最大共识。从多样性看,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多党派、多民族、多宗教的国情,各种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利益群体日益多元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价值观多元化,“一国两制”背景下的不同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等情况,既造就了中国社会的巨大活力,同时也使当代中国呈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一致性为统一战线和国家治理提供了共同的社会基础和基本的政治前提;多样性为统一战线和国家治理提供了工作对象、问题场域和可能的治理方案。

就高校内部看,与社会的丰富多样性相比较相对单一得多,但就高校本身的历史发展看,今天的中国高校同样呈现出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一致性体现在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多样性体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就拿教职工构成来说,在教职工群体中,除了中共党员教职工外,还有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信仰宗教的教职工、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归侨及侨眷、台湾同胞及其在大陆的亲属等等。高校教职工队伍中这些党外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高校统战工作的任务就是做好党外教职工尤其是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引导统战成员拥护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学校党委同心同德,与学校奋斗目标同心同向,与学校改革发展同心同行,发挥好专业优势,为学校中心工作贡献聪明才智。大学治理也同样面对着多样性和复杂性:一是权利主体具有多样性,如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二是权力运行具有复杂性,涉及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三是权力关系具有多样性,涉及政治与行政、决策与执行、学术与行政、学校与学院、学校与学生等权力关系。面对多样性,高校统一战线和大学治理的内在契合性就体现在理顺关系、沟通思想、化解矛盾、规范秩序。

第四,在价值追求上,国家治理和统一战线都必须坚持民主和法治。

中国国家治理的本质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法治建设是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保障人民依法享有民主自由、承担相应义务为旨归,因此,民主法治是国家治理的核心要义。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制度,从其诞生那天起,就是以追求民主法治为圭臬,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强化制度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12月21日,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的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发展史上第一部法规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制度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是统一战线民主与法治精神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在价值追求、方式方法和政治理念上,国家治理和统一战线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那就是民主与法治。

高校统战工作和大学治理在价值追求和运行机制上,同样需要通过民主法治的方式实现其效能,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价值追求。高校统战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建议,重大事项接受党外人士监督,鼓励党外人士建言献策,推进学校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完善决策机制,提升决策质量。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高校统战工作的民主精神。民主既是高校统战工作的价值理念,也是主要工作方式。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是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大学通过教代会、学代会收集提案及征求党外人士意见建议等制度安排实施民主管理,通过建立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实行依法治校。

三、统一战线工作在大学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在思想引领、凝聚政治共识上发挥独特作用。统战工作是政治工作,核心是做人的工作,高校統战工作也不例外。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使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除了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外,还必须把党外人士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使他们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行、同心同向。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新时代中国高校改革发展的政治方向,自然也是新时代中国大学治理必须坚守的政治原则。高校统战工作作为大学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党外人士尤其是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引领。通过联谊交友、政治培训、调研考察、社会服务、参政议政等方式,引导党外知识分子了解国情、扩大视野、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在纵横比较中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思想通了,道理明了,心气顺了,政治方向正确了,才能真正做到以主人翁精神支持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才能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学校奉献聪明才智。

在协调关系、促进和谐上发挥独特作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重点列出了需要统一战线面对和协调的“五大关系”,即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促进这“五大关系”和谐是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统战工作重点面对五大关系中的三种,即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从政党关系看,八大民主党派在有些高校均有成员分布,有的还设有基层组织,成员在教职工中占有一定比例;有的高校部分民主党派设有基层组织;有的高校虽然未设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但民主党派成员也占有一定比例。可以说没有民主党派成员的高校几乎不存在。个别高校虽然没有民主党派成员,但没有加入任何党派的党外知识分子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民族关系看,笔者所在高校为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师生占较大比例,如何促进民族关系和谐是学校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统领民族工作的背景下,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对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宗教关系看,民族地区高校因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等原因,师生中信仰宗教者大有人在。如何正确处理信教师生与不信教师生、不同宗教信仰的师生、学校与信教师生的关系,是统战工作必须面对而且要处理好的问题。这三个关系也是大学治理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不论是民主党派成员还是其他党外知识分子,不论是少数民族师生还是信仰宗教的师生,都是大学治理中的权利主体,这些权利主体的合理合法诉求必须给予尊重。统战工作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和大团结大联合的原则,在促进校内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上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发挥独特作用。

在汇聚智慧、完善决策上发挥独特作用。做好事关学校发展方向、发展战略、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是大学治理的重要内容,决策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事业的成败和学校的前途命运。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占比较大,他们学历高、职称高、学术高、专业精,而且从事的专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这是高校科学决策、规避风险的得天独厚的资源,用好这些不可多得的智力资源,使学校决策安全稳妥、减少失误、降低风险,是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重大决策之前,统战部门按照党委要求,委托相关专业党外知识分子组成调研团队,对决策事项进行调研,为决策提供论证报告。或在决策过程中吸纳相关专业领域的党外知识分子参与论证,提出咨询意见。一般来说,党外知识分子参与决策具有领导干部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是凭借专业知识、运用专业思维、尊重客观规律,相对理性客观;二是相对超脱,没有其他复杂因素的干扰;三是能避免领导干部因政绩等功利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决策扭曲。因此,在学校重大决策中,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与学校领导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

在举荐人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上发挥独特作用。大学治理水平既取决于治理体系的优化完善,也取决于大学干部队伍的治理能力。相对而言,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治理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治理体系潜在效能的发挥,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我们的干部队伍以中共党员干部为主体,这一点必须坚持。但是,一方面党外存在着优秀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共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前提下,必须从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角度,将一部分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吸纳进干部队伍。这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发挥党外干部特长、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必需。特别是在高校这样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强的机构,吸纳优秀党外知识分子进入干部队伍尤其必要。《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规定,统一战线工作职能部门“承担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安排人事、增进共识、加强团结等职责”,其中“安排人事”就是指向党委举荐党外干部、人大政协代表等事宜。

四、结语

将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纳入大学治理框架进行研究探讨,既不是削弱统一战线的传统政治功能,也不是对统一战线工作改弦更张、另起炉灶,而是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在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以改革思维更好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拓展统一战线功能,丰富统一战线内涵,完善统一战线体制机制,在促进大学治理效能提升的同时,实现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04-05.

〔2〕中共中央關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1.

〔3〕李立国.大学治理的基本框架分析——兼论大学制度和大学治理的关系[J].大学教育科学,2018(03):66-68.

〔4〕高飞.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8(04):42-44.

〔5〕王远启.统一战线: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1):49-50.

〔6〕肖建平.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的耦合与互构[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1):62-63.

〔7〕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2.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The United Front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GAO Fei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The United front is the political advantage and strategic guideline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o pool people's support and strength. It is an important weapon to win the cause of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untry's governance system. 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united front have internal coupling in the aspects of vision goal, practice subject, social foundation and value pursuit. University united front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serving 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plays a unique role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University governance creates a broad space for the expansion of united front func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fficiency of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Keywords: University Governance; University; United Front Work

收稿日期:2021-06-22

作者简介:高飞(1982-),赤峰学院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统战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大学治理体系视阈下的高校统战工作研究”(NJSZ21019)

猜你喜欢

大学治理统战工作高校
基于利益表达视角的师生媒介使用研究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民办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大学治理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统战工作面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基层多党派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