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发现野生伞花木种群
2021-10-14钟金桂林华梁凯歌陈宏基舒智慧季猛熊文杰赵波陈小红季宛霖
钟金,桂林华*,梁凯歌,陈宏基,舒智慧,季猛,熊文杰,赵波,陈小红,季宛霖
1.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四川成都 610081;
2.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81;
3.邛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四川邛崃 611530;
4.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温江 611130;
5.中国民航大学,天津 东丽 300300
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我国特有树种,隶属于无患子科(Sapindaceae)伞花木属(单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树种。由于竞争力不强,自身较为稀少,易受危害;适宜的栖息地缩小、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该物种野外已难寻到,资源量十分稀少。伞花木对研究植物区系和无患子科的系统发育有科学价值[1]。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于2019年5月开展邛崃市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时,采集到1株无患子科树种标本,标本包含枝、叶和花,初步鉴定为伞花木。标本经四川农业大学分类专家形态学鉴定确认为伞花木,标本为雄株。为证实种群存在并为天然野生,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于2020年11月到发现地核实调查,发现了4株成年树,并采集了种子。2020年12月,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再次到发现地扩大了调查范围,调查到了20株胸径5 cm以上的伞花木单株和幼树幼苗若干,已结实的雌株6株。经查询文献[2]和标本采集记录并咨询专家,确认伞花木为四川首次发现,虽然据《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3],伞花木的分布地有四川,经咨询专家,其依据为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收集的“IBSC 0416422”和“KUN 0503655”号标本,这两号标本互为复份标本,采集地均为现在的重庆市巫溪县,且现在的四川省范围内没有伞花木采集记录。邛崃市伞花木种群距已知伞花木的主要分布区域较远,邛崃市发现伞花木种群进一步丰富了伞花木地理种源(见图1),对于伞花木区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邛崃市伞花木现状
1.1 特征描述
对照《中国植物志》的描述及现有文献资料的记载[4],本次发现了伞花木的一些新的特征(未采集到雌花)。主要为伞花木分蘖及萌发能力较强,天然更新能力较弱,这个特性保证了伞花木种群即使处于残存状态,难以扩大,但不易消失。在光照充足区域天然更新能力明显强于光照弱的区域。树皮光滑灰黑色,叶柄脱落后形成的叶痕,一直宿存于树干和枝条上,形成眼状、飞鸟状、浮云状等痕迹(见图2)。
图2 伞花木(注:A雄花;B花序;C种子;D树皮)Fig.2 Eurycorymbus cavaleriei
1.2 种群情况
种群调查时,针对遗传上属于1株树的记录1个主树号,若某1株树在1.3 m以下有分叉或分蘖,则针对该株树大于5 cm的分叉或分蘖部分,从大到小分别编1-N的分树号。通过3次调查,共发现20株胸径5 cm以上的伞花木单株,连带分叉和分蘖部分共检尺33根。能确定的雌株为6株,雄株1株,其他株雌雄待定,平均胸径8.6 cm,其中最大的1株为16.1 cm,平均树高8.3 m。详见表1。
表1 邛崃市伞花木种群资源调查表Tab.1 Investigation result of Eurycorymbus cavaleriei population resourcesin Qionglai City
1.3 群落状况
发现地的20株伞花木分布海拔为706~729 m,坡向均为南向,坡位中上,大部分分布于坡度30°以上的陡坡或悬崖上,与耕地和人工林交错,大部分分布于人工竹林和耕地边缘的陡坡天然林中。其主要伴生树种乔木有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光皮梾木(Cornus wilsoniana)、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毛脉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女贞(Ligustrum lucidum)、润楠(Machilus nanmu)、黑壳楠(Lindera megaphylla)等。灌木有多花勾儿茶(Berchemia floribunda)、宜昌悬钩子(Rubus ichangensis)、铁仔(Myrsine africana)、乌泡子(Rubus parkeri)、异叶榕(Ficus heteromorph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海金子(Pittosporum illicioides)、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等。
2 保护利用及研究建议
伞花木具有花序优美、花色亮丽、花香味独特,羽状复叶优美,树皮特征突出的特点,在园林绿化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种仁为高蛋白资源,富含钾、磷、镁、钙、铁、锌、锰和钠等有益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5]。种仁中粗脂肪含量高,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油料植物[6]。
根据形态学鉴定,伞花木为无患子科伞花木属唯一种,据文献资料记载和标本采集记录,国内已有不少伞花木种源,且种源分布范围较广,今后可以进一步做种源对比试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也许能发现伞花木存在亚种分化。调查发现,当地百姓并不认识伞花木,对其定的土名为“苦楝子”,长期以来的耕作或其他生产活动对伞花木资源造成了明显的破坏和干扰,现有种群处于残存状态,绝大部分分布于陡坡和悬崖上,并且在人工竹林中和耕地边缘有部分树是被砍伐之后萌发出来。
鉴于伞花木具有较大的推广利用价值,建议加大伞花木野生资源的研究和保护力度,合理划定野生资源保护小区,加强伞花木人工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