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熟中粳稻新品种金武粳1 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1-10-14宋学堂高海林徐玉峰张兆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亩产量粳稻抗性

陈 露 宋学堂 高海林 徐玉峰 张兆成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 常州213175)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确保“口粮”安全、稳定粮食增产、促进农民增收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江苏省作为水稻生产大省,品种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培育优质高产且兼具香味的水稻品种成为近年来水稻育种者的主攻目标[2]。 在品种数量井喷的大背景下,江苏现阶段选育的大部分粳稻品种为圆粒型, 缺乏长粒香粳稻品种。 金武粳1 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早熟长粒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于2021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210005)。其细长的米粒、晶莹的外观、香软的口感,表现出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1 选育经过

金武粳1 号育种系谱见图1。

图1 金武粳1 号育种系谱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金武粳1 号是中熟中粳早熟水稻品种, 生育期139.4 d。 前期禾苗早生快发,茎秆较粗壮,抗倒性强。株高94.4 cm,株高适中,株型半紧凑,叶片挺,叶色中绿,抗倒性强。 每亩有效穗数22.3 万穗,平均每穗实粒数128.7 粒,千粒重 26.0 g,结实率90.2%,产量构成因素协调。 谷粒椭圆形,颖壳黄色、无芒。

2.2 产量表现

2018 年参加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中熟中粳组,平均亩产量676.1 kg,较对照品种(苏秀867)增产7.7%, 增产极显著; 2019 年续试, 平均亩产量661.2 kg,较对照品种(苏秀 867)增产 3.1%,增产极显著;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68.7 kg, 较对照品种(苏秀867)增产5.4%;2020 年参加江苏省水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669.8 kg,较对照品种(苏秀867)增产4.38%(表1)。2020 年生产试验各试点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图2),表现出较高的增产潜力。

图2 金武粳1 号生产试验各试点产量数据

表1 2018-2020 年金武粳1 号(金粳59)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

2.3 米质优良

据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18-2020 年检测,金武粳1 号整精米率67.1%~70.7%,垩白粒率18%~32%,垩白度 3.4%~9.7%,胶稠度 70~73 mm,直链淀粉含量14.0%~16.8%,米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表2)。

表2 2018-2020 年金武粳1 号(金粳59)米质检测结果

2.4 综合抗性

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人工接种鉴定,金武粳1 号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4.25。 对白叶枯病的浙 173、JS-49-6、PX079、KS-6-6 等 4 个致病型代表菌株表现为中感(最高5 级),感纹枯病,条纹叶枯病鉴定的发病率为22.86%~29.41%,抗病等级为5 级(表 3)。

表3 金武粳1 号(金粳59)抗性鉴定结果

3 栽培技术要点及适应区域

长粒粳新品种金武粳1 号属大穗型品种, 应采取稀植攻穗的栽培策略,培育优质群体,促进库源关系协调,主攻籽粒充实度,提高单穗实粒数。

3.1 种子处理

药剂处理前晾晒2~3 d, 摊铺均匀并勤翻动,后进行风选, 通过去杂去劣, 减少菌源并增加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

3.2 精确播种,合理密植

应用机插秧技术,5 月中下旬播种, 移栽秧龄不超过20 d, 每亩大田备足过筛营养土100 kg, 秧盘30 张,每亩用种量3.5 kg,20%作盖籽土,不拌壮秧营养剂。 用精甲·咯菌睛(62.5 g/L)(精甲霜灵 37.5 g/L,咯菌睛25 g/L)药剂干籽拌种,配比为50 kg 稻种用10 袋精甲·咯菌睛(10 mL/袋)兑水 1.0~1.5 kg 拌匀,堆闷1 h 后落谷。 采用机械化流水线育秧,装盘平铺后,覆膜盖草,洇足水,5 月 28 日落谷,6 月 8 日前后适时揭膜,6 月18 日薄水栽插, 栽插标准株行距为12 cm×30 cm,每穴 3~4 苗。

3.3 定量施肥

采取“控氮、减磷、增钾和补缺素”的施肥原则。磷肥(过磷酸钙)作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硫酸钾)分基肥和促花肥分2 次施用;氮肥(尿素)分次施用。基肥用水稻专用配方肥(NPK 比例为 15∶8∶12)25 kg/亩,再结合施用尿素10.0 kg/亩, 更有利于移栽苗返青、早发;返青分蘖肥是在秧苗移栽3~5 d 返青后,每亩用10.0 kg 尿素拌除草剂施用;穗肥依循“促保兼顾”的原则,在主茎余叶2.5~3.0 叶时一次施用,配方肥10 kg/亩,根据秧苗长势分别施用,长势好的田最多施用尿素5.0 kg/亩,长势一般的田可用尿素7.5 kg/亩。

3.4 科学管水,以水调控

稻田水分管理坚持“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保水抽穗扬花、干湿交替”的原则。 成熟期灌跑马水养老稻,切忌断水过早,确保活熟到老。

3.5 病虫草害防治

根据各种植区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加强抗病防灾的意识,适时进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3.6 适应区域

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

4 小结

近年来,国产稻市场潜力巨大,填补了百姓对优质新大米的需求,深受消费者青睐。 早熟粳稻品种出茬早, 有利于小麦、 红花草等绿肥和观赏油菜的接茬,综合经济效益较高,早熟品种不但能有效地避开寒露风的影响,还能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因此,培育优良早熟水稻新品种,可满足许多生态地区和生产季节的需要, 抢占优质稻米销售市场份额,促进粮食市场的稳定。 早熟粳稻新品种金武粳1 号具有丰产稳产性好、食味品质优、综合抗性好、适种区域广等优点,它的育成拓展了江苏淮北稻区的水稻资源种类, 丰富了当地常规粳稻品种的选择。 下一步,如何导入香味基因,育成长粒且具香味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将成为新的育种目标。

猜你喜欢

亩产量粳稻抗性
不忘初心,回归经典!养虾至暗时刻,海茂坚定高抗苗,携抗性更强“普利茂”回来了
近10 年云南省育成的粳稻品种性状分析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保护剂及抗性研究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对比试验
MEAM1烟粉虱隐种对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交互抗性及交互现实遗传力的分析
谈山西蒲县烟草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粳稻收购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5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