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免耕、秸秆免焚烧集行覆盖还田“4090”模式栽培技术

2021-10-14刘忠双张志发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播种机玉米螟底肥

刘忠双 张志发

(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黑龙江大庆163000)

玉米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 常年播种面积在1 亿亩以上, 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黑龙江省的粮食安全。 大庆市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春季风大少雨,如果采用粉碎深翻来处理秸秆,势必造成土壤跑墒,出苗困难。 采用常规方法种植玉米,收获后大量的玉米秸秆如何处理成了难题。 以前大多数农民都是采用在田间直接焚烧的方法来处理, 结果不但造成玉米秸秆资源的浪费, 更严重的是造成了空气污染,现在国家已明文规定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收获后大量的玉米秸秆如果不作处理, 当年无法腐烂,会严重影响下一年播种。 目前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受农业机械条件所限和气候因素影响,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还有很大困难, 玉米秸秆机械打包外运利用也受很多因素的限制,目前也无法推广。 本项目展开的玉米免耕、 秸秆免焚烧定向集行覆盖还田技术的研究,能有效避免秸秆焚烧,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玉米秸秆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保护黑土地,对玉米持续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1 栽培模式

黑龙江省常规种植玉米大多是采用起垄种植,一般垄距为65 cm,该项技术主要采用“4090”宽窄行栽培技术模式, 当季种植的玉米苗带窄行为40 cm,双行苗带与双行苗带之间的宽行空白条带距离为90 cm, 宽窄行合计宽度为 130 cm (图 1)。 空白苗90 cm 的作用是增加田间通风透光能力,充分发挥玉米的边界效应, 有利于玉米秸秆集行还田存放和土壤蓄水保墒,玉米秸秆经过一夏的腐烂还田后,培肥地力, 改善了土壤耕层结构, 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了减肥增效,提高了玉米品质,实现了增产增收(图 2)。

图1 “4090”宽窄行模式种植和常规垄播种植模式比较

图2 “4090”宽窄行栽培技术模式田间苗期长势

2 栽培要点

2.1 玉米秸秆集行处理

玉米秸秆集行处理是在上一年归行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播种前秸秆集行晒地处理,目的是提高播种条带地温。

如果原先种植的是65 cm 普通垄地块, 首先用玉米秸秆集行处理机械,先将两行玉米秸秆集中于一行的垄沟之中, 另一个清理出的无秸秆垄沟作为播种带,宽行窄行隔年交替种植。 如果原先种植的地块是130 cm 的“4090”窄宽行模式,采用玉米秸秆集行处理机械,先将玉米秸秆集中在窄行中间,清理出一条90 cm 宽的清洁播种带。

秸秆机械粉碎与集行标准:玉米秸秆粉碎长度不要超过15 cm,集行秸秆的覆盖宽度不能超过75 cm,集行清理出的播种带宽度要大于55 cm(图3)。

图3 秸秆机械粉碎与集行标准

2.2 配套农业机械

2.2.1 玉米秸秆集行器 该机器是“4090”模式专用配套机械,用于完成田间秸秆集中归行(图4)。

图4 玉米秸秆集行器

2.2.2 免耕播种机 该机械可分为2 行和4 行播种, 本模式采用双行播种机播种, 把双行间距调为40 cm(图 5)。

图5 免耕播种机

2.2.3 免耕深松施肥机 该机械也是“4090”模式专用机械,用于中耕深松施肥(图6)。

图6 免耕深松施肥机

2.2.4 宽窄行收获机 该机械采用常规玉米收割机械配套“4090”宽窄行专用割台或专用双行40 cm 窄行距收割机(图7)。

图7 宽窄行收获机

2.3 免耕播种

2.3.1 播期 黑龙江省一般在土壤10 cm 耕层地温稳定通过8℃时播种,采用秸秆覆盖“4090”种植模式要比常规垄种植的时间晚5 d 左右。

2.3.2 播种方式 按照宽窄行 “4090” 模式进行播种,即窄行行距40 cm,宽行行距90 cm,采用双行免耕播种机精量点播,按照品种特性确定种植密度,以庆单6 号为例,每亩保苗3 800 株左右。 播种镇压后覆土3~4 cm。 无需座水播种,对于极其干旱的地块,免耕播种后要及时播种带补水,浇透,不宜进行整地漫灌而导致低温过低,影响出苗。

2.4 除草

2.4.1 苗前封闭除草 在玉米播种后除苗前, 对土壤进行封闭药剂处理 (表土喷雾), 药剂以阿特拉津和乙草胺为主。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135 mL,或38%阿特拉津悬浮液350 mL。 关键技术环节主要是掌握喷药时间和土壤湿度, 最好在播种当天或第2 天喷药效果最好。 喷药后要形成封闭层,这就要求土壤要有一定湿度。 否则很难形成膜,影响防治效果。

2.4.2 苗后除草 除草剂以苞卫和莠去津为主,一般每亩用30%苞卫5 mL+90%莠去津70 g+专用助剂90 mL,兑水 20 kg,在杂草 3~5 叶期,杂草出齐时喷施。 喷药时一定要避开中午高温,强光照,也不要在雨前喷施,否则影响除草效果。

2.5 施肥

2.5.1 底肥 免耕播种机自带底肥施用装置(图8),播种与施底肥可同时完成,底肥处于种子下方8~10 cm深、偏12 cm 处,达到种、肥分离的要求。 底肥亩施磷酸二铵20 kg、硫酸钾10 kg、硫酸锌2 kg、大颗粒尿素5 kg。

图8 底肥施用装置

2.5.2 口肥 免耕播种机自带口肥施用装置(图9),播种与施口肥同时完成, 口肥与种子在同一层面和条带上,亩施口肥磷酸二铵5 kg。

图9 口肥施用装置

2.5.3 追肥 使用免耕深松施肥犁, 在玉米大喇叭口前期深松追肥同步进行,深松深度为35 cm,深松既可疏松土壤,又可提高地温,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每亩追施尿素20 kg、硫酸钾5 kg。

2.6 病虫害防治

2.6.1 玉米螟防治

(1)灭越冬幼虫。 在玉米螟冬后幼虫化蛹前期,处理秸秆。 采用机械灭茬、 白僵菌等方法来压低虫源,减少化蛹羽化的数量。

(2)灭成虫。 用高压汞灯、黑光灯等诱杀玉米螟成虫,一般在玉米螟成虫羽化初始日期,每日21:00到次日4:00 开灯。 小雨可开灯,中雨以上关灯。 不但可诱杀玉米螟成虫,还能诱杀所有趋光性害虫。

(3)灭虫卵。 用赤眼蜂防治,在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往后推迟8 d,就是第1 次放蜂的最佳时期,约 7 月初,每隔7 d 放第2 次蜂,每亩放 2 万头赤眼蜂最佳。

(4)灭田间幼虫。可用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放玉米心叶内,每株1 g 左右,持效期可达40 d。也可用甲维盐悬浮剂3 000 倍液加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000 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很好。

2.6.2 黏虫防治 平均100 株玉米有50 头黏虫,达到防治指标时, 可用菊酯类农药喷雾, 每亩用量为30 mL 药液+30 L 水。

2.6.3 玉米大斑病防治 首先选用抗病品种, 如果是非抗病品种,在玉米大斑病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雾,每隔7 d 喷1 次,连续喷3 次即可。

2.6.4 蚜虫防治 首先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消灭蚜虫的孳生基地。 在玉米心叶期有蚜株率达到50%、百株蚜虫量达到2 000 头以上时,可用50%抗蚜威 3 000 倍液、 或 40%氧化乐果 1 500 倍液,加30 mL 高效氯氰菊酯,均匀喷雾,也可用上述药剂灌玉米心。

3 技术流程

技术流程见图10。 包括秸秆集行→免耕播种→化学除草→深松追肥→机械收获。

图10 技术流程

4 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秸秆条带集行、免耕播种、条带深松。

5 “4090”免耕栽培模式的优点

(1)采用本模式种植玉米无须对土壤进行耕作,可提前玉米的播期,抢农时。

(2)玉米秸秆不用焚烧、外运,避免了环境污染,省工省时。

(3)玉米秸秆集行覆盖土壤表层,可减少水肥散失,利于玉米保苗。

(4)免耕可保留原有的土体结构,由于土壤有很多前茬作物的根系,当玉米的表层根数量增多时,主根也会比较发达,这样可以形成固结结构,提高了玉米抗倒伏能力。

(5)玉米秸秆腐烂还田后,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

(6)减少了整地、耕作费用,实现了增产增效。

6 需要注意的问题

(1)由于玉米秸秆覆盖土壤表面,影响了土壤耕层温度的回升。 所以春季要及时处理秸秆,提早集行作业,选择高产、抗病、早熟品种,适时晚播。

(2)由于连年免耕播种,加上机械作业时的碾压,难免造成土壤耕层板结,影响玉米根系发育。 使用深松追肥犁,结合追肥条带深松,破除板结,这样既可疏松土壤,又可蓄水、提高地温,确保玉米正常生长。也可每隔3~5 年秋深翻1 次,打破形成的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消灭土壤中的部分虫卵和病菌。

(3)播种后,如果土壤干旱,要及时按苗眼浇水,不可漫灌,以免造成土壤温度降低,影响出苗。

猜你喜欢

播种机玉米螟底肥
番茄“2+x”试验总结
基于PLC技术的播种机电气自动化技术探究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大蒜播种机让蒜农挺直了腰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免耕播种机使用性能的研究
播种机使用维修及用后保养的注意事项
论玉米螟防治措施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