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分析
——基于九江市都昌县农户调查研究
2021-10-14徐黛雪曾智贤
邱 霞 李 卓 徐黛雪 曾智贤
(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5)
江西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和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在江西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为提高水稻产量,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江西省采取了多项举措,一是各地各部门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全力落实各项支农惠农、种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二是加强组织农资调运,逐户引导抛荒地复耕,大力推广机耕、机插等技术,全面推进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方式[2]。水稻的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都会产生影响,所以研究水稻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1 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于2020 年8 月开始,对九江市都昌县水稻的机插模式、机直播模式、人工撒播模式和人工插秧模式4 种种植模式进行了选户调研,重点调查2019 年的水稻种植投入与产出,在此基础上分析水稻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
2 水稻种植模式基本情况调查
都昌县隶属江西省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濒临鄱阳湖,居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中心地带,地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且受鄱阳湖大水体影响,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热量丰富、结冰期短、无霜期长,春秋季短、夏冬季长。
由于都昌县位于江西北部,气温偏低,为防止水稻受到冷空气损害,播种期需格外重视。都昌县水稻播种时间一般在4 月中旬~5 月初,一是为了避免低温冻死种子,二是为了避免早播引发种子不发芽,三是为了避免抽穗扬花期受到高温影响。
都昌县水稻种植的总面积有1 100 亩,种植种类有早稻、晚稻和再生稻。水稻种植模式主要采用了机直播、机插、人工插秧和人工撒播4 种,其中,机直播面积有420 亩,机插面积有580 亩,人工撒播面积有20 亩,人工插秧面积有80 亩(见表1)。
表1 水稻种植面积及种植模式分布情况(双季稻)
3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成本分析
调查发现,以上4 种水稻种植模式所需成本有一定差距,根据表2 对这4 种种植模式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
表2 4 种水稻种植模式的成本对比表(双季稻)
3.1 机直播与机插。①单位面积的种子成本机直播比机插高。机直播每季种子需2 kg/ 亩,而机插只需1.5 kg/ 亩,究其原因是机直播对于稻田质量要求较高,播种后种子会受到土壤影响而降低成活率,为稳定水稻产量,机直播种子所需量增加。而机插采用的是育秧插秧的方式,种子的成活率相对高一些,故所需种子量比机直播少。②单位面积的农药成本机直播比机插高。机直播每季需除草2 次,而机插则仅需除草1 次。主要是因为水稻机直播容易出现杂草,且出现的次数多,数量也多,为防止杂草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所以除草次数要比机插多。③单位面积的育秧成本机插比机直播高。机直播无需进行育秧,故机插比机直播多了150 元/亩的育秧成本。
3.2 机直播与人工撒播。机直播和人工撒播单位面积的种子、农药和化肥等费用都相同,但是人工撒播的种植成本要比机直播低,机直播需40 元/亩,而人工撒播仅需10 元/亩。
3.3 机插与人工插秧。单位面积的种植成本机插要比人工插秧低,人工插秧需130 元/ 亩,而机插仅需80 元/亩,其余成本无明显差异。
3.4 人工撒播与人工插秧。①单位面积的种子成本人工撒播比人工插秧高,早稻人工撒播需种子2 kg/亩,人工插秧需1.25 kg/亩;晚稻人工撒播需种子1.75 kg/亩,人工插秧需1.25 kg/亩。②单位面积的农药成本人工撒播比人工插秧多,由于撒播杂草出现次数多,每季需多除1 次草。③单位面积的种植成本人工撒播要比人工插秧低,人工撒播种植成本需10 元/亩,而人工插秧需130 元/亩;另外,由于人工插秧需进行水稻育秧,故单位面积的育秧成本人工插秧比人工撒播高。
3.5 生产总成本。4 种种植模式中,人工插秧的总成本最高,达1 991 元/亩,究其原因:一是人工插秧需要育秧,育秧的费用较高,两季稻育秧需150 元/亩,二是种植(插秧)成本也较高,两季稻需260 元/ 亩。总成本居于第2 位的是机插,机插需育秧,因此增加了成本,由于机插种植成本比人工插秧低,所以总成本要比人工插秧少。机直播和人工撒播总成本差异不大,但人工撒播的总成本最低,主要原因是人工成本最低,且无需育秧。4 种种植模式单位面积的生产成本由高到低分别为:人工插秧>机插>机直播>人工撒播。
4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收益分析
4.1 产量及成本比较。此次以九江市都昌县杨湾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为例,如表3 所示,在产量方面,人工插秧产量最高,两季稻达1 000 kg/亩,比人工撒播的高150 kg/ 亩,比机直播和机插的高50 kg/ 亩,两季稻单位面积产量由高到低分别是:人工插秧>机直播=机插>人工撒播;单位面积总成本从高到低分别为:人工插秧>机插>机直播>人工撒播;单位面积纯收入从高到低分别为:机直播>人工插秧>机插>人工撒播;单位面积纯收入与总成本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机直播>机插>人工插秧>人工撒播。
表3 4 种种植模式的收益对比表(两季稻)
4.2 经济效益比较。就经济效益而言,机直播更有利于农民的增产增收。一是水稻机直播无需经过育秧和移栽等种植环节,作业工序更为简化,减少了集中用工和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是对于小规模水稻种植户来讲,机直播省工省力;对于水稻种植大户来讲,缓解了用工集中和农事安排紧的矛盾。但是,机直播要注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除草时间节点的把握,减少除草剂的使用,从而降低对土壤的污染。
4.3 产量比较。人工插秧的产量在4 种种植模式中是最高的,但是仍存在弊端,一是劳动力强度大,劳动成本高;二是人工插秧需要育秧,育秧技术要求高且育秧成本高;三是人员管理难,人工费用若按天计费,则插秧效率低,若按亩计费,则田间秧苗密度稀疏不一致,故更提倡机械化直播。
5 存在的问题
5.1 机械化精量直播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到位[4]。此次调研的九江市都昌县杨湾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双季稻种植面积共2 200 亩。其中,采用机插种植模式的面积最多,达1 160 亩,占总面积的52.7%;机直播种植模式的面积仅有840 亩,占总面积的38.2%。机直播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最高,但种植面积却较少,究其原因,一是机直播技术开发时间较机插更晚,机直播技术应用时间也短;二是水稻机直播推广力度不够,导致大部分水稻种植户对于水稻机直播技术的了解不足。
5.2 水稻机械化种植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成熟,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够强。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农机专业户和服务组织规模普遍较小,服务内容单一,作业范围也难以满足农户需求,仅能提供机耕、机种或机收等比较初级的机械化服务,能提供机耕、机种、植保、机收、初加工等一系列种植服务的农机户或服务组织屈指可数[5]。且农机服务队伍中的农机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不强,缺乏专业能力,服务人员的年龄均在40 岁以上,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
5.3 机械化种植技术的示范应用薄弱[6]。通过研究发现,机械化农业工具的使用情况极大地影响着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机械化利用率越高的水稻种植模式,水稻生产成本越低,带来的经济效益越高。但是,已有的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水稻种植的需求;另外,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农机具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难以提高水稻产量。
5.4 政策和金融扶持力度不足。调研中发现,目前市场上的粮食收购价在1.8 ~ 2.4 元/kg 的范围内浮动,由此可见,粮价并不是很理想。如若在种植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农民的损失会极其严重;即使无自然灾害,发生较小风险的生产意外都有可能导致农民无利可收,仅仅依靠种植水稻来维持日常开销对于农民来说是无法支撑下去的。近几年江西省发布的农机购置补贴和种粮补贴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困境,但随着物价上涨,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也逐渐上涨。种植成本的上涨,农业补贴已无法减轻农民的种植负担,农民收入降低,微薄的种植收入难以改善生产技术和扩大再生产。
6 推广建议
6.1 加大机械化精量直播技术的推广应用。应加强水稻机直播技术的推广,进一步熟化机直播技术,创新水稻产业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提升水稻机直播技术的科技含量,提高农户水稻机直播的经济效益,为水稻种植提供技术基础。首先,要充分利用和发展目前已有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与相关水稻科研基地的密切合作,建立水稻机直播示范基地[7]。其次,加快水稻产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传播与反馈渠道,可促进水稻机直播技术更快更好的普及和推广。最后,政府对水稻机直播技术的相关研发应给予奖励,对农户采用水稻机直播作业的应予以补贴,以提高水稻机械化直播栽培技术的推广效率。
6.2 加强水稻机械化种植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针对不同农户进行水稻全程机械化直播的需求,逐步建立和完善“统一”原则,如:统一订种供种、统一耕地作业、统一直播、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统一烘干储存和统一销售等,强调农业现代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水稻生产人员,降低水稻生产劳动力的需求,使用现代化、科学化的专业队伍指导水稻生产[8]。依托相关教育教学单位和培训机构,开展教学培训,直接为水稻种植户提供水稻机械化直播、农业组织管理等农业技术知识。同时,开展科技推广活动,提高水稻种植户的水稻生产管理水平,培育和建设既懂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又有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全面提高水稻种植户的水稻生产能力。遵循“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培训一批牵头作用大、带动能力强、关联度高的水稻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大户等现代化新型农业主体,成为水稻机械化直播生产的骨干梯队。
6.3 加强机械化种植技术的示范应用,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在水稻生产的过程中提高使用机械化技术的程度,是降低水稻生产总成本的重要步骤。通过机械化耕地技术、精良直播技术、机械化植保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和产后烘干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试验、示范、优化等,加强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提高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技术使用程度。同时,要加大对适宜水稻机械化种植的机械化工具的研发和引进,如水稻播种机、大型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机和烘干机等。
6.4 加大政策和金融扶持力度。在水稻市场的产、销环节中加强监管与督察,加大对水稻生产种植户的财政补贴[9]。①政府通过引导、担保、补贴、奖励、补助等积极的方式吸纳社会民间资本,为水稻基础设施建设、水稻社会管理服务等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财政补贴对设施农业、大型农业机械化工具的保险保费方面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②通过制定信贷扶持政策增加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以及其他相关加工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建设,完善水稻产业融资担保体系;③通过将土地流转经营权、销售订单合同等抵押贷款的方式,开展多元化信贷模式与融资业务,以完善水稻在生产及加工等环节的信用贷款和政府贴息补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