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浦城县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2021-10-14章翠华

福建稻麦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菌核病株纹枯病

章翠华

(福建省浦城县植保植检站,福建浦城353400)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具有发病时间早、范围广、危害重、损失大的特点,分蘖期和孕穗期最易感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重下降,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1]。已成为阻碍水稻高产稳产的一个突出问题。浦城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近10 a来水稻年平均种植面积约32 840.0 hm2,水稻纹枯病年平均发生面积26 153.3 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9.6%。通过对浦城县2011—2020年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纹枯病发生特点,采取了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治理措施,选用抗(耐)性品种、机械插秧(宽行窄株)、测土配方施肥、打涝田间菌核、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科学轮换用药等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水稻纹枯病的为害。

1 浦城县纹枯病的发生情况

1.1 发生特点

根据调查,浦城县水稻常年在5月底到6月上旬移栽,一般移栽后15 d左右开始见病。从2011年以来的调查资料分析,浦城县纹枯病始见期通常在6月20—22日,最早发现发病的是2015年6月16日,最迟发现发病的是2020年6月28日,8月中、下旬水稻抽穗期达到发病高峰,并产生大量白色菌核,严重时造成塌圈,9月上、中旬菌核变成褐色,成熟后掉落于土壤中。

1.2 发生程度

根据2011—2020的浦城县植保专业统计报表数据可知:除了2014年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纹枯病发生较重外,其它年份呈下降趋势。2020年全县水稻纹枯病发生面积19 133.3 hm2,比2011年下降15 666.7 hm2,下降幅度45%;发病率68.5%,比2011年下降28.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29.2%;产量损失1 989.9 t,比2011年下降3 472.6 t,下降幅度63.6%;病株率2.3%,比2011年下降11.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83.6%;病情指数2.1,比2011年减轻58.8%(表1)。

表1 2011—2020年浦城县水稻纹枯病发生情况

2 综合防控技术探讨

2.1 农业措施

2.1.1 抗(耐)病品种选择 浦城县主要栽插籼稻(杂交稻),在正常种植的情况下,不同品种的实际抗病性以及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高秆水稻品种发病率较低,矮秆水稻则发病较重。早熟品种的抗病性较低,迟熟品种的抗病能力较好。主栽品种有甬优2640、甬优9号、中浙优8号、嘉丰优2号、隆两优534、晶两优华占等。

2.1.2 推广机插秧 2020年在山桥村潘墩畈进行人工插秧与机插秧对水稻纹枯病影响的简比试验,试验面积0.4 hm2,水稻品种为中浙优8号,人工插秧时间6月10日,机插秧时间5月30日,机插秧株行距为18 cm×30 cm,每667m2插1.235万丛,人工插秧株行距为23.2 cm×23.2 cm,每667m2插1.238万丛。9月27日,水稻成熟期调查水稻纹枯病病情,机插秧水稻纹枯病病丛率、病株率分别为26%、8.7%,比人工插秧水稻分别下降5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病情指数比人工插秧水稻减轻27.7%(表2)。结果表明,推广水稻机插秧,实行宽窄行栽植,改善田间通风,增加透光,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可有效减轻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表2 水稻不同插秧方式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

2.1.3 打捞菌核减少菌源 在水稻秧田和本田在翻耕、灌水、耙平时,大多数纹枯病菌核漂浮在水面,混杂在浪渣中,漂到田脚和田边,可将浪渣打捞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2]。2020年6月7日,笔者在山桥村潘墩畈水稻田进行打捞菌核对水稻纹枯病影响的简比试验,试验面积0.4 hm2,水稻品种为中浙优8号,6月10日移栽。通过田间观察,打捞菌核稻田水稻纹枯病始见期比未打捞菌核的迟2 d。9月25日,水稻成熟期调查水稻纹枯病病情,打捞菌核稻田水稻纹枯病病丛率、病株率分别为25%、7.6%,比未打捞菌核稻田的分别低8个百分点、2.9个百分点,病情指数比未打捞菌核稻田减轻33.3%(表3)。结果表明,稻田打捞菌核,减少了初次侵染的菌源,可减轻水稻纹枯病发生。

表3 稻田打捞菌核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

2.1.4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2020年在富岭镇瑞安村开展基蘖肥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纹枯病影响的简比试验,试验面积0.4 hm2,品种为中浙优8号。每667m2配方肥用量:基肥每667m2用配方肥(N-P2O5-K2O=25-10-16)30 kg,蘖肥每667m2用配方肥(N-P2O5-K2O=25-10-16)20 kg;常规施肥:基肥每667m2用碳酸氢铵40 kg、过磷酸钙25 kg,蘖肥每667m2施尿素12 kg、氯化钾6 kg。9月26日,水稻成熟期调查水稻纹枯病病情,配方施肥水稻纹枯病的病丛率、病株率分别为21.6%、7.5%,比常规施肥分别低5.4个百分点、4.1个百分点,病情指数比常规施肥减轻32.1%(表4)。试验结果表明,推广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可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

表4 不同施肥方式对纹枯病的影响

2.2 化学防治

2.2.1 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 2020年在莲塘镇、富岭镇、忠信镇等乡镇实施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治面积90 hm2,同时设置常规防治田,面积9 hm2。调查结果: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田块,水稻纹枯病的病丛率、病株率分别为17%、8.3%,比常规防治田分别降低4个百分点、4.4个百分点,平均病指比常规防治田减轻39.7%(表5)。由此可见,在水稻不同生育期,根据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指标,及时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可以达到比常规防治更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因劳动力短缺而产生的防治不及时、用药量不合理、喷洒不均匀等情况,提高农药利用率。

表5 2020年水稻纹枯病统防统治田与常规防治田病情

2.2.2 科学轮换用药 在水稻纹枯病发生初期,每667m2选用24%噻呋酰胺SC 20 mL、12.5%氟环唑SC 50 mL、48%肟菌·戊唑醇SC 25 mL等3种药剂处理对纹枯病都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对水稻生长安全,是当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理想药剂。合理轮换使用药剂,避免长期使用单一的药剂造成纹枯病菌产生抗性,降低防治效果。防治适期选分蘖末期至抽穗期,最好在孕穗至始穗期防治。一定要加大用水量,对准水稻茎基部喷雾,每667m2用水量要达到50 kg,将药液充分淋到水稻基部的发病部位。

3 结论

根据2011—2020年调查数据和2020年相关试验数据分析可知,随着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应用面积的逐年增大,水稻纹枯病的发生面积、病丛率、病株率、病情指数均有明显的下降,尤其是2019年、2020年病情指数分别为2.3%、2.1%。2011—2020年,全县机插秧推广面积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6 000 hm2。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由1.12万hm2(次) 增加到2.08万hm2(次)。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由2.67万hm2(次)扩大到5.33万hm2(次)。

程玲娟等选用抗耐病品种,采用大小行栽植,打捞田间菌核,加强肥水管理,配合科学选药,合理轮换用药,有效控制了纹枯病危害[3]。王标等研究发现,与农民传统防治相比,对农作物病虫害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防治效果普遍提高了15%以上,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作用[4]。刘付玉俊等研究表明测土配方“三控”施肥法,N、P、K配比合理,前期施肥量较少,无效分蘖少,田间通透性好,植株抗病虫能力强,纹枯病发病较轻[5]。实践证明,选用抗性品种、机械插秧、测土配方施肥、打捞菌核、科学轮换用药、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强田间肥水管理等对水稻纹枯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综合采用多项措施防效更佳。因此,在今后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中,建议农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综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水稻纹枯病造成的损失,有效保障浦城县粮食安全和粮食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菌核病株纹枯病
淡紫紫孢菌微菌核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及土壤环境对其定殖的影响
柑桔黄龙病株分布边缘效应的量化分析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水稻纹枯病防治关键技术探析
适合于全长cDNA文库构建的猪苓菌核及菌丝体总RNA提取方法比较
山东省近期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5%丙环唑乳油(科惠)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