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不稳定性教学研究
2021-10-13孔华
孔华
摘要:探索在三角形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学习中实施“智维数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发现三角形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相关知识,更好的发展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帮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三角形稳定性 四边形不稳定性 猜想 实验 思考 实践
《三角形稳定性》、《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程。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学习了三角形特征后续学习,知识点可操作性强,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生特别的感兴趣。可是由于传统教学的“偷懒”现象,教师仅仅存在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让学生记住定义定理。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验证、学生的创作实验能力,因此知识的给予变得苍白无力。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想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感受,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多思考,勤动手的好习惯。因此,我进行了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不稳定性教学研究。我认为整个教学围绕下面几个方面就可以让学生很好掌握这一知识。
一、猜想
研究的第一阶段,一定让学生对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如引导搜寻大量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的实例。如请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建筑中的三角形,和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在实验前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先引发学生对于图形可能具有什么特性进行猜想。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想一想各自的作用。
通过对生活中的建筑结构和物体的特性分析,猜测平行四边形可能容易变形,三角形则很稳定等特性。
二、实验
第二阶段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用木条或硬塑料棍制作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自己动手来拉一拉,压一压,实际感受稳定性和不稳定性。
三、思考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因此,该研究第三阶段应该在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三角形和四边形具有截然不同的特性?用以突出它们在结构上的不同,进而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三角形和四边形还有什么不同。”
四、實践(制作牙签建筑)
研究第四阶段,学生在了解了三角形的特性后,都跃跃欲试想自己来制作一些作品。于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帮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四年级全体学生中开展智维数学实践活动——“奇思妙想”牙签桥。下面是我进行实践过程给学生布置的实践作业。
“牙签桥”实践作业:
【活动要求】
先独立构思桥的形式,再和家长共同利用牙签完成桥的制作。
尝试测一测所搭建的牙签桥能承重多少。
【材料准备】:白乳胶、502胶、牙签、手工刀、夹子等。
具体任务:
1.用牙签、白乳胶、快干胶、手工刀、夹子等等制作一座牙签桥。桥要能有可能大的载重量。
2.在指定时间内(3月16——23日)完成牙签桥作品。
3.在架在桥上放上承重物,直到桥梁倒塌或碰到桌面为止。承受的重量要维持2秒钟。
为了学生能制作出精美或坚固的牙签建筑,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素材,包括设计图纸,承重结构指导,材料准备,制作过程,优秀作品参考等全过程的辅助。
以上实践研究让数学知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生活现象,而对生活现象的探究挖掘又可以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思考、总结反思的学习过程是知识探究的一个必要途径。从提出问题,到通过自己动手做一做,最后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说可能比结论本身更重要。一节好课它是有生命活力的,而这种生命活力来自于学生对事件或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于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发现、提升数学的美,使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享受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