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校女生运球三步上篮的教学方法

2021-10-13刘容娟

关键词:上篮运球教学方法

摘 要:高校的公共体育篮球课堂教学,每学期三十个学时的课堂教学,教师主要传授了传球、运球、投篮、上篮等技术动作,我校的篮球期末考试选择技术动作综合更强的运球三步上篮球,教师通过多手段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提高学生运球三步上篮的技术。

关键词:教学方法;运球;上篮;运球三步上篮

一、前言

篮球是高校参与课外活动人数最多一项体育活动,院系的篮球联赛开展得红红火火,大学公共体育篮球课堂教学班级,占全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大学体育的篮球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教师讲解示范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循环练习法;问答法;讨论法;纠正错误动作法;分组互相帮助法;因材施教;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对比教学法;集体练习法。

二、篮球运球三步上篮的实践教学的方法

运球是篮球教学中的个人技术动作。运球:持球队员在原地或者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按拍击打球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称为运球。运球分为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两部分进行教学,原地运球技术动作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教师用一个学时讲解示范,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要点,重点教学行进间运球技术,女生需要三个学时左右的学习时间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首先,学生两至三人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每组共用一个篮球;全班女生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面向教师纵向站立;教师示范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再讲解,接着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要点、重点、难点。教师在行进间运球的教学实践,第一,学生分解练习法。教师做正面拆分动作的分解示范动作,从脚步站位开始着手拆分动作,拆分细致一点点,以右手运球为例,右脚在前,全班同学分为两排站立于篮球场边线左右各五十厘米站好,教师站在两排中间即篮球场边线上。要求学生左手拖住篮球左臂伸展成弧形,右手持球的后方,篮球的中心在篮球的边线上,重心在右脚,左脚虚点地;教师一一检查,看看每个学生是否按照技术动作要求在练习;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边检查、边纠错,依次进行三次练习;再分组循环练习两组。第二,学生休息,进入教师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纠错动作的示范讲解,比如课堂教学是常常出现较多的右手持球的上部、左手臂前伸不够舒展、学生右脚距离边上大大于五十厘米或者是小小于五十厘米、重心不在右脚、重心在两脚之间、重心在左后脚等等错误动作的纠错。在这其中,教师重新建立学生技术动作的要素深入讲解示范,也可以把在实践练习过程中多次做得不太协调的同学出来做示范,教师单独指导,然后请特别优秀的同学出来给同学做示范,领会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模范效果,课堂学习的气氛浓浓。第三,分组互相帮助法。两人一个小组互相帮助的教学方法,相互监督技术动作是否正确,相互纠错学习正确技术动作。两人相距两米面对面站立,体会大臂带动小臂使球翻两个球向前移动,对面同学体会右手在上主动抱球的动作。重点难点是球向前移动,而不是球向上弹起再略为向前移动。第四,两人相距三米面对面站立,体会左脚跟篮球落地同步,大臂带动小臂使球翻两个球向前移动,推球后紧跟在篮球后面跑步前进,对面同学依然体会右手在上主动抱球的动作。重点难点是球跟左脚同步且球距离左脚六十厘米左右向前移动,而不是球向上弹起再略为向前移动。两人的推球练习依次你来我往的练习,着重体会左脚跟篮球同步且篮球在左脚前方六十厘米落地向前弹起。第五,两人一组进行行进间运球完整动作的练习。两人共用一个篮球,距离篮球场边线五十厘米纵队站立,持球同学做练习,搭档同学按照教师的下达口令,右脚距离边线五十厘米,重心在右脚,左脚虚点地;左手拖球伸直臂成弧形;右手持球的后方掌心贴住球,一一对照检查同伴的动作是否做到位,并纠错。第六,教师在学生前方两米,边下口令边跟学生一起练习,做行进间运球,运拍打球六个,强调篮球主动向前方运行的方向,篮球落地跟左脚同步且在左脚前方六十厘米左右,推第六个球后跨右脚,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抱住球,左脚跟进一步停住,重心在左脚。第七,边线到对面连线的行进间运球,每人练习五组后,交换练习,每个人三个五组练习。第八,讨论教学法。前面十几级的边线到对面连线的练习,显然学生已经很累,让同学们间歇的时间,教师把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状况一一提出来,让学生参与讨论互动。教师再次提出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的重点难点,球得向前运动,不能向上运动;运一个球必须球跟左脚同步,运一个球走左右两步,而不是右左两步,更不是运一个球走三步,不希望学生运一个球走四步,顺便介绍一下运一个球可以走偶数步,强调一下,运球的节奏感。然后表扬课堂上优秀的同学,有请技术动作掌握得快的同学给大家做示范,热烈的掌声鼓励下,欢声笑语中,间歇时间同学们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教师请大学探讨一下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也可以在放松的心情下,好多同学都能够大胆说出自己不好掌握的要点,请教教师。第九,对比练习的教学方法。教师给出五到八分钟的小组对比学习,教学实践过程中,请一个优秀的小组,帮扶一个对运球技术动作掌握得不太好的小组,进行对比帮扶练习。教师从第一个小组开始依次检查,并纠错。教师对全班十个小组检查并纠错完成,练习的时间也差不多是八分钟左右。

篮球上篮教学是篮球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篮球课程考试的核心环节。通过篮球上篮的课堂教学,教师讲解示范、分解练习、完整练习、领会教学、循环练习、问答学习、讨论、纠正错误动作、分组互相帮助;因材施教;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对比教学法;集体练习法等等分阶段组成教学小团队,班级大团队共患难同生存的实践教学设计,更有利于提高篮球上篮实践的教学效果。上篮:以右手单手运球上篮为例的教学,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持球于腹部;右手单手往篮筐方向运球向前,是从篮筐的垂直点为圆点,与篮筐的垂直点30至45度的延长线上“放”球時左脚踏出;“抱”接着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的同时用双手抱球;“跨”紧接着左脚踏出做起跳动作,抬头瞄篮板的打板位置;“跳”再接着用左脚发力起跳,右手将球送至打板点,左手脱离球,右臂单手持球做向上举的动作,在最高点用右手腕的食指和中指将球入篮筐。

行进间高手上篮的技术动作就是结合行进间运球和篮球上篮技术的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解决运球和右脚跨步抱球的过渡结合动作;再来解决三步上篮的右大步抱球,左小步跨步,左脚起跳上篮的技术动作。行进间运球三步上篮的教学实施过程,第一采用集体练习法,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结一致,相互提醒,班级大团队共患难的教学实践设计理念。第一,教师讲解做示范,正面示范做一个,背面示范做一个,边讲解边示范平行于学生排面做来回四个示范。第二,两人一组进行行进间运球接右左右左右左六步动作的练习。两人共用一个篮球,在距离篮球场边线五十厘米纵队站立,持球同学听教师口令做练习,搭档同学按照教师的下达口令,检查持球的同学的右脚距离边线是否达到五十厘米左右,重心是否在右脚,左脚是不是虚点地的;左手拖球臂伸成弧形了没有;右手是否持球的后方掌心是否贴住球,一一对照检查同伴的动作是否做到位且纠错。第三,教师在学生前方三米左右,教师一边下口令一边带领学生一起做运球接跨步练习,运拍打球六个,强调篮球主动向前方运行的方向,篮球落地跟左脚同步且在左脚前方六十厘米左右,推第六个球后跨右脚,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抱住球,左脚跟进一步停住,重心在左脚。强调学生做三次右左右左右左后完全停住,教师观察全班同学的动作完成情况;在学生每个人完成三组练习后,从第四组练习开始,强调学生推运六个球后,减少到右左右左停住,重心从在左脚,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持球于右腹部;从第七组练习开始,加强运六个球后,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持球于腹部;右手单手往篮筐方向运球向前,是从篮筐的垂直点为圆点,与篮筐的垂直点30至45度的延长线上“放”球时左脚踏出;“抱”接着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的同时用双手抱球;“跨”紧接着左脚踏出做起跳动作,抬头瞄篮板的打板位置;“跳”再接着用左脚发力起跳,右手将球送至打板点,左手脱离球,右臂单手持球做向上举的动作,在最高点用右手腕的食指和中指将球入篮筐。第四边线到对面连线的十五米行进间运球上篮,每人练习组三后,交换练习,每个人五组练习。第五,讨论教学法。前面十几级的边线到对面连线的练习,显然学生已经很累,让同学们间歇的时间,教师把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状况一一提出来,让学生参与讨论互动。比如:运球接跨步的技术动作掌握得不好,有的同学错误动作是跨左脚抱球,教师应该从纠错,提出运球的时候,球的落点太贴近左脚,强调球距离左脚大于六十厘米左右,不能只有十厘米左右。有的学生的运球的方向有问题,球向上运动,球不向前运动,教师须要多次向学生说明,提出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的重点难点,球得向前运动,不能向上运动;有的学生节奏感不好,协调能力不太好的学生,运球走奇数步,抱球的时候,有时候是右脚跨步,有时候是左脚跨步,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重点强调运球的重点和难点,指出运一个球必须球跟左脚同步,运一个球走左右两步,而不是右左两步,更不是运一个球走三步,虽然不希望学生运一个球走四步,但是还是要介绍一下运一个球可以走偶数步,强调一下,运球的节奏感。然后请技术动作掌握得快的同学给大家做示范,间歇时间同学们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教师请大学探讨一下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也可以在放松的心情下,好多同学都能够大胆说出自己不好掌握的要点,请教教师。第六,循环、对比练习的教学方法。教师给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消耗课堂学习的内容,两个小组对比循环学习,教学实践过程中,请一个优秀的小组,帮扶一个对运球技术动作掌握得不太好的小组,进行对比帮扶练习。教师从第一个小组开始依次检查,并纠错。教师对全班十个小组检查并纠错完成,练习的时间也差不多是十分钟左右。第七,教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练习行进间运一个球三步上篮。口令:放球-抱球-跨步-上篮;也可以精简口令为:放抱跨投,放就是运一个球,球跟左脚同步且在左脚前方六十厘米,球向前运动;抱就是右脚跨一大步,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抱住球置于右腹部;投就是上篮技术动作,以右手单手运球上篮为例的教学,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持球于腹部;右手单手往篮筐方向运球向前,是从篮筐的垂直点为圆点,与篮筐的垂直点30至45度的延长线上“放”球时左脚踏出;“抱”接着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的同时用双手抱球;“跨”紧接着左脚踏出做起跳动作,抬头瞄篮板的打板位置;“跳”再接着用左脚发力起跳,右手将球送至打板点,左手脱离球,右臂单手持球做向上举的动作,在最高点用右手腕的食指和中指将球入篮筐。教师下达口令,放-抱-跨-投,学生集体跟教师一起喊口令,一个字一个动作,放球要快,右跨步抱球脚步动作要大缓冲平跑的速度转化为上升的速度,左跨步要小,强调不能超过限制区里的小弧形的线,投的时候强调要慢,要抬头看篮板,手腕要轻,手臂要伸直,食指和中指要拨球,右手单手往篮筐方向運球向前,是从篮筐的垂直点为圆点,与篮筐的垂直点30至45度的延长线上“放”球时抬头瞄篮板的打板位置;“跳”再接着用左脚发力起跳,右手将球送至打板点,左手脱离球,右臂单手持球做向上举的动作,在最高点用右手腕的食指和中指将球入篮筐。第八,与篮筐的垂直点30至45度的延长线于三分线交汇点,教师做运两次球上篮的示范,然后讲解重点难点是脚步动作是右大-左小-左脚向上跳。教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做三次,然后给同学两分钟时间消化一下运两次球三步上篮的技术动作。第九,与篮筐的垂直点30至45度的延长线上和边线的交汇处,教师示范运三个球上篮,然后讲解示范,强调容易犯的错误动作是,抱跨投的脚步动作,有的同学太着急,技术动作交待不清楚,有的同学是手脚配合不协同一致;有的是出现了走步的违例动作;教师在带领学生每个人完成五组练习后,给予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消化一下学习的内容;第九,从中线面对篮板进行运四次球上篮的练习,每个人五组练习,强调脚步动作一定要正确,球是否入篮筐不重要,间歇两分钟;第十,篮筐的垂直点30至45度的延长线上与边线中线交汇点,练习运五球、六个球、七个球上篮,每人练习五组,间歇三十秒,重点难点是脚步动作正确,不能有走步动作,不能有两次运球等等违例动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运球的节奏感。以右手运球为例,运一个球走左右两步且球跟左脚同步进行,球落在左脚前方六十厘米左右。有的同学由于拖球的左手在完成舒展向前伸展,右手大臂太贴近躯干,大臂没有小臂向前伸直推球向前运动,球弹起无力,

或者向上运动,或者球打脚等等。纠错的方法是:以右手运球为例,右脚在前,左脚在后;重心在右脚,左脚虚点地;左手伸直,右手持球的后下方;每球壓在左脚前方六十厘米左右,球弹起迈右脚;强调推一个球走左右两步;强调节奏感练习;给予节奏感不强的同学配备优秀同学协同指导,共同进步。

第二,三步上篮违例。行进间运球速度过快,进入限制区后,平跑速度不能转化为上升速度。主要表现在行进间运球衔接右跨步小,甚至是没有跨步的动作体态,直接就是走路,或者是没有进入限制区就开始做跨步动作,距离篮板太远,形成两步不了篮下,学生急着又多跨两步甚至更多步,形成走步现象;教师根据每个同学的步数,因材施教,指导学生从中线到限制区固定五步或者是六步或者是七步,让学生尝试自己边做运球边数运球的次数,掌握适合自己的固定运球步数,提高学习效力。

第三,球投不入篮筐。主要问题是学生太着急投篮,跨步抱球后根本就没时间抬头看篮板,更是没看到篮板的三十到四十五度的打板球的位置。教师需要的限制区附近,让学生做无运球状态下,眼盯住篮板打板的位置,多次重复练习打篮板球,强调手要轻,右大腿做向上摆动左脚单脚起跳向上的动作练习;强调右手手臂向上伸直,左手手臂不动护球的全身协同动作。

第四,补篮练习。行进间运球三步上篮,球不入篮筐后,如何补篮的练习,是女生的短板内容。女生接触篮球运动比较少,课外活动的篮球场地基本上都是男生的运动场所,女生的一学期三十个学会补篮技术动作,主要从吊空心篮为主导,围绕篮圈为参照物,一次性把球补进;女生建议就近原则补篮,能够打板就打板球补进。

四、结语

篮球是大学生课外活动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项目之一,借助体育教学的讲解示范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循环练习法;问答法;讨论法;纠正错误动作法;分组互相帮助法;因材施教;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对比教学法;集体练习法。将篮球的课堂教学有效地转化为丰富大学生校园体育文化内容,让学生体会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生活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升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海元,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6).

[2] 马冬花,分层次教学对高中女生体育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2).

[3] 张晓虹,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构建新的课间操模式[J].中国学校体育,2003.

[4] 苑博,关于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资源共享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4,(8).

作者简介:刘容娟(1973- ),女,广西南宁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学。

猜你喜欢

上篮运球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完形填空一则
初中篮球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篮球突破上篮的技术、配合及训练研究
“双人运球”乐翻天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