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有三个渠道
2021-10-13刘同华
刘同华
三、西欧渠道
“西欧渠道”,则是因为当时赴法勤工俭学而起。其实,严格来讲,应该称为旅欧勤工俭学,因为当时除了法国,还有比利时、德国等。与“日本渠道”所接触的日文译介及解读相比,旅欧勤工俭学人员接触的直接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这项运动,先后有1700多人参与。主要代表人物有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蔡和森、向警予、赵世炎等。
周恩来于1919年9月16日在天津学联办公室成立了觉悟社,并且创办了《觉悟》杂志。
在《觉悟》上,周恩来发表了自己曾经写过的具有明显象征意义的一首诗: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娇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娇妍。
这首借景抒情的诗,看得出来作者当年的心境——在“模糊”中追寻“一点光明”!
1920年11月,周恩来登上法国“波尔多斯”号来到法国,建立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终生不渝!
除了读书学习,还有各种实践,让周恩来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每到周末,周恩来就到巴黎附近的大学区、学生集中的小咖啡馆演说,“他那沉着坚定的姿态,铿锵有力的言辞,使听众鼓掌不绝”。所以,在学成归国之时,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对周恩来作了如下评语:“为人诚恳温和,活动能力富足,说话动听,作文敏捷,对主义有深刻的研究,故能完全无产阶级化。”
未曾出国留学的毛泽东,在中国的大地上,同样成长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1918年11月,北京大学在中央公园举办庆祝协约国战胜大会,李大钊是登台演讲人之一。
毛泽东也就是这样结识了李大钊,在中央公园,他亲耳聆听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的演说。毛泽东阅读李大钊等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实地到长辛店调查,了解工厂生产和工人生活状况。1918年的北京之行,是毛泽东的思想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开端。
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等创办《湘江评论》。几个月后,毛泽东二次来到北京,这次促使他彻底转向并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8月,毛泽东回到韶山。“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南岸上屋场的老屋犹在,但父母却已经双亡。于是,毛泽东带着弟弟和妹妹离开了故乡韶山。这一走,毛泽东的兄弟姐妹最终成了与他一道为伟大事业而献身的革命同志。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