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教学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施策略探究
2021-10-13兰继伟
兰继伟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中、小学思政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道德与法治课强调将理论教学深入实践层面,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直接经验。为增强学科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教师可将理论、活动、反思教学有效结合,以综合性教学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并由此提高自身的经验性认识。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性质,分析了现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运用综合性教学活动强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方法,最后通过具体教例提出了综合性教学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承上启下;理论与实践;综合性教学活动
理论和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理论是人类对社会规律或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认知,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而实践是人能动、自觉的一种社会性行为,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理论和实践都是政治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进行塑造的课程,属于政治学科的范畴,其概念较为抽象、系统性较强。因此,教师不仅应合理利用教材进行理论教学,还应通过多种方式结合实际,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从而加深对相关政治理论的理解。“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运用综合性教学活动模式,以理论联系实践的形式开展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质。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小学思政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上承小学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道德、法治观念以及公民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从而为高中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奠定基础。基于其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道德与法治课在内容设置上主要以国情国策、道德法治、生命健康和社交关系为主,这些知识本质上是对社会运转规律以及个人行为准则的一种反映,如果学生仅从理论上学习,还远远达不到客观认识和自觉遵守的要求。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强调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中去看待问题,并由此积累和掌握正确认识社会的经验性方法,这也说明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
二、 当前道德与法治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现状
首先,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教育中,教师对如何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认识不够清晰,他们认为实践教学可有可无,这就导致教学方法较为固定,教师通常只作课本知识点、习题的理论讲解,再辅以相关的社会活动、合作讨论等,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活动内容也相对滞后;其次,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在初期阶段活动确实能结合材料并按计划进行,但在活动进展过程中,由于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要求不具体,导致了理论与实际脱钩的现象,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在活动中有效解决,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最后,有些教师为了考试而讲解、为了考核而开展活动,比如,有的知识点只需要从现实角度加以阐释学生即能明白,但教师却盲目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得活动不仅占用了过多时间,而且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不足。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流于形式,呈现出理论与实际缺少必要联系的特点,这也是当前法治与道德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 综合性教学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经验性认识的提高
教学活动是教师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首先,教学活动涵盖了教师的所有教学行为,它是教学形式在课堂中的具体呈现;其次,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思想情感和知识信息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反映出来并传递向学生的,所以教学活动还起到信息载体和媒介的作用,它对学生知识的吸收和转化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人们在关注教育内容、教师素质的同时,也应关注教学活动本身。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指出:“义务教育应在学科理论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注重以启发、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学习。”综合性教学活动正是在《意见》思想指导下,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选取、有效结合的一种复合型教学模式,它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并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动、模拟等活动应用知识,督促学生真正地在“做中学”,然后再以反思总结促进学生经验性认识的提高。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将知识目标置于第一位,即“考什么教什么”,而综合性教学活动侧重对学生核心素養的培养,即让学生明白“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做”,进而确保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 综合性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法
道德与法治课强调以教学促进学生经验性认识的提高,这并非改变知识的原有内容,而重在打破原有教学的框架体系,用拆分、重组等方式调整好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综合性教学活动正是教师运用解构思想构建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充分发挥出了自身作为信息载体和媒介的功能,以全新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将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从而引导他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看待问题。基于上述认识,综合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分为三个步骤:1. 理论教学。教师应向学生概括介绍文本的内容提要、背景信息、主要知识点等,使学生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2. 开展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应明确此次活动的流程和重点应用的知识点,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确保学生通过活动获得实践经验;3. 引导学生反思。督促学生将活动产生的直接经验概括成为理论,促进学生经验性认识的提高。
这样的教学形成了信息由教师—理论—活动—反思—学生的传递形式。其中,理论教学确定了新知识的范围和重点,对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活动则以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为目的,一切在教学主题范畴之下的活动都可作为教学的必要手段,它可以是讨论、调查、实践操作、经验分享等;然后,通过反思总结,以直接经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综合性教学活动的开展重构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科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学生在学习后自然能将理论内容转化成为自身的智慧。